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畏惧z先生](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04/41128504/b_41128504.jpg)
第34章
转眼就到了洪武九年年末,z先生穿过来已经三个月整了。
不管z先生有没有适应洪武年间的社会环境,反正老朱一家对z先生是十分关照且上心的。
没见老朱后来又重新给z先生分配了住宅么?好大一个王爷府,而且护卫和侍从都加派了好多。
人们都以为皇上对z先生真好。
z先生却在心里骂娘。
为什么?
因为新税法啊!
住七进的王府,他可是要交好多税的。他反对过,不想搬出原来三进的宅子。可是老朱人更狠,也没说非要他搬,直接给他码人。
这些新进的人没地方住怎么办?
反正这些人有的是办法,最后z先生这个一家之主都看不下去了,只能住进能容纳下这些人的七进王府。
z先生怎么看都不是一王府主人,更像是一个国税提供机。
这些都是他自己作死。
先不说是他提供的新税法建议,就说他这仨月从内府分到的钱,老朱看的都眼红,因为玻璃如今的吸金能力实在太强了。
特别是z先生开发出了玻璃的新用法——封窗户。
那些豪商富绅个个都为了彰显体面,把家里的窗户都改成玻璃的了。
初期的玻璃什么特点?
当然是易碎。
你要是当个珍宝,时时保护着,这也没什么。但是拿来做窗户?呵呵,时刻肉疼给你享受。
所以老朱想要z先生多缴税,不但给他安排大宅子,还给他码佣人护卫。
仆役税也是他提出来的,自作孽,不可活。
对了,以后也不能再叫z先生了,因为z先生得老朱赐名了。
z先生现在大名——朱榕基。
z先生在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连忙推辞,拒不接受。
原因就是他心里知道,他哪敢和后世真正的伟人像比?
朱元璋得知原因后,告诉他此榕非彼镕,再说现在是大明,这个名字要是真有名,那也是你先有名的。
z先生见朱元璋非要让他接受这个名字,最后也只好接受了。
随着名字被安排给他的还有一个封号——“锐王”。
是的,z先生现在不但改名朱榕基了,而且被封了锐王王号。
就朱元璋的话说,锐,锋利进取之意也,贤弟于大明,当封此称号。贤弟为朱家所做,当是榕树参天又遮荫,当用“榕基”二字为名。
于是z先生,不,现在叫朱榕基了,朱榕基只好俯身接旨。
真不知道朱元璋是怎么想的,会给他这个外人封王,也没啥功绩啊!
这让好多功勋们想不通,直到李善长对众人说了一句,“尔等如若舍家,全身伺皇业如同锐王者,封王难乎?”
众人仔细想过后,全都摇头。
因为不值当,就一个虚衔王爷而已,失心疯了才会干。
z先生自己都没动脑子想想,为什么朱元璋非要赐他这个名字。
估计等他在不久后听全朱元璋几个儿子的名字时,他可能会反应过来。
当然,他也可能反应不过来。
几日之后,在凤阳学习的朱樉,朱棡,朱棣,朱橚,朱桢等几位皇子回到应天府,要在皇宫内和老朱一起春节了。
朱元璋当然要拉朱榕基这个刚加入朱家的新人给众多儿子们认识了。
朱榕基一副短发绒须,青春帅气的样子,看的这几个是目瞪口呆。
几人心里都是同一个想法。
“卧槽,这么帅?”
咳咳,他们当然不可能这么肤浅,这些都是作者臆想。
几个人心里都是同一个想法。
“卧槽,老爹怎么想的?居然给我们找了这么一个便宜叔叔!看样子不比我们大啊!”
此事朱标最有发言权,他比弟弟们都大,而且外表看着比朱榕基还大,可他依然得喊朱榕基叔叔。
他找谁说理去?要说心里苦,他心里最苦。
但他是儒学学腐了的,没有反抗的勇气,特别是面对朱元璋的安排时。
老二朱樉就不同了,现在是个豪迈性子,一听要喊朱榕基叔叔,当即就不爽了。
可是在朱元璋在场时,他也不敢发飙,只是嘴里唠叨了几句,被朱元璋呵斥后,立马老实了。
“大哥,这你都能忍?他一个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黄毛小子,现在居然能骑到我们兄弟头上?还要喊他叔叔,你是怎么喊出口的?”
一出宫殿大门,朱樉就叫嚷开了,首先就拿老好人大哥开刀。
朱标斜眼看着朱樉。
“我看你刚才不也叫的挺顺口的么?”
“那是因为老爹在场,若非如此,让你看看我的本事。”
朱樉一脸傲然的说。
他知道自己是说不动大哥朱标的,于是把注意打到三弟四弟五弟头上。
“你们能忍么?”
“大哥二哥都忍得,弟弟们当然忍得。”
老三朱棡也不是省油的灯,想让他出头,门都没有。
“父皇既然如此安排,其中自有父皇的道理。”
老四朱棣也不附和朱樉。
“一切听父皇的。”
这是老五,四哥怎么说他就怎么说。
“你们...哼,懒得和你们讲道理。”
朱樉见这次又没拉出顶雷的,气的一摆衣袖走了。
“大哥,我觉得我的处境不大妙。”
朱榕基听到殿外隐隐约约传进来的话语声,无可奈何的对朱元璋说了一句。
其他几个都还好,刚才表面功夫也是做的很好,老朱让他们叫叔叔,仨人虽然愣了一下,但也是叫了。
但是这老二居然和朱元璋叫板顶牛,要不是老朱发火了,估计他现在还没低头呢。
不说多了,就朱樉一个就能搞得朱榕基焦头烂额了。
“贤弟大可不必操心,一切有朕在。”
朱元璋老神在在的说了一句。
我就怕他在你看不到的时候为难我。
朱榕基心里嘀咕。
伤命倒也不怕,死就死了的。就怕被朱樉搞的一身伤,到时就算处罚了,痛不还是已经挨了?
不行,不能明知道吃亏还不想办法自救的。
“大哥,要不你再赏赐我一个小玩意?”
朱榕基眼睛一转,心里有了注意。
“哦,你有什么想要的?”
朱元璋倒是没拒绝。
“就一木头或竹子做成的尺子,上面刻上‘尚方宝尺,专用鞭笞,若敢损之,必将重罚。’这十六个字就行。而且选料也不用太结实的,打屁股时不断就成。”
朱榕基厚着脸皮说到。
朱元璋一听他这个要求,哪还不知道他想干什么。
不过从朱樉刚才在殿上的表现来看,朱榕基有这样的要求也不为过。
“行,朕就满足你这个请求。”
朱元璋笑着答应了。
马皇后也在一边笑着说:“那叔叔可要下手轻点,可别把老二打坏了。”
朱榕基这个几百年后的污宅,听到马秀英的话,顿时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只能赧赧的说了一句“嫂嫂放心,我心里有底的。”
朱元璋和马秀英也见知道朱榕基的为人处事,一个不提倡死刑的人,再毒能毒到哪去呢?
呵呵,只能说二人思想太单纯了。
不杀人不代表这个人的人性就不恶毒。
有句话怎么说的?
让你想死都难。
这才是比死刑更让人难以接受的。
虽然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但是前提是你别活的麻痹了,活成行死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