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贸易自由化与转轨国家对外贸易安全的相关性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全球贸易自由化得以快速发展,并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和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而不断向纵深推进,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之一和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此背景下,转轨国家迅速融入贸易自由化进程。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和匈牙利等一些中东欧转轨国家纷纷全面实行对外经贸自由化政策。这些国家不仅取消了外贸经营权的国家垄断,允许境内的一切企业自由从事对外经贸活动,而且开放国内市场,放宽或基本取消进出口限制,实行进出口贸易的自由化。例如,俄罗斯已经基本取消了进口数量限制,“入世”后的关税总水平大为降低。俄实际上已成为经济完全开放和对外贸易完全自由化的转轨国家。这一方面是由于俄罗斯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存度高,另一方面是由其实行自由化的对外经济政策和制度所决定的。而作为经济转轨大国,中国也已经迅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在与世界经济逐步融合的过程中使贸易制度和贸易政策向国际惯例靠拢,并在此基础上加速贸易自由化进程。
一、全球贸易自由化与转轨国家对外贸易发展
全球贸易自由化浪潮推动着转轨国家的外贸发展和贸易自由化进程,为转轨国家提供了外贸发展的契机。而转轨国家的贸易自由化也推动了全球对外贸易的发展。因此,全球贸易自由化与转轨国家对外贸易发展和贸易自由化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深入分析这种互动关系,对于融入贸易自由化进程的转轨国家对外贸易安全和贸易风险的防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全球贸易自由化为转轨国家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契机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从而使转轨国家与世界各国的经贸联系进一步增强。同时,全球贸易自由化也使转轨国家的贸易自由化发展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总的来说,全球贸易自由化为转轨国家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降低了转轨国家产品与服务进入他国市场的难度,扩大了转轨国家的对外贸易规模,带动了转轨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1.为转轨国家经济贸易发展创造了条件
贸易自由化给转轨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尤其是为转轨国家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更加开放和自由的市场环境,注入了新的活力。伴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深化和贸易壁垒的减少甚至消除,转轨国家经济和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各国都把越来越多的产品投入世界市场。这一趋势为转轨国家的产品、资金、服务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增加了贸易机会;也增加了这些国家的福利,并强化了分工,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2.加快转轨国家的外贸增速、扩大外贸规模
全球贸易自由化推动了转轨国家的外贸体制和贸易自由化改革,从而使这类国家能够迅速融入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对国内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特别是中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且平稳,自2002年以来连续6年商品贸易出口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对经济产生强劲的拉动作用。虽然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贸增长放缓,但也达到了17.31%的增速。2000—2008年转轨国家的商品进出口贸易增长率及年均进出口增长率,均高于世界同期的增长率,详见表1—1。
表1—1 2000—2008年转轨国家商品贸易进出口增长率
资料来源:UNCTAD:Handbook of Statistics 2009。
从表1—1可见,2000—2008年,转轨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增长率不仅大大高于全球的平均增速,而且包括中国、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内的转轨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平均增长率都超过了20%。
即使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转轨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依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以中国和俄罗斯为例: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增速,2010年为2.97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其中出口增长31.3%、进口增长38.7%);2011年为3.64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2.5%(其中出口增长20.3%、进口增长24.9%);2012年为3.86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2%(其中出口增长7.9%、进口增长4.3%);2013年为4.1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6%(其中出口增长7.9%、进口增长7.3%)。