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向战争:决定历史的交涉与日本的失败(好望角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 当历史被书写时

国家如何创造历史?

刚刚与大家一同读了安倍内阁的战后70周年谈话,那是国家针对自身的过去和现在所书写的一种历史。安倍内阁修改了战后一直被维持的对于集体自卫权的宪法解释。做出这种行径的内阁,会对中日战争到太平洋战争那段时期的历史,或者说,从战前到战后日本与世界的关系进行何种阐述,肯定会受到包括中国、韩国、美国在内的世界上诸多国家的关注。可以说大家作为同时代的人,见证了一种国家书写的历史。

说到这一点,请问大家觉得国家会在什么时候去试图书写历史呢?

——就像战后70周年这样特别的时间节点,出于开启历史的新篇章之类的目的。

正是如此,在某个时间点上,向外界表明日本是如何考虑的。那么日本最初书写的国家历史是什么呢?

——《古事记》和《日本书纪》。

没错,马上就回答上来了。这两部都是国家编纂的史书,一般认为《古事记》成书于712年,《日本书纪》则完成于720年。它们都是在公元8世纪的奈良时代,日本模仿中国唐王朝的制度建立起律令国家后写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两本书是为了纪念日本建立起以天皇为中心的古代国家而书写的。

大家听过和辻哲郎(1889—1960)这个名字吗?他是一位哲学家,写作了《风土》和《古寺巡礼》等著作。和辻先生对国家成立的过程做了自己的说明。他认为,国家是在战争中形成、在战争中成长的,听起来是不是有些可怕。他也说了下面这段话,认为国家是在与其他国家对峙的过程中,从共同体自然而然地发展而来的。

国家创造历史。因此历史也可以说是国家的自我认识。要认识自我,必须有他人作为媒介,国家也不例外,需要通过与他国的联系来建立自我认识。由此得来的自我认识,将作为历史的自我认识,去创造历史。22

和辻先生一下子就把国家从与外界的关系中产生,国家在诞生之后就开始书写历史这一连串的因果关系给说明了。大家的脸上都挂着“哲学家的话好难懂呀”这样的表情呢。那么我们再来看一看考古学家有什么意见吧。

3世纪初期,出现了一个叫卑弥呼的人,她会使用“鬼道”。所谓“鬼道”,可能是起源于中国南方的巫术,就像我们现在所说的萨满教。这个卑弥呼成了倭国(邪马台国,也就是当时的日本)的大王。关于这一点,想必大家都知道,在《三国志·魏书·东夷传》中的“倭人”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魏志·倭人传》中,能找到相关的记载。

从中国的叙述来看,倭国似乎在拥立卑弥呼为王,结束之前频繁的内乱之后,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倭国作为一个国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统一,这一点应该是正确的。考古学家寺泽熏老师认为,日本的首长权力,或者说王权,是在短期内诞生的。23

为什么卑弥呼一边搞些祭祀活动,一边就迅速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呢?大约到1970年为止的教科书,也就是我所接受的学校教育,是这样说明的:像日本这样平原狭小又多有湍急河流的国家,需要有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来保证农田得到精耕细作,因此掌握了这些技术的王权就得到了发展。

但是当今的研究倾向于另一种解释,倭国之所以快速形成了统一国家,是为了应对朝鲜半岛紧迫的军事斗争形势。当时中国处于三国时代,魏国统治着北方,其势力一直延伸到朝鲜半岛的南部。魏国与南方的吴国处于对立状态,恰好当时的中国人又认为,日本列岛处在比实际位置更靠南的地方。因此魏国担心吴国与日本联合,同时又希望日本能从南方的海上去牵制吴国的势力。

这一时期中国内部的对立,以及魏国势力延伸到朝鲜半岛的东亚局势,就成了魏国赐予卑弥呼紫绶金印,封其为亲魏倭王的背景。

战争可以说是共同体向外部行使其权力的最终形式。当共同体的领导人担当起战争中的军事指挥官,赌上共同体的命运作战时,他(她)就成了真正的最高权威。正是在赌上共同体命运的战争过程中,古代国家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