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期”是急功近利,“长期”是基业长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改革开放41周年。有人曾说,改革开放是中国企业家的一次觉醒和长征,是中国发展的里程碑。的确,在四十多年的漫长时光里,中国社会沧桑巨变,中国企业筚路蓝缕,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了中国经济,也催生了无数在时代浪潮中激流勇进的民营企业家。
如果我们认真研究就会发现,由于企业家缺乏对商业历史发展的尊重,以及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认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短期获利”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都占据着主导地位,增长率也成为无数企业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
于是,我们会看到,一些人总是习惯于把“名大、钱多、速成”等固有标签贴在企业家身上,一些企业家也都把“名大、钱多、速成”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甚至是对一个时代的解读。
我们更会看到,在过去急功近利的“短、急、快”发展节奏和一夜暴富、一夜名大的浮躁梦想中,许多企业吃了太多亏、领悟了太多血的教训;那些看似增速飞快、规模巨大的企业,实际根基不稳、内里糜烂;当宏观经济环境遭遇着空前的变化和挑战,中国经济正经历着深刻的结构调整和再平衡时,那些企业家们不得不把“我太难了”挂在嘴边……
这一切也深刻地警示着我们:“短期”是急功近利,“长期”才能帮助企业实现基业长青。
毋庸置疑的是,在现实社会,没有一直长盛不衰的市场环境,任何企业都可能遇到来自宏观大环境和微观小环境不断变化的挑战,而在面对这些挑战时,企业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是战胜困难的机制和能力,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企业家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思维和策略。
事实上,整个商业世界如今也越来越前置性地导入了“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从内因来看,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不具备长期价值的商业模式,即便再好也难以抵抗市场的冲击,而具有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企业在市场上的表现会优于只关注短期利益的企业;从外因来看,一方面,消费者的价值取向正在改变,他们更倾向于那些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享有良好声誉的产品和企业,另一方面,资本也越来越表现出对具有可持续发展基因的企业的喜爱。
不管是出于内因还是外因,可持续所对应的长期价值模式,实际上不仅是市场信号的总结归纳,更是企业改变当下局面的具体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