俄罗斯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增速,2010年为6254亿美元,同比增长33.3%(其中出口增长31.4%、进口增长36.8%);2011年为8213亿美元,同比增长31.2%(其中出口增长30%、进口增长33.4%);2012年为8372亿美元,同比仅增长1.8%(其中出口增长1.6%、进口增长2.2%);2013年为8442亿美元,同比仅增长0.84%,其中出口额为5264亿美元,进口额为3178亿美元,两项指标均与2012年基本持平。从以上数据可见,俄罗斯2012和2013两年的进出口贸易增长乏力,增速明显放缓。这是由于世界经济复苏脆弱和外部需求疲软,对以能源出口为主的俄对外贸易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对俄罗斯的这种影响在2014年还会更大。与此同时,俄罗斯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投资环境得不到明显改善,吸引外资水平大幅降低,也是导致外贸增长乏力的重要原因。2012和201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增长率较前几年明显下降,也多半与世界市场疲软、需求减弱相关。
综上所述,转轨国家融入贸易自由化进程,不仅促进了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使贸易规模得以不断扩大;而且在分享国际贸易收益的同时,推动了本国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增强了经济活力。
(二)转轨国家贸易自由化进程助推全球贸易自由化发展
事实上,如果没有包括中国和俄罗斯在内的转轨国家的积极参与,贸易自由化实际上还不具备全球意义。正是由于广大转轨国家不断扩大对外经济贸易联系,参与国际分工,才加速了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并对全球贸易自由化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1.转轨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了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
考察转轨国家融入贸易自由化进程并由此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和深化,最有说服力的例子莫过于中国和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在2001年年底加入了WTO。作为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经济大国,中国加入WTO进一步推动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加入WTO后,不仅中国对世界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而且其他国家也向中国开放本国市场。这样一来,虽然中国某些缺乏比较优势的产品会面临国外进口产品的冲击,但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能够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贸易地位的提升,中国对全球贸易自由化和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从俄罗斯的情况看,历经18年的艰苦努力,俄罗斯终于于2012年8月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俄罗斯融入经济全球化特别是全球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步骤,也意味着转轨国家对全球贸易自由化影响力的增强。这对于以多边贸易机制为基础的世贸组织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俄罗斯加入WTO后,WTO成员方的国际贸易已经覆盖全球贸易的98%,从而使WTO成为真正的“世界”贸易组织。根据“入世”协议,俄罗斯总体关税水平已从2011年的10%降至7.8%,其中农产品总体关税水平由13.2%降至10.8%,工业制成品总体关税由9.5%调整至7.3%。但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后,由于实行贸易自由化和国内市场的更加开放,外国商品大量涌入本国市场,并与本国商品展开激烈竞争。竞争的直接后果,会导致一些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倒闭。而且,服务市场的开放会对俄保险和银行业产生冲击。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是俄罗斯深度参与全球贸易自由化的需要,也是积极倡导贸易自由化的世贸组织的需要。因为没有俄罗斯的加入,世贸组织就不能真正体现多边贸易体制的普遍性和公正性。
2.转轨国家的服务贸易自由化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深化
全球贸易自由化与转轨国家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贸易自由化促进了转轨国家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而转轨国家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自由化也对全球贸易一体化进程产生较大影响。可以以贸易自由化与转轨国家金融服务业发展为例来说明这种互动关系和互动效应,因为金融服务业是服务业中非常重要和敏感的领域。一方面,全球贸易自由化促进了转轨国家金融业和金融服务贸易在全球的拓展,因为随着贸易自由化和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转轨国家的银行可以借助于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并通过金融创新向全球拓展金融业务,以此提升转轨国家金融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获取融入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所带来的利益。另一方面,转轨国家金融服务业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促进并加快了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可以说,如果没有转轨国家金融服务业的巨大发展以及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和金融服务贸易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深化不仅难以实现,而且也难以想象。
