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
雪子十二支

① ni31dʑu31:祖灵牌,超度祖先时代表祖先牌位的竹片。


① tɕho55=la33~tɕho55=la33这个重复的短语表示动作“变化”的动态在持续不断地重复,是语言象似性的表现。

① 从字面意思看,此句可以解释为“风吹尽寒夜”,但此释义与上下文不连贯。故推测,此处的 si33与so55“气息”有关。所地土语“气息”音为si55,与上下行能连贯,即“祖先在演变过程中变为一对蠢物,其身形如猪,气息不畅而未能变成人类的祖先”。另外,本章下文088行中谈到人类演变过程中“
:吹风为气息”,与此处呼应。

① 《原本》将译为“金男银女”。pu33和mo44分别是表示动物(偶尔也可以用在无生命物前)阳性、阴性的后缀,而非词根;结合下面026行的“黄云红云”语境,此处应理解为“银”“金”便是“差遣”的对象,即核心词。



① 罗家修认为sɿ55sɿ31是一种很小的地鼠,但他也未曾见过。因不太确定,故本书保留《原本》的翻译。


① 黑色和白色在彝族文化中有特别的含义,此处“白色”指的是“轻微、不严重”之蕴意,“黑色”有“严重”之意。例如“轻微的感冒”为“白感冒”: tshɯ31ʑɿ33(感冒)a33tɕhu33 (白);“重感冒”为“黑感冒”: tshɯ31ʑɿ33(感冒)a44nɔ33(黑)。

① ɡu33有“九”和“(花)丛”“(人)群”“(树)林”几个义项,后者应当是从前者衍生而来,因为“九”意味着“多”。



①kɯ31《原本》译为“桐木”,《冯本》译为“泡桐树”,《朱本》也译为“桐木”。下一行075中
的
有“腐烂”之义,故这两句常被译为“天上降下桐木,桐木腐烂三年”,其义似乎也能接上下的译文,但
kɯ31的解释始终令人有些疑惑。天上降下的
kɯ31为何物,所访者皆不清楚。阿育几坡的解读另辟蹊径(来自网络交流),认为
kɯ31是“生育魂”之义,现代彝语中
一词表示女人的生育魂,古语中
kɯ31为男人的生育魂,
fi33为女人的生育魂。本研究认为其解释有道理,下一行(076句)中
一词原来译为“桐木腐烂”,因为
音有“腐烂”之义,但
一词在《彝语大词典》(1997: 783)中释为
,即“女人的生育魂”。因此075句可以理解为生育魂或是象征生命灵的实物从天而降,孕育三年后升起三缕白雾,降下三场红雪,衍生出了包括彝族祖先和其他物种在内的雪子十二支。在第七章“支格阿鲁”(07: 102-105行)中,祭司为英雄之母濮嫫列依招完生育魂后,清晨也出现与此处一样的自然现象,即升起白雾,午后便诞下英雄支格阿鲁。从源头上讲,
kɯ31确实是传说中长在天界的一种树,文献经书中记载“高高的天上,长有四棵 ‘格’树,发有四枝‘格’丫,结有四串 ‘格’果。四串 ‘格’果往下掉,一串掉进杉林中,杉树因此而茂盛,一串掉进江河中,鱼类因此而繁盛,一串掉进竹林中,竹笋因此而茂盛,一串掉在蕨草地,蕨草因此而茂盛,锦鸡因此繁殖快。‘格’水就是那浓雾,阵阵地飘来;‘非’水就是那细雨,轻轻地飘来,似阵雨地下”(转引自蔡福莲,2004)。




①ʂu55:红豆杉:乔木,属松纲、柏目、红豆杉科、红豆杉属。纹理直,结构细,坚实耐用,干后少开裂。为中国特有树种,产于甘肃、陕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常生于海拔1000—1200米以上的高山上。


① mo44是一个由母亲和其子女所构成的母子集合量词(maternal collective classifier) (MCCL), sɔ33mo44“三- MCCL”包括母亲和两名子女,这种结构从数词“二”起;与此相对应的是父亲和子女也可以构成父子集合量词(paternal collective classifier)(PCCL),为
po55或
pɔ33。两个词根分别为“母”、“父”义。动物只有母子集合量词
tsi33,而无父子集合量词,此处是拟人化的故事,故借用人类的母子集合量词
mo44。





① 义为“域外-湖-黑/大”,即“域外大湖”,据说是指云南昆明的滇池。
② 地名中的
义为“雁”,
义为“高地”。

① 如前所述,彝语构词中颜色词 nɔ33“黑”有“大、厉害、严重、认真”等引申义,相对的“白”有“平凡、轻、不认真”等义。

① 《朱本》:“刷诺山位于今雷波县、美姑县境内,可能与雷波马湖有关。”
② 是鹰类的一种,体积比雄鹰小一些,当地汉语俗称“饿老鹰”。

①嘎洛里批位于今凉山州甘洛县和美姑县交界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