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武术天下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章
历史上民间组织与武术的关系

啯噜与哥老会(袍哥)

啯噜疑云

什么是啯噜

1911年发生的四川保路运动,成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线。

当时哥老会(袍哥)组成的四川保路同志军,是四川最为重要的反清力量,为辛亥革命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孙中山先生曾经指出:“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还要迟一年半载的。”

晚清以来,袍哥武术就已天下闻名。哥老会是怎样产生的?研究中国武术历史,这是一个绝对绕不开的内容。

四川的啯噜、哥老会的起源、发展脉络,都是谜团。史学界研究哥老会起源的史料,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类是官书、档案,多数学者认为,哥老会由四川的啯噜演变而来;另一类是哥老会内部传说史料,认定哥老会是由郑成功创立的。但大多数学者不赞同这种说法,所谓郑成功创立哥老会,完全出于虚构。乾隆皇帝说“川省呼匪徒为啯噜子,语涉詈骂”,《清高宗实录》卷1375,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意思是“啯噜”是带贬义的骂人话,所以清政府把“啯噜”骂为“啯匪”。也有学者说:“‘啯噜’,系四川方言‘一伙’之意……早期‘啯噜’,大约出现于康熙年间。”《宫中档乾隆朝奏折》第六辑,第868页。转引自李世愉主编:《清史论丛》,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第630页。康熙、雍正时期,各省不断向四川移民。大量移民客居四川,使得不少流寓失业之人铤而走险,形成了“啯噜”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

啯噜一般情况下以数十人为一伙,多则以千百人为一伙。由于啯噜成员多为无业游民,既有反对封建剥削压迫的一面,也有打劫财物危害社会的色彩。

清代官方档案《清高宗实录》中,最早出现“啯噜”的记载是乾隆四年(1739年)。当时署四川巡抚布政使方显上奏:“川省恶棍名为啯噜子,结党成群,暗藏刀斧,白昼抢夺,夜间窃劫。”《清高宗实录》卷103,乾隆四年(1739年)十月。

乾隆九年(1744年)御史柴潮生上奏:“四川省人稀地广。近年以来,四方流民多入川觅食……有等桀黠强悍者,俨然为流民渠帅,土语号为‘啯噜’,其下流民听其指使。”《军机处录付奏折》,引自鲁子健:《清代四川财政史料(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第60页。

嘉庆时期前后,啯噜多精熟武艺而且最有战斗力。

严如熤(1759—1826),湖南溆浦人,历任汉中知府、陕安兵备道等职。道光二年(1822年)他刊行《三省边防备览》,记述四川、陕西、湖北三省边区形势。此书中记录了有关啯噜的重要情景:

川中膏腴,易以存活。各省无业之民麇聚其间,好要结朋党。其头目必材技过人,众乃共推之。凡数十人结大伙……操习拳棒刀铳各艺,故其艺颇精……啯匪悍而狂。[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卷11,岳麓书社,2013,第1187页。

以上史料中,“暗藏刀斧”“强悍嗜斗”“学习拳棒,并能符水架刑”“操习拳棒刀铳各艺,故其艺颇精”等,都明确记载了啯噜与武术有紧密关系。

啯噜向哥老会(袍哥)的演变

自清代以来,哥老会的名称不少,如“袍哥”“红帮”“汉留”。但其源头,应当是四川啯噜。

啯噜、哥老会与袍哥、汉留等名称混淆难分。学者胡珠生认为,根据成都附近各县有异于普通四川话的客家方言,可以判断“啯噜”二字,乃客家方言“哥老”二字的发音。参见胡珠生:《天地会起源初探》,《历史学》1979年第4期,第65页。

清代帮会的组织机构,称为“山堂”。清代四川第一座袍哥(汉留)的山堂是“精忠山”。参见雷发声著:《汉留问答》(1946年)。转引自彭朝贵、王炎编《清代四川农村社会经济史》,天地出版社,2001,第258页。这是康熙九年(1670年)由陈近南在雅州创办,宗旨是“灭清复明”。嘉庆十九年(1814年),方安澜开“蓬莱山”。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郭禹钦开“华严山”。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郭永泰在永宁开“荩忠山”。参见耘夫:《汉留全史》,1938年8月1日排印土纸本,转引自彭朝贵,王炎编《清代四川农村社会经济史》,天地出版社,2001,第258页。

咸丰二年(1852年)进士、四川剑阁人李榕,在给皇帝的奏折中说道:

窃按蜀中尚有啯噜会……十余年勾煽成风,流毒遍湘楚,而变其名曰“江湖会”。每起会烧香,立山名堂名,有莲花山“富贵堂”、峨眉山“顺德堂”诸名目……每堂八牌,以一、二、三、五为上四牌,六、八、九、十为下四牌,以四、七两字为避忌,不立此牌。其主持谋议者,号为圣贤二爷;收管银钱者号为当家三爷。内有红旗五爷专掌传话派人;黑旗五爷掌刀杖打杀。李榕:《禀曾中堂、李制军、彭宫保、刘中丞》,见《十三峰书屋合集》卷一《批牍》。转引自秦宝琦:《中国秘密社会新论:秦宝琦自选集》,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第185页。

李榕所描绘的正是哥老会的情况。

到19世纪后半叶的同治、光绪年间,哥老会已成为全国性的最大民间组织,其中以四川哥老会最为活跃:“各省汉留之盛,莫过于四川”,“尤以四川为最”。侯少煊、雁秋:《哥老会的缘起与清王朝对它的镇压》,载四川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编《四川保路风云录》,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第48页。

经过上述梳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雍正时期以前,由湖广等外省无业流民为主,形成了四川民间组织啯噜。

第二,道光末年,已历经百余年的啯噜,逐渐演变为哥老会。

第三,咸丰时期后,哥老会被民间更广泛地称为“袍哥”(汉留)。

图4-1 清朝末年的武林人士充满绿林江湖气息,外国人士称之为“强盗”(来源:格蒂研究所)

第四,咸丰时期以后,哥老会有时也讹称为洪门、红帮、青红帮。

第五,清末时期,四川最著名、最活跃的民间组织是哥老会(也常称为“袍哥”“汉留”)。

第六,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与赞同其主张的华侨,在美国檀香山创建反清组织“兴中会”,后与天地会、哥老会等联络,开始统称“会党”。

上述历史非常复杂,又众说纷纭。但了解上述历史,对研究四川武术文化史又非常重要。这其实也是中国大历史的重要内容,为各界学者广泛重视。

此外,有些武术学者认为,“清代的峨眉武术,从渊源上来讲,很大一部分与天地会关系密切,从而与少林武术关系密切。”

从上述可信档案史料可以证实,四川清代民间组织以巴蜀本土的啯噜、哥老会等为主,极少有天地会的史料记载。因此,部分武术学者把清代四川重兴的辉煌武术,归功于清代兴起的天地会,又归功于少林武术,此结论实在难以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