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2章 豆酱之争
清晨的露珠还在豆荚上滚动,姜南已经带着十几个农妇在晒场铺开新收的豌豆。这些饱满的青豆在朝阳下泛着微光,与常见的黄豆截然不同。
“东家,张记的人来了。“王大牛压低声音,指了指村口。一队牛车正缓缓驶来,车上的旗子绣着“张记酱园“四个大字。
姜南拍了拍手上的豆屑。自从她改用豌豆制酱,张记的黄豆酱销量就跌了三成。今天这场“豆酱品鉴会“,就是对方憋了半个月的反击。
“姜小娘子。“张掌柜挺着肚子从牛车上下来,绸缎长衫在粗布衣裳的农妇中格外扎眼,“听说你家的酱不用黄豆?“
“张掌柜消息灵通。“姜南微笑示意农妇们继续翻晒豆子,“豌豆酱别有一番风味。“
张掌柜冷笑一声,挥手让伙计抬下三个大坛子:“今日特地带了祖传的黄豆酱,请乡亲们评评理!“
坛盖掀开的瞬间,浓郁的酱香弥漫开来。围观的人群发出赞叹,几个孩童甚至忍不住凑上前去。姜南却皱了皱鼻子——这香气浓得不自然。
“姜东家,敢比一比吗?“张掌柜挑衅地舀出一勺酱。
姜南刚要回应,萧七郎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且慢。“他今天难得穿了件深色长衫,腰间药囊换成了个铜制小匣。
“这位是?“张掌柜眯起眼睛。
“在下姓萧,略通医理。“萧七郎走到酱坛前,从铜匣中取出根银针,“张掌柜不介意验一验吧?“
银针刚插入酱中,针尖立刻泛起黑色。人群顿时哗然,张掌柜却面不改色:“酱色深沉,银针发黑也是常理。“
“是吗?“姜南突然从袖中取出个古怪的物件——这是她从空间里拿出的简易显微镜,用铜管和水晶片自制而成。她舀了滴酱液放在镜片下,转向围观的里正:“您老眼力好,看看这是什么?“
里正凑近一看,吓得连退三步:“虫!全是扭动的小虫!“
现场顿时炸开了锅。张掌柜脸色铁青,猛地打翻显微镜:“妖术!这是妖术!“
“那这个呢?“萧七郎突然将一包粉末撒向酱坛。粉末接触酱料的瞬间,竟冒出缕缕青烟,散发出刺鼻的蒜味。
“砒霜遇蒜汁会冒烟。“姜南高声解释,“张掌柜的'祖传秘方',原来是加了砒霜增色!“
张掌柜暴跳如雷,突然从怀中掏出张纸:“贱人!你偷我酱方,还妖言惑众!这是县衙批文,查封你的黑心作坊!“
姜南扫了眼批文,上面盖着钱师爷经手的印章。她早料到会有这一出,转身从晒场角落搬出个小坛子:“张掌柜既然提到酱方,不如看看这个?“
坛盖揭开,里面是半凝固的褐色酱料,表面结着层盐霜。张掌柜先是一愣,继而大笑:“就这发霉的玩意?“
“没错,就是发霉的。“姜南用木棒挑起一块霉斑,“这是我从张记酱缸底下刮来的老霉,配上豌豆,就是我的'秘方'。“
她当场演示起来:蒸熟的豌豆铺在竹匾上,撒上霉种,覆盖湿布。不过盏茶功夫,豆子表面就泛出淡淡的黄绿色。
“酱油曲霉。“姜南指着霉变豆子解释,“张记祖传的'老汤',其实就是这种霉菌。而我发现...“她突然从另一个坛子里抓出把发霉的豌豆,“用豌豆培养,霉长得更快。“
张掌柜的额头渗出冷汗。这套工艺是他家五代单传的秘密,如今竟被当众拆解。他突然暴起,一脚踹向姜南手中的坛子!