当然,也应当看到转轨国家贸易自由化对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影响的有限性。因为大多数转轨国家是以所谓“比较优势”加入全球分工体系的。这种比较优势说到底就是国家的廉价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而使转轨国家处在国际分工体系的低层,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影响力较弱。因此,转轨国家必须按照国际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才能应对贸易自由化的挑战。
总之,转轨国家融入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依然困难重重,贸易自由化与转轨国家外贸改革和外贸发展之间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非良性互动效应。因此,要更好地实现转轨国家外贸体系与国际对接和融合,真正融入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转轨国家既需要有合理的外贸制度安排,也需要强化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和政府的经济职能,充分发挥贸易自由化与转轨国家外贸改革和外贸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效应,融入并进而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向纵深发展。
二、全球贸易自由化与转轨国家对外贸易安全
在贸易自由化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下,全球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产品不断丰富,涉及范围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也提高了转轨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对外贸易风险,对转轨国家的经济和产业安全以及国家利益都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特别是对转轨国家经济主权造成的冲击和影响较大。在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下,世界贸易组织和各类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但转轨国家加入WTO和欧盟的难度却非常大,要接受这类国际和区域组织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干涉,冒一定的经济风险。例如,保加利亚、捷克、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等转轨国家加入WTO,以及捷克、匈牙利、波兰、斯洛伐克等转轨国家加入欧盟时,都要被动地接受下调关税、开放市场等苛刻要求和条件,并将一些经济主权让渡给这些国际或区域经济组织,从而削弱了对本国经济的宏观调控。俄罗斯加入WTO,不仅其谈判道路充满艰辛与坎坷,本国的部分经济主权也受到损害。
事实表明,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侵蚀了转轨国家的某些经济利益。在全球市场中,大部分转轨国家都以出口原材料或传统产业的产品为主,并由此付出了较大的代价,如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丧失产品定价权等。在欧盟内部,相对于英、法、德等发达国家,转轨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竞争力不强,出口产品主要是机电产品、贱金属制品、矿产品等中低端产品。转轨国家的外贸出口受国际市场原材料和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而发达国家不仅以低廉的价格获得原材料和产品,而且还掌握着全球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定价权,凭借垄断优势便可获得丰厚的利润,因而大部分转轨国家成了贸易剪刀差的牺牲者。目前,转轨国家的产业结构仍以采掘业、制造业等传统产业为主,较少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降低了转轨国家的整体竞争实力,使这类“特殊群体”容易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附庸。特别是在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的背景下,转轨国家的市场开放大大降低了发达国家服务贸易进入本国市场的门槛。而且,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主要以知识和资本密集型服务为主,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尤其是在金融、通信等行业,发达国家服务贸易的进入不仅扩大了转轨国家的贸易逆差,还导致转轨国家只能选择以货物贸易的原材料产业和传统产业为主,这更加剧了转轨国家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状况。
此外,贸易自由化对转轨国家利益的侵蚀还体现在贸易壁垒上。虽然WTO积极鼓励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但反倾销、技术贸易壁垒等形式的非关税壁垒再次成为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虽然部分转轨国家已加入了欧盟,执行了欧盟的共同标准,但仍然会受到贸易壁垒的影响,并会导致出口下降,使这些国家的外贸环境进一步恶化。
总之,无论是俄罗斯和中东欧转轨国家还是中国,在全球贸易自由化浪潮中均面临对外贸易安全问题,这是由贸易自由化与外贸安全两者的密切相关性所决定的。
(一)加入世贸组织与对外贸易安全
