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在无意识中塑造自己的记忆
记忆是如何不断变化的另一个例子是“轻微的夸张”,当我们告诉别人我们的经历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倾向于这样做。不仅仅那些有名的垂钓者会这么做,他们经常把实际钓到的一条小鲱鱼说成是一条鳕鱼。轻微夸张与说谎无关,这是很正常的。我们这样做是为了清楚地表明我们的立场,让我们的倾听者们感受到我们的经历。
假设你是第一次乘坐现代化的旅游大巴到另一个城市去拜访朋友。你觉得这个新尝试的出行方式特别棒。然后你可能会告诉你的朋友:“和你说啊,那是一辆超棒的大巴,车里有空调,甚至还有WiFi,座位也绝对舒适。坐在上面,我感觉就像飘在云端似的。你也一定要尝试一下。”但实际上,这辆大巴只是A地和B地之间的普通通勤大巴,有一些附加功能而已。你可能坐得也不像飘在云端。你忽略了负面信息,例如坐在你前面的乘客用手机大声说话,只因你想强调自己对这次新旅行方式的满意程度。当然,如果你想生动地说明负面经历,这也是适用的。那么你可能会说:“我已经等了很长时间,至少有半个小时了。外面特别冷,等来等去,大巴还是不来。我脚都冻掉了,下次我还是开车吧。”而实际上,这辆大巴可能只晚了15分钟,而你的脚显然也没什么问题。但是,你夸大其词是要增强你体验的相关性,使其从日常事件的随机性中脱颖而出。最后,你还想为自己下次乘坐不如大巴环保的汽车辩护。那么从现在开始,当你再回忆这件事的时候,想到的都会和你刚才说的一样。
不仅如此,当你下次再乘坐这种大巴旅行时,你的感知是基于上次回忆之后形成的模板。它已经被强调要主要看正面的,或者反面的东西,这取决于你之前是怎么回忆的。因此,已经确定了的思维方向会一次又一次地被强化。这被称为“选择性感知”。这种机制也可以用来有意识地塑造现实。
你看,我们所有的记忆都正在逐步被塑造和编辑。就像一个文本文档,我们不停地打开,在上面编辑修改一点点。甚至无意识的记忆也在不断变化。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经验在不断丰富,记忆也在不断增加。对于赛车手来说,这一场比赛的经验要多于上一场比赛。另一方面是因为那些我们读到的、偶然听到的、做梦梦到的、看电视看到的、听别人讲的或在路边不经意得到的东西,都被添加到了我们的“真实”记忆中。
令人高兴的是,这样我们就有机会根据自己的愿望(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来塑造记忆。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感知为记忆的东西与我们真正经历过的东西永远不会完全相同,而仅包含原始事件的片段。当我们使用自我催眠时,我们会使用记忆塑造的过程并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大脑中设定神经轨迹。你只需要知道在这件事上怎样做才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