“小心!“
萧七郎闪身上前,却被一个人影抢先——是王大牛的女儿二丫。小姑娘不知从哪窜出来,用瘦小的身子硬生生挡住那一脚。坛子碎了,霉豆撒了一地,二丫的腿上立刻肿起大片淤青。
“爹!“二丫突然指着张掌柜的靴底,“他鞋上沾着咱家粮仓的石灰!“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张掌柜的靴子上。那靴底确实沾着些白色粉末,而姜南粮仓前天才撒过特制的防虫石灰。
“原来是你。“姜南的声音冷得像冰,“往我粮仓放蛀虫的,烧我豆秸的,都是你。“
张掌柜慌乱后退,却被村民们团团围住。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钱师爷带着差役疾驰而来,手里举着张崭新的查封令。
“姜氏女!县尊有令...“
“且看这个再说不迟。“萧七郎突然亮出块玉牌。钱师爷像被掐住喉咙的鸡,声音戛然而止。
“御...御药局?“
“张记酱料含砒霜一案,由御药局接管。“萧七郎的声音不大,却让全场鸦雀无声,“钱师爷若有异议,不妨同去县衙,说说这查封令上的印鉴是怎么来的。“
他翻开查封令背面,露出个淡淡的靛蓝色指印——和永昌侯府家徽一模一样。
钱师爷面如死灰,张掌柜则瘫坐在地。差役们面面相觑,最终调转矛头,把两人捆了个结实。
人群散去后,姜南正在收拾晒场。萧七郎蹲在碎坛子旁,小心地收集那些霉豆样本。
“你早就知道张记会来?“姜南问道。
萧七郎摇摇头:“我只是听说钱师爷昨夜见了永昌侯府的管家。“他举起颗霉豆对着阳光,“这霉菌确实特别,比御药局培养的还纯。“
姜南正想回应,突然听见二丫的尖叫从粮仓方向传来。她和萧七郎飞奔过去,只见粮仓门口倒着个黑影——是王大牛,他脸色发青,手里死死攥着个靛蓝色的小布袋。
“爹说看见李婆子的鬼魂...“二丫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然后就去追,突然就...“
萧七郎掰开王大牛的手,取出布袋闻了闻:“乌头碱,但混了别的。“他迅速从药囊取出银针,扎在王大牛几处穴位上。
姜南则盯着那个布袋——针脚细密,边角绣着个几乎看不见的“李“字。这绝不是李婆子的手艺,而是...李氏的贴身之物。
“能救吗?“她低声问。
萧七郎的银针已经变黑:“要解毒,需要蓝灵芝。“
姜南立刻跑回卧室,从空间取出珍藏的蓝灵芝孢子。等她回到粮仓时,萧七郎已经划开王大牛的指尖放血,黑血滴在地上竟冒出丝丝白烟。
“不对...“萧七郎突然按住她的手,“这不是普通乌头碱,还混了南海蛇毒。“他掀起王大牛的裤腿,小腿上两个细小的牙印已经泛紫,“是蛇咬的。“
姜南心头一震。李婆子已死,王大牛追的“鬼影“是谁?她突然想起今早晒场边晃过的那个瘦小身影...
“二丫!“姜南猛地转身,“今早你看见的那个...“
院子里空空如也,二丫不见了。
天色渐暗,姜南和萧七郎举着火把在后山搜寻。山路上零星滴着黑血,是王大牛毒发时留下的。当他们追到一处山洞前,火把突然照出个蜷缩的身影。
“二丫!“
小姑娘转过身,脸上满是泪痕。她怀里抱着个陶罐,罐口用湿泥封得严严实实。
“爹说...要是他出事,就把这个交给东家。“二丫抽泣着递过陶罐,“说是什么...账本...“
姜南撬开封泥,里面是本被血浸透的小册子。借着火光,她认出这是王大牛的笔迹——密密麻麻记录着这些年来刘管事克扣的粮数,最后一页却画着张奇怪的地图。
“这是...“萧七郎突然夺过册子,“姜府密道!“
地图角落标注着个小字:李。而在地道尽头处,画着个酱缸的图案。
“我明白了。“姜南声音发颤,“李氏在姜府地下...藏了个酱坊?“
萧七郎正要细看,山洞深处突然传来“沙沙“声。一条通体靛蓝的小蛇从岩缝中钻出,吐着鲜红的信子。
“南海蓝环蛇!“萧七郎一把将姜南拉到身后,“毒牙上的就是...“
他话音未落,又有十几条蓝蛇从四面八方游来。姜南抱起二丫,三人背靠背站着。蛇群在距离他们三步远的地方停住,昂起头,像在等待什么指令。
“啪、啪、啪。“
缓慢的掌声从山洞深处传来。一个佝偻的老妪拄着蛇头杖缓步而出,黑袍上绣满靛蓝色的蛇纹。
“老身等了很久...“她的声音嘶哑得像蛇吐信,“姜家的丫头果然有点本事。“
姜南瞳孔骤缩——老妪腰间挂着的,正是李婆子常系的靛蓝汗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