作为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产物,世贸组织对推动全球贸易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可以说是推动全球贸易一体化和自由化的“发动机”。从转轨国家的情况看,匈牙利和波兰早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时期就加入了关贸总协定,后来自然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除这两国外,保加利亚、捷克、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中国等转轨国家也相继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下面以俄罗斯为例来分析加入世贸组织与对外贸易安全问题。俄罗斯正式加入WTO是在2012年8月,要大大晚于上述国家。在此之前的很长时期,俄罗斯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加入WTO的大国,与阿尔巴尼亚、柬埔寨、老挝等30个不发达国家处在同一行列。这与俄罗斯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对国际事务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大国地位极不相称。由于世界上大约有90%的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是按世贸组织的30个多边贸易协定严格执行,俄罗斯因没有加入世贸组织而只能置身其外,损失惨重。成为享有充分权利的世贸组织成员后,俄就可以通过这一国际经济组织来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当然,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融入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并开放本国市场。与此相关联,俄罗斯必然要面临对外贸易安全的风险并要付出一定代价:一是WTO要求俄罗斯降低关税,俄政府就必须下调关税税率。而对进口关税税率的任何调整和修正都会引起俄国内市场“游戏规则”的改变,也会给相关的市场主体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二是在世贸组织规则框架内,实行市场开放会使外国商品和劳务大量进入俄市场,使俄很难有效保护本国企业免受冲击。特别是进口关税大幅降低会导致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不仅对民族工业造成冲击、构成威胁,而且由于本国产品缺乏竞争力而减少出口或遭到重创。三是WTO采用十分复杂的诉讼机制来解决参加国之间的贸易矛盾和纠纷,使俄罗斯保护生产者和外贸主体切身利益的难度增大。
关于加入WTO带来的风险,时任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长的别洛乌索夫还曾指出,按官方的估算,由于俄罗斯进口关税等相关税收的下降,2013和2014两年国家财政收入会分别损失1880亿和2570亿卢布。不仅如此,“入世”后俄罗斯国内产业要面临的挑战可能是空前的,多数产业的产量面临下降。
(二)对外贸易依存度与对外贸易安全
外贸依存度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一国对外贸的依赖程度和参与国际分工及国际合作的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在贸易自由化浪潮的推动下,转轨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合作,对外开放和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在这一进程中,对外贸易依存度经历了由快速升高到逐渐回落的过程。
中国的外贸依存度由1999年的37%上升到2003年的52%,到2006年达到67%后,便从这一高点开始回落。到2011年外贸依存度已经下降到50%。2012年又在2011年基础上再度回落3个百分点,降至47%。2013年中国外贸依存度为46%。近几年中国外贸依存度的回落态势,意味着中国的外贸正在发生重大结构性变化,也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正由外需拉动向内需驱动转变。俄罗斯在经济转轨初期实行对外贸易自由化政策,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外贸依存度也随之上升,到1999年曾一度达到71%的高位。而自2000年以来,虽然俄罗斯对外贸易发展依然较快,但外贸依存度却总体出现了下降趋势,2001年降至61%,2002和2003年降至59%,此后几年直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都一直保持在50%以上。而后危机时期特别是自2011年以来,俄外贸依存度均低于50%。而且,受外贸政策的影响,俄罗斯对外贸易结构一直处于畸轻畸重的不平衡状态。大宗燃料、金属和原材料商品占出口份额的80%以上,这表明俄罗斯对外贸易质量和层次的低端性,也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使其饱受“资源诅咒”之苦的根源之一。
应当指出,转轨国家的外贸依存度是随全球外贸依存度的变化而变化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迅速发展,WTO和欧盟等全球性多边贸易组织和区域性组织的相继建立,以及计划经济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并融入贸易自由化进程,不仅推动了全球贸易的迅速增长,而且在全球范围内推升了外贸依存度。在1995年前,全球外贸依存度一直在40%左右徘徊,而在此后的11年间迅速提高到60%左右。总的来看,这一时期转轨国家外贸依存度的变化是与全球外贸依存度迅速提高的国际经济大环境基本一致的。同样,近些年转轨国家的外贸依存度也随着全球外贸依存度的下降而降低。
