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旅游文化(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旅游与酒店管理系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农事民俗

我国的物质生产民俗包含的地域广阔、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具有东方农业文化的特色。在我国物质生产民俗中,农事生产民俗居于中心地位。

农事民俗是指农业生产的过程、操作方式和技术,以及为了获得丰收而举行的仪式活动,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点。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民俗自然是最具有普遍意义的民间文化现象,也是生发其他民间文化事象的背景性知识。

一、农业耕作的时序、节令习俗

虽然农业生产在不同的地区各有差异,但它的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对一年中的自然时序、节令的适应性却极强。农历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在《岁时记》、《风土记》、《四民月令》等古籍和流传在全国各地的农谚中,记录了许多农民在一年内约定俗成的耕作习惯。从备耕、播种、防灾、田间管理到植树造林、收获、储藏,都有季节和周期规律可循。农民常说的“庄稼不等人”、“季节不饶人”,就说明农事一旦违背规律,就会遭受损失。

二、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

我国古代农民在生产实践中,经过长期观察,逐渐产生了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并形成了比较固定的习俗。这些知识虽受到地域的限制,但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农业生产适应天象、气候的变化规律,是保证农业丰收的重要条件之一。一年中的天气旱涝、风霜、虫害等,都影响当年庄稼收成的好坏。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全国普遍流行在除夕或大年初一清晨察看风云、天象,预卜一年的旱涝、晴雨的习俗。如河南农谚说:“立春晴一日,农夫不费力。”江苏农民对“岁朝看风云,以卜田事”的习俗很重视。南方靠江河的地方的“秤水”、“验水表”、“看参星”,占卜飓风、水旱的风俗也很盛行。这些习俗不一定稳定可靠,但其中包含一定的科学因素。在我国古代农业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它一直对农业生产起着指导作用。

三、卜农事丰歉,祈福、禳灾的习俗

农业收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我国自古以农立国,重视农业收成的观念,形成古代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因此,历代统治者和广大农民都有在年关及节令转换的时刻占卜农事丰歉,祈求免除灾害、避祸得福的习俗。尽管这类习俗有着不同程度的不科学成分,但它所反映的民俗心理却是相同的。如南方用水占年头好坏;广东除夕把盐米放在灶上,用碗盖起来,看盐米的聚散,占卜丰歉;等等。通过这些习俗,人们希望能借助超自然的神灵的庇佑,获得幸福,或对危害人类的自然灾害予以禳解或消除,这些构成了我国农业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农业禁忌、祭祀习俗

农业禁忌习俗,一方面是农民不能充分认识自然界规律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一年四季,天气的好坏与否,对农业收成影响极大。农业禁忌是农民对农业生产时间规律的经验性认识的一种总结。如在宁远,正月初一不能睡觉,否则要倒田塍;立秋农家禁止家人在田间走,否则秋收减产。四川在二月望日,还有鬻蚕的“蚕市”和祭蚕的习俗。山东等地养蚕要男女分工,防野蚕和野雀伤害。中原地区在一年收完蚕花以后,还要到庙里谢蚕神,祈求来年蚕丝丰收。所有这些习俗的形成,都与农民企盼提高农桑生产的心理有关。

五、祭田神、先农和社神的习俗

原始宗教观念的重要表现之一便是祭天、祭祖。它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面对大自然与人类自身的利害关系所采取的自然崇拜的信仰和仪式活动。人们期望通过这类原始宗教信仰和仪式活动,满足生产和生活上的需求。在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居主导经济地位的社会里,祭天、祭祖、祭山川、土谷之神等,变成了农事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年初元旦这一天,农民通过祭天、祭先农,期盼一年内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气久旱不雨,他们祭龙神求雨。久雨不晴,河南农村妇女要做“扫天娘娘”,求女娲大神扫除乌云。我国古代祭八蜡神仪式也是农民为了祈祷来年丰收所举行的仪式活动。一年里,对于涉及农事丰歉、耕作辛苦、祛灾降福等关系农民温饱、饥寒的生活大事,农民无不希望借助超自然的力量得以实现。这类习俗、信仰的产生和形成,主要原因是农业科学技术落后,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其局限性也表现在这里。随着近代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逐步得到实现,这类习俗逐渐淡化,有些民俗已经消失。

