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1-05 11:32:41
封面
版权信息
编审组名单
前言
1.数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
1.1 指数平滑模型的时间延迟及矫正
1.2 单位根检验中的Wald检验量研究:Bootstrap法VS临界值法[1]
1.3 改进的SS检验及其在固定效应模型和截面相关模型的斜率异质性检验中的应用
1.4 面板数据动态平滑转移回归模型的间接推断估计及其应用[1]
1.5 小样本高维宏观经济统计数据VAR诊断模型及其估计方法性质比较研究[1]
1.6 初始实力非对称对实验者博弈策略选择的影响
1.7 互惠单独失效条件下声誉效应的实验经济学研究
1.8 主成分分析评估指数的构造条件和案例[1]
1.9 恰好识别方程两种估计方法的一个误区
1.10 基于农户主体的微观模拟平台及其在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中的应用[1]
2.宏观经济
2.1 内生经济增长框架下政府R&D资助方式的探讨[1]
2.2 我国的经济波动来自供给冲击还是需求冲击?
2.3 价格波动会影响通货膨胀吗?CUKIERMAN假说的中国经验验证[1]
2.4 二元财政、城乡差距与地区经济增长
2.5 热钱对CPI的传导路径分析
3.金融 资本市场
3.1 基于Copula函数和极值理论的金融传染度量[1]
3.2 供给因素、结构变化、汇率与我国的双边贸易
3.3 基于时变Lévy过程分析我国股市收益率波动
3.4 基差变化与沪深300指数和股指期货的波动性
3.5 基于带解释变量杠杆SV模型上证指数收益率周内效应及特征分析
4.企业 产业经济
4.1 “十二五”时期我国节能潜力与节能降耗目标分析
4.2 “新农合”的再分配效应:基于中国农村微观调查数据的分析[1]
4.3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性分析[1]
4.4 环境规制影响了中国工业行业的利润水平吗?[1]
4.5 中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分析[1]
4.6 生产补贴会促进企业出口吗?[1]
4.7 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与地区生产率差距: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4.8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地区专业化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吗?[1]
4.9 风险投资对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基于内生性视角的研究[1]
5.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5.1 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绩效的历史变迁与地区差异
5.2 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出口增长:基于CMS模型的实证分析[1]
5.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西部12省区市对外开放竞争力研究[1]
5.4 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新疆跨越式发展
5.5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1]
5.6 新疆R&D投入的特征分析
5.7 欠发达地区制造业出口与发展潜力的影响因素
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