虽然外贸依存度既不能完全等同于经济开放度,也不能完全等同于一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度,更不能等同于经济风险度,不能认为外贸依存度高就一定存在经济安全风险,但外贸依存度高可能会增加贸易不安全因素,容易产生贸易纠纷和摩擦。一般认为,一个国家的外贸依存度高于40%或低于10%,就会使该国的贸易安全面临危险状态。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大多数转轨国家的贸易安全形势已经不容乐观。不能否认,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及与之相关的较高的外贸依存度,不仅容易造成转轨国家国民经济的过度对外依赖性,世界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其经济和外贸进出口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也使转轨国家的对外贸易摩擦趋于频繁化。商务部的一份报告认为,由于中国的直接出口对美国市场依赖较大,美国消费需求进一步放慢会直接影响中国的出口和增长目标的实现。“央行研究显示,美国经济增长放慢1个百分点,我国出口就会下降6个百分点。”这种较高的外贸依存度也成为中美两国频繁发生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总之,贸易自由化条件下外贸依存度的迅速提升和贸易摩擦的加剧,会导致转轨国家的贸易不安全。而由于全球经济不断融合,各国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外贸风险和不安全因素也会超越转轨国家并可能波及全球。转轨国家也只有转变发展方式,不断优化外贸结构,提升外贸的国际竞争力,参与更高层次的国际分工和合作,才能降低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外贸依存度过高所带来的外贸安全隐患。
(三)全球贸易自由化中转轨国家自身缺陷导致的对外贸易风险
由于大多数经济转轨国家的商品缺乏竞争力,商品出口结构不尽合理,外贸体制改革不到位等原因,这些国家参与贸易自由化遇到一定的困难,甚至由于自身的这些缺陷导致出现对外贸易风险。以俄罗斯为例:俄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俄出口到国外的产品中能源、原材料和半成品所占的比重最大,多年来基本保持在60%以上,超过经济安全临界值30个百分点。有资料显示,在俄罗斯向非独联体国家的出口中,矿物原料和燃料以及黑色和有色金属的比重曾在70%以上,而机器和运输设备及化工产品的比重则在20%以下。这与全球矿业和能源等资源性产品占世界出口贸易的比重明显下降、机器制造和信息技术等产品的比重大大提高的趋势背道而驰。虽然近几年俄罗斯为改变这种不合理的落后经济结构和出口结构出台了若干政策措施,但以石油和天然气以及原材料的生产和出口为主的这样一种经济结构并没有很大的改变,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的出口比重不大。尤其是作为能源大国,石油出口多年来一直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40%左右。石油是俄出口的大宗商品,石油收入对俄财政收入和经济稳定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另一方面,这种生产和出口结构使俄罗斯时常受到国际市场行情波动的影响,从而使其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外部因素的左右,经济增长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影响,价格上升则经济增长,价格回落则经济下跌,经济和贸易安全受到威胁。例如,1998年世界石油价格降到10年以来破纪录的最低点,每桶仅为10美元,这导致俄罗斯出口收入损失极大和财政税收收入锐减,并成为诱发严重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自2000年以来,石油价格的攀升又大大增加了石油出口对俄经济增长的影响。石油价格从2000年一路上涨到2007年,乌拉尔石油价格在2008年夏达到每桶超过140美元,俄罗斯共获得4750亿美元的石油收益。此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际油价狂跌,甚至一度降至每桶不足45美元。俄罗斯经济也因此遭到沉重打击。美国《洛杉矶时报》称,凭借油价高涨,“普京将俄罗斯从一个几乎破产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富裕、傲慢的大国。但最近,莫斯科开始紧张了,他们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油价的暴跌揭示出了俄罗斯无法回避的弱点”。俄《观点报》也指出,金融危机与油价暴跌的双重打击对俄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阻碍了俄罗斯强国复兴的步伐。“当初支撑俄罗斯经济在全球经济衰退中巍然屹立的石油,今天却成为推倒俄罗斯经济的多米诺骨牌。”到了2014年,国际油价再度暴跌,全年累跌近50%,创六年最大年度跌幅。北海布伦特油价由2013年的每桶约109美元,跌至2014年12月1日的每桶67.8美元,再跌至2015年1月5日的每桶54.7美元,这是2009年5月以来首次跌破55美元。俄罗斯出口产品的结构比较单一,资源性产品特别是石油出口的比重过大,国际市场行情的经常性波动尤其是油价下跌严重影响到俄出口收入和财政收入,对其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成为导致经济与外贸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从中东欧转轨国家的情况看,多数中东欧转轨国家已融入贸易自由化进程,全面开放了市场,对外贸易成为拉动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欧盟是中东欧各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多数国家与欧盟的贸易额已占其外贸总额的60%以上。这种过分依赖欧盟市场的外贸格局,必然使这些中东欧转轨国家易受西欧经济形势的影响,因而存在着经济和贸易安全的隐患或风险。
综上所述,贸易自由化与转轨国家经济发展的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给转轨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对其经济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特别是促进了转轨国家国际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转轨国家的经济发展面临着难以回避的风险,尤其是实行服务贸易自由化会带来国家经济和贸易安全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在国家利益、安全利益与服务贸易利益之间的权衡和选择。经济转轨国家虽不能回避服务业的开放,但应当逐步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以保证国家的经济和贸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