六、农业仪式程序与生产过程习俗

农业生产周期长,程序复杂,所呈现出来的民俗事象也十分丰富。这些习俗包括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和使用,以及具体的生产程序等。这些习俗世代沿袭,成为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的一部分。它既可以起到传授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作用,又成为农村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鞭春牛”是一年当中农业生产的第一项民俗活动(见图2—1)。“鞭春牛”又叫“打春”或“鞭春”,是旧时流行全国的岁时习俗。其仪式过程大概是这样:立春前一天,先将泥塑的春牛送至城郊的先农坛,或在先农坛举行迎春仪式后将春牛抬回地方行政官署。立春这一天,官绅要事先沐浴洁身,更换素净的衣服,不坐轿不骑马,步行到祭坛前或官署前,和当地农民聚集在一起。等到“春官”报告立春时辰已到,扮成“芒神”的行政长官用“春鞭”抽打泥塑的春牛,意思是打去春牛的懒惰,让它勤奋耕地,以获得丰收。春牛被打烂后,大家争抢碎土,据说将其扔进田里就可以获得丰收。

后来,泥塑的春牛变成了纸牛。纸糊的春牛是经不住打的,鞭子一抽下去,立即“皮开肉绽”,牛肚子里事先装入的五谷便撒落一地,这象征着“五谷丰登,谷流满地”。“鞭春牛”更具积极意义的是,当时的历书不太流行,即使有,农民们一般也看不懂,为了能使耕种者知道“立春”节气的到来,用“芒神”来打“泥牛”或“纸牛”,可吸引更多的农民来观看,加上“吃春饼”等民俗(见图2—2),这就起到了更广泛的宣传作用,使农民及时知道春天的到来,农事即将开始。

图2—1 鞭春牛

图片来源:www.baidu.com。

图2—2 春饼

图片来源:www.baidu.com。

农具制作、操作的习俗也很丰富,如北方小麦产区耕地时,使用的犁就有由犁辕、犁铧、犁面、犁梢、犁把等组成的铁犁和新式七寸步犁。犁地时,一般用牛、驴或人力牵引,采用“搅着犁”和“扶着犁”等各种犁法。山地或狭窄的地带用镢头锄地。耙地用的耙具为木制,称“耙”或“耙床”。播种用耧,耧一般由耧架、耧杆、漏斗、耧腿和耧铧等部分组成两腿耧或三腿耧。播种时,用牲口或人拉耧,旁边有一个人牵引,叫“帮耧”。在不宜耧播的地方用撒播、点播或掩播的办法播种。抗旱方面,多用勾担挑水,打旱井、挖水囤蓄天上雨水,或用吊杆浇水。在田间管理方面,锄草分为深锄、浅锄、横锄、间锄等。施肥分造肥、上粪等。在收割上,大部分用镰刀、铲刀等割麦。打场时,讲究晒场、翻场、放滚、起场、扬场、堆垛等一系列操作习俗。

在南方水稻产区,农业生产也有独特习俗。一般在犁田以前要先灌水,犁后耙两遍。麦茬田在栽秧前几天才平整土地,草子田要提前六七天时间犁地,犁耙后要平整泥土。同时还有一系列模式化的仪式环节,如“开秧门”、“关秧门”、“尝新米”等。

今天,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以往许多简易、笨重的体力劳动慢慢为现代化的机械操作所更替,农事习俗的很多方面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

七、农业娱乐习俗

原始社会的艺术审美功能与生存需要的实用功能是融为一体的。首先是实用功能,但审美功能也同时存在于文化创造之中,只是当时还不曾被明确认识罢了。农业生产民俗来自劳动实践,也伴随生产活动自然形成娱神、娱人的具有文娱性质的民俗文化。这种民俗文化,有的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进行创作的,有的是在丰收以后节庆时表演的,有的出现在元宵节等节日期间的民间业余文娱活动中,或歌或舞,丰富多彩。像四川天全县上元节制作的“祈谷灯”、“白果灯”,通宵达旦点燃。灯台下各有两人抬神像,来祈求当年五谷丰登。又如农民制作的“九曲莲花”,插竹一亩见方,由巫师在里面跳舞祈年,叫“踹灯神”,有的用竹子做秧标,避鼠雀;有的表演鸡栖避狸的情景,等等。天全县境的灯都是为了庆节求丰年之用。各地类似的民俗都与农民盼望生产丰收、农事耕作顺利和身体健康的心理有关。

此外,各地的《数九歌》虽然说法不尽相同,但都离不开对一年内季节的变化和耕作、生活情景的描绘,从中既可以判断寒暑更迭信息、农耕的时令以及在生产、生活上如何适应的要求,又可以满足农民对民俗文化娱乐审美的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