
第54章 不破不立
乾清宫,时隔多天朱厚熜再次回到了这里,而来此的目的就是接见当朝首辅杨廷和!
“陛下召臣前来是为了裁汰冗员一事吗?”
杨廷和疑惑问道,他和四个阁老现在忙得昏天黑地,裁汰冗员一事已经上升到了州级别。
这个级别是最麻烦的,本身衙门就非常多。而且有很多前辈恩荫,临时增设,重复设职等等状况,很多职位连档案里都不一定有。他们必须要综合各方信息仔细考量。
朱厚熜面对杨廷和的询问,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接着示意黄锦。
“把锦衣卫的密报给杨阁老看看。”
黄锦把密报交给杨廷和,这份密报上都是山西之内目前查军屯查出来的东西。
而上面的东西让杨廷和触目惊心。他颤抖着手又不死心地问道:
“这都是真的?”
黄锦肯定地回复:
“这都是陛下钦定的锦衣卫所查出来的,绝无欺瞒夸大,而且这只是现在查出来的。”
“不当人子,不当人子啊!”
杨廷和激动无比,经常有人说庙堂上的人对下面的事了如指掌,然而实际上很多人都只是知道一点点。
上面的人要收一万两银子,下面的人就得准备十万两,甚至更多,因为想把钱送过去得闯过一层层关节。
很多贪官可能觉得自己就贪了一点,可是到了下面那就是得刮百姓一层皮!
“杨阁老,边军军屯一事牵连甚广,这场风暴想要度过还要仰仗阁老出力。”
杨廷和在听到朱厚熜的指示后强行平复了愤慨之意,他斟酌道:
“陛下,这些人虽然罪不可赦,但是涉事之人实在太多,如果强行法办恐怕山西会再起动乱。
不如只办一部分,等日后再徐徐图之?”
朱厚熜对此提议直接坚定地拒绝了,他直接给杨廷和抛出一个问题!
“杨阁老纵观历朝历代,每个朝代最鼎盛的时期是什么时候?”
杨廷和梳理着思绪,过了许久他似乎明白了朱厚熜的意思,回应道:
“陛下是想说不破不立吗?”
“没错!”朱厚熜拂袖间恢弘史书一卷卷展开,而这些史书都在告诉人一个道理!
“这天下从来都是要经历一场残酷的变革才能迎来盛世!而变革中的伤痛都只会成为荣耀。
历朝历代的开国君主,他们在推翻别人之前,总是会有人劝诫他们,打仗会导致生灵涂炭,打仗和坐江山是不一样的。
可是实际上当他们打完之后,天下依旧是那个天下,即便刚开始残破,但是它终会变得更好!”
看着一页页史书,杨廷和原本的观念开始动摇,他喃喃道:
“百姓真的不会怨我们吗?”
朱厚熜闻言,不屑道:
“杨阁老未免太看重那些豪绅和官员了,他们是他们,百姓是百姓!”
“可是他们与百姓息息相关啊……”
不待杨廷和继续说下去,朱厚熜取出事先准备好的方案,朗声道:
“与百姓息息相关的不只有他们!千年田,八百主,生老病死,王朝更替,这天下离了谁都可以继续转!”
杨一清接过方案细细查看,这个方案涉及民生的方方面面,而要解决这些民生问题的核心方法就是鼓动四川商人北上以及选拔官吏!
……
山西太原,一场宴席让山西的豪绅和官场与杨一清彻底决裂,他们已经明白这场交锋没有退路!
李瑾没有虚与委蛇,直接言道:
“杨一清想节制山西兵马,简直可笑,这各个府衙的人岂是他说动就能动?我倒要看看他怎么节制?”
臧凤翔看向王瑶和沈廷珍,沉声问道:
“两位有何好办法?”
沈廷珍看了王瑶一眼,长叹一口气说道:
“杨一清带着圣喻有备而来,为今之计只有罢市,罢官,让山西陷入瘫痪以此震动朝廷,逼迫皇帝让步!”
“罢市可以,罢官怎么行?”
李瑾不解问道,沈廷珍别过头闷闷说道:
“不是真的辞官,是让官员们不再做事!等到山西市面上乱成了一锅粥,朝廷就会知道这彻查军屯之事是不能做的。”
“还有其他办法吗?”
臧凤翔继续问道,沈廷珍看向晋王府的方向,幽幽道:
“这就要看几位王爷们愿不愿意出力了?”
“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拦不住杨一清谁都跑不了,王府那边我去联络。”
臧凤翔主动揽下了联系藩王的任务。军屯侵占中最大的买家就是藩王!
大明朝虽然对藩王的权力进行了很大的限制,但是却在藩王的供养上予取予求。
而也正是借助这些藩王的特权,各地豪绅才能非常顺利地进行土地兼并。许许多多的民田,军田被挂靠在了藩王名下!
就在山西豪绅行动之时,钦差府邸之中杨一清老神在在地悠闲喝茶,丝毫没有急着抓人的意思。
夏言不解地问道:
“杨柱国为何不将王瑶和沈廷珍拿下,王氏和沈家侵占的军屯也不少,肯定能查出来的。
现在这般打草惊蛇又放虎归山是何意?”
杨一清没有直接回应夏言,而是看向杭雄,问道:
“杭雄,你说攻打城池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攻打城池?”杭雄被杨一清冷不丁的提问整愣了一下,但是他马上回复道:
“攻城最理想的情况自然是引诱对方出城而战。其次就是围而不攻,等对方自己崩溃。”
夏言听罢依旧疑惑,他敲了敲头继续问道:
“杨阁老是想让他们自乱阵脚,自己露出破绽?可是这样会不会闹得太大,适得其反?”
杨一清将茶水一饮而尽,猛然站起身说道:
“夏侍郎可曾听过胡惟庸案?当初太祖皇帝为了拔除这位当朝宰相,带着太子去黄山避暑。
胡惟庸在朝中一人独大,骄狂难抑,最终引得天怒人怨,自食恶果。
天欲让人灭亡,必先让其疯狂。只要天不塌,这世上的事,就没有什么难的!”
杨一清的慷慨激昂还有未尽之言,而夏言很清楚这后一句就是,陛下就是大明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