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武术天下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清代四川武术发展概况

张献忠祸蜀和1646年八旗兵进军四川

研究武术文化,局限于武术本身而不了解大历史背景,其结论必然是不可靠的。如有人说:“明末清初是中华武术发展的高峰,也是峨眉武术的成熟发展期”;“张献忠入川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大量的武术文化被带到四川并与巴蜀武术形成了历史上的大融合,促进了峨眉武术体系的完善……”

以上就是与真实历史截然相反的荒诞结论。

明崇祯三年(1630年)在陕西造反起家的“八大王”张献忠,最后攻入四川,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在成都建立大西国《荒书》《客滇述》《纪事略》等史籍,均记载甲申年八月十五日大西国建立,如《客滇述》载:“十五日,献忠自称秦王,国号大西,改元大顺。”见贵州省安龙县史志办编《南明史料集 下》,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第771页。。被张献忠抓获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类思和葡萄牙传教士安文思,被封为“天学国师”,亲见“献忠除正后四人外,尚有妃嫔三百名”[法]古洛东:《圣教入川记》,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第40页。

这个“大西皇帝”,奢侈荒淫、专横残暴。张献忠称孤道寡仅两年皇帝梦便泡了汤,逃离前多次进行“屠城”并毁灭成都城。正像著名学者李劼人先生所说:“成都城经张献忠这一干,所有建筑……的确是焚完毁尽!”李劼人:《李劼人全集 第7卷 散文》,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第425页。

1646年8月后,张献忠大西军向川北仓皇大逃亡。九月下旬,张献忠驻扎在川北西充县金山铺大山中。这时任张献忠部下骁骑营都督刘进忠,率部驻扎在潼川(今三台县)。他害怕被张献忠所害,带百余人急奔汉中联络清军。

此时,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和硕肃亲王豪格(1609—1648),和吴三桂等人统率满汉大军进入陕西,正准备进攻四川。

图2-2 四川梓潼县七曲山大庙20世纪80年代后的张献忠塑像

同年十一月初七日,豪格亲率八旗兵自汉中启程,十一月二十六日抵达四川南部县。清军“衔枚疾驱,一昼夜行三百里”,于次日黎明浓浓晨雾中悄然抵达西充凤凰山。张献忠对此竟一无所知,还夸海口:“我老爷统天兵在此,谁敢来捋虎须耶?”参见[清]越志锦等:《甲申纪事、纪事略、恸余杂记、南忠记》,中华书局,1959,第60页。原文为:“忽有登高贼兵来报云:‘此山下有人马甲胄声,雾大不辨多寡。’献忠大怒云:‘我老爷统天兵在此,谁敢来捋虎须耶?尔何妄言,惑我军心?于法当斩’……”

话声未毕,刘进忠早引满汉前锋统领朱里伊麻和护军统领朱克书等人,冲入大营。张献忠仓皇上马刚出营门,一箭嗖地射来直贯张献忠胸口。张献忠惨叫一声坠马而死……详情可参阅郑光路:《张献忠剿四川真相》,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

“湖广填四川”影响四川武术

张献忠死后,张献忠余部、残明军队、清军等,走马灯似的在四川反复进行拉锯战。持续的拉锯战使得明末清初四川持续战乱长达37年,人口毁灭殆尽。《滟滪囊》等史书记载当时的成都:“尸骸遍野,荆棘塞途。昔之亭台楼阁,今之狐兔蓬蒿也……昔之麻桑禾黍,今之荒烟蔓草也。山河如故,景物顿非,里党故旧,百存一二……”参见陈力主编:《中国野史集粹1》,巴蜀书社,2000,第952页。

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政府开始统计四川人口数量。据《清通考》卷一九《户口》记载,全川仅有在籍人丁16096人。按一丁五口计,全川只有八万人左右参见袁庭栋:《巴蜀文化志》,巴蜀书社,2009,第43页。。而清初,“成都人殆尽”[清]顾山贞:《客滇述》,载四川省安龙县史志办编《南明史料集》(下册),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第770页。。直到康熙三年(1664年)成都县有编户440户,华阳县有编户440户,两县合880户,按一户五人计算大约只有4400人,而且基本上都是新来的外省移民参见[清]佟世雍修、何如伟纂,康熙二十五年修:《成都府志》卷一〇《城廓》,民国二十九年抄本(重抄康熙二十五年传抄本)。

康熙二年(1663年),汉军镶蓝旗官员张德地升任四川巡抚。张德地于次年抵成都,各处县城,全是破垣残壁:“亲睹所号为通都名邑(成都)者,止蓬茅数点而已……”张德地只好把官衙草创于“荒烟蔓草之中”参见[清]蔡毓荣等修、钱受祺等纂:《四川总志》卷首《张德地序》、卷一〇《贡赋》、卷三五《筹边》,康熙十二年刻本。双引号内文字为《张德地序》原文。

四川人口骤减,还有多少人在练武术?当我们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之后,还会同意“明末清初是中华武术发展的高峰,也是峨眉武术的成熟发展期”的说法吗?

康熙二十年(1681年)后,一场规模浩大、悲壮的移民运动,在中国大地上进行,史称“湖广填四川”。

经过这场移民运动,四川人口数量开始上升:乾隆元年(1736年),四川已约有327万人(654160户)参见[清]常明修、杨芳灿纂:《四川通志》卷六四《户口》,嘉庆二十一年刻本。人数按一户五人折算。;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上升到约778万人人口数见[清]张廷玉等撰、纪昀等校订:《清朝文献通考》卷十九《户口》,人数按一户五人折算。;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上升到1170万人;到嘉庆十七年(1812年),已达到2070万人参见[清]常明修、杨芳灿纂:《四川通志》卷六四《户口》,嘉庆二十一年刻本。当代许多学者都承认这个统计数据,如王笛:《清代四川人口、耕地及粮食问题》,《四川大学学报》1989年第3、4期;蓝勇:《乾嘉垦殖对四川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影响初探》,《中国农史》1993年第1期;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编《重庆读本》,重庆出版社,2009,第361页。

宣统二年(1910年)上半年,全省户口调查结束。四川总督赵尔巽奏报,清末四川省人口为920多万户、5021.7万多人。但有学者认为,四川省当时人口可信数字大约为4414万参见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中华书局,2001,第80页。

随着外省移民的涌入,大量种类的蔬菜、靛青、麻、甘蔗、山蚕和烟草等新作物也被引入四川地区。就连四川人视为象征符号的辣椒,也是由外省移民从湖广、贵州等省,逐渐引入四川的。

“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使全国多省文化与传统的巴蜀文化得到空前的交流融合。全国各地的武术流派入川,形成四川武术史上的一个高潮期,并逐步发展为如今既独特又丰富多彩的四川武术。

图2-3 从清代外省百姓入川情景,可想见“湖广填四川”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