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武术天下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章
民国初期的武术和体育

清末民初四川的武术社团

清末时期民间武术处境艰难

清末民初四川民间武术简况

清代四川各地有不少著名武师。如1850年前后,川东璧山县(今重庆璧山区)有个邓显扬,人称邓四教师。他白天耕种田地,晚上练习武艺直至深夜。他长于驰走,行路时其发辫飘飞身后,当时璧山人赞之为“国技家”。邓显扬82岁而卒。

1875年前后,温江赵华山幼从陕西某人学习拳术,尤精“铁汉碑和潭腿”。他在温江、崇庆等地设武棚授徒。其徒弟刘圣符力能格数人,并有“缩阴灌顶”之技。

1898年前后,简阳龙泉驿贫农谢昆山外号“谢打滚”,擅长地趟拳,曾在成都数次击败制台衙门镖师韩凤鸣,名噪一时。其他人如青神的杨海泉、绵阳一带的方和尚、简阳的余发斋等,都是清末民初四川著名的武术家。

1840年鸦片战争后,四川传统武术大致有“南派”“北派”之分。参见孙仲达:《四川近代的运动竞赛》,载体育文史资料编审委员会编《体育史料》第六辑,人民体育出版社,1982,第8页。

1900年后,大量四川武林人士利用武术活动反清。

1902年10月19日,四川总督奎俊刊发《解散拳匪告示》中称:“川省自资阳拳匪事起,迄今数月,诛戮之匪首匪党,共计不下数千……”四天后(1902年10月23日),重庆府转发《清查拳匪条约》中称:“申大辟之刑。……拜师传徒惑众,为首者绞立决。”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教案与义和拳档案》,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第761、764页。

当时,成都的“川西道”和重庆的“川东道”还遍为张贴一篇自称“慈悲道人”(实即官方)写的劝世文《解毒散》。文中反复强调朝廷严禁老百姓教拳、学拳的“律例”:

大清国的律例上有两条……自号教师以演弄拳棒教人者,(脊)杖一百,流(放)三千里。学习者(脊)杖一百,徒(刑)三年……去学拳,便算违犯国法了。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教案与义和拳档案》,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第710页。

这种高压下,清末民间练武之风大受打压。1909年,成都报界名人傅崇矩披露当时武术界的状况:“近因‘拳匪’肇乱,人皆恶打拳之名,习者少矣……”傅崇矩:《成都通览》上册,巴蜀书社,1987,第462页。

清末民间武术处境极其艰难,重要原因有三条:

第一条:“拳乱”引起政府当局及中外人士对中国武术的极度鄙视和反对。

第二条:武举考试彻底终止,习武者已经没有上升出路。

第三条:中国历史上“重文轻武”的传统价值取向更为明显。

清末虽然朝廷“禁武”,但武术之根却深入民间,清政府对武术“禁而难绝”。

陈正和谈民间武人

我所拜师的一位老师陈正和生于1896年。他曾在民国时期军队中当过中校教官,20世纪50年代后当过中学教师。他厌恶武林江湖气息浓厚,从不在武术界显山露水。据他讲述:

俗话说,穷不习武,富不读书,其实这谚语并不确切。穷苦人家拜不起师父怎么办呢?主要有几种方法。第一种是沾光,即同有钱子弟一起学,自己手脚勤快些,倒水跑腿的事抢着干,四川话管这种方法叫“学巴片儿”。第二种是所谓“学欺头”,就是别人打拳时自己站在远处“偷经学艺”。如果这两样都不行,就干脆搞个“无师自通”——举石锁、打墙壁、砍砖头、踢树子……有机会再东瞅点儿、西捡点儿。只要舍得吃苦坚持,最终总要学出来。

陈老师还说,民国时期打拳习武之人,不外有三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学成个“教师爷”。他的拳套路多得很,啥子花、查、洪、炮、劈挂、翻子……真是无所不能、无所不会。只是中看不中吃,较技搏敌,常现原形。

第二种情形,学成个“打手”。这种人的拳架、兵器演练起来不那么好看。他们就专练那么几“砣子”(指拳头),或专练那么几脚头,熟能生巧又胆大亡命……这种人临战较技,比华而不实的“练家子”强得多。

第三种情形,不但能演善打,且深通拳理精奥。此种人常以“十年磨一剑”的苦功,自成一家却又博众家之长。这些人已登堂入室,有资格称为“武术家”了。

陈老师还告诉我:“国术最讲究‘形神俱备,内外兼练’,要‘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如只练外壮功夫,‘外桶子’虽好(郑按:指外在形体肌肉),而‘内桶子’虚弱(指内在精神、脏腑功能),这不过如铁柜子装瓷花瓶,岂能摔打?这外壮又岂能长久?所以自古武林拳谚讲‘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陈老师年轻时,每天凌晨5时许就起床,同师兄弟一起或在河畔溪旁,或在林中竹下,十趾抓地生根配合吐纳呼吸,专门练习内功(气功)、桩功,再按经络穴位拍打周身。练到“入港”微妙处,不时气提丹田仰天狂吼长啸:“嗬嗨——嗬嗨!”吼声在川西坝子上引起一阵鸡鸣狗吠。附近农院的庄稼人从梦中惊醒,骂声“吃多罗,胀饱罗……”再翻个身,蒙起脑壳睡回笼觉。

下午4时又开始练功。当时的武术重在搏击实用,讲究练硬功夫,行话称为“上家具”。因此,习武之人在练功时着重练习拧筷子、扯钉子、提坛子、甩石锁、滚铁筒、扎沙杆……他们还常练铁砂掌:木桶内装满黄豆(其后换成绿豆、大米等较细小者增加难度),然后左右掌交替向桶内插去;功夫越深插得越深,如一声“嗨”能一插到桶底,功夫已非常人。

还有打“美人桩”。用木头做成真人大小,外面裹以棕皮、棉絮,再蒙以狗皮。然后在“美人”的腰杆上打个洞穿上铁杆,将铁杆固定在两旁的石桩上,这个“美人”好像在练单杠,一推它就可以活动翻转。练习时如同与真人相搏,骤然跳将过去一拳打在“美人”的脑壳上,“美人”头往后倒,下半截身子却“砰”地向你拗来。你只好又是一腿“嗖”地踢去,“美人”却一个前仆又将脑壳向你撞来拼命。稍不注意,就会被“美人”撞几个青头包。这种练习对身法、步法、敏捷、硬力……都极有好处,可能比西洋拳的“打沙包”还生动活泼。

图5-1 清代末期,成都皇城外一个沦落江湖的武人正在表演“手砍大石”

图5-2 民国初年古城民居院坝里的武术家在练功

陈老师对我说:这些“武棒槌”同文人的“熬得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天下扬”一样,不仅图个谋生有术,还希望可以人前称雄。

这些武坛掌故作为口述史,对了解民国时期四川真实武术史,大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