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西医结合儿科临床诊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新生儿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脑损伤之一。早产儿多见,胎龄不足32周或体重﹤1500g极低出生体重儿其发生率可高达40%~50%。临床表现因出血部位、程度不同而异。病死率高,幸存者常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本病属中医学“胎惊”“血瘀证”“囟填”等病证范畴,重症患儿常表现为脱证。中医学认为:“离经之血便是瘀”。国内学者多认为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系“离经之血”,即在脑络外形成的瘀血。因此,临床上多采用活血化瘀药治疗,常取得较好疗效。

【临床表现】

主要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多少有关。出血量少者,临床可无表现,仅在常规头颅B超筛查中发现。临床上出现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症状,或伴有呼吸异常者,应疑及本病。小脑幕上出血或出血量较少时,多表现为兴奋症状,如烦躁,易激惹,凝视,脑性尖叫,呼吸增快,四肢肌张力增高,局部或全身抽搐,甚至角弓反张,若出血下止,病情恶化,可由兴奋转入抑制状态。小脑幕下出血为主或出血量较多时,开始即表现为抑制状态,如对刺激反应低下或无反应,四肢肌张力低,各种反射消失,呼吸不规则或暂停,嗜睡甚至昏睡、昏迷。早产儿易出现室管膜下或脑室内出血,临床表现以抑制症状为主。颅内出血主要分为以下5种类型。

1.脑室周围及脑室内出血

多见于胎龄小于32周、体重低于1500g的早产儿。大部分在出生3天内发病,最常见症状为呼吸暂停、拥抱反射消失、肌张力低,嗜睡。根据头颅影像学检查可分为4级:Ⅰ级为脑室管膜下出血;Ⅱ级为脑室内出血,无脑室扩大;Ⅲ级为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大;Ⅳ级为脑室内出血伴脑实质出血。

2.小脑内出血

多发生在胎龄﹤32周的早产儿和极低体重儿,起病急,小脑出血可表现为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和脑干功能障碍,病情常急骤恶化。

3.蛛网膜下腔出血

多见于早产儿,常有窒息史,可为原发性出血,也可为脑室内出血或硬膜下出血时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起源于蛛网膜下腔内的桥静脉,典型症状是在生后第2天出现抽搐,发作间歇情况良好,多数预后良好。出血量多者症状明显,表现为反复抽搐,可于短期内死亡,主要的后遗症为交通性或阻塞性脑积水。

4.脑实质出血

多见于足月儿,多因小静脉栓塞后使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及破裂而出血。如出血部位在脑干,早期可发生瞳孔变化,呼吸不规则和心动过缓等。前囟张力可不高,主要后遗症为脑瘫、癫痫和精神发育迟缓。由于支配下肢的神经传导束邻近侧脑室,向外依次为躯干、上肢、面部神经的传导束,因此下肢运动障碍多见。出血部位可液化形成囊肿,如囊肿与脑室相通称之为脑穿通性囊肿。

5.硬膜下出血

多见于巨大儿、胎位异常、难产或产钳助产者。因机械性损伤使小脑幕或大脑镰撕裂,大脑表浅静脉破裂所造成的出血,一般在出生24小时后出现症状,以惊厥为主,有局灶性脑征,如偏瘫、眼斜向瘫痪侧等;严重者可在出生后数小时内死亡;亦有症状在新生儿期不明显,而在出生数月后产生慢性硬脑膜下积液,有惊厥发作、发育迟缓等。

【辅助检查】

1.血常规

出血严重者,可有贫血,血红蛋白、血小板、血细胞比容下降。

2.脑脊液检查

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及颅内感染有诊断价值。急性期颅内出血时脑脊液多呈血性,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的红细胞、蛋白含量明显升高。非急性期颅内出血脑脊液可呈黄色、皱缩红细胞明显增多,脑脊液蛋白增高、糖可降低。

3.硬膜下穿刺

对疑有幕上硬脑膜下出血,可经前囟侧角硬膜下穿刺,如出血多时则可见血性液体。

4.头颅B超、CT、MRI检查

可早期确诊出血部位及程度,并能对预后作出评估。B超对颅脑中心部位病变分辨率高,对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可首选,并在出生后3~7天进行,1周后动态监测。对蛛网膜下腔、后颅窝和硬膜外等部位出血不易发现,需CT、MRI确诊。MRI是目前明确出血部位及程度、评价预后的最重要检测手段。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多见于早产儿及低体重儿,临床表现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有关,确诊可依脑脊液检查呈血性或见大量红细胞,目前主要靠头颅B超、CT或MRI确定出血部位及程度。

2.鉴别诊断

(1)抽搐应与窒息缺氧后脑水肿、低血糖、电解质紊乱、颅内畸形、感染、核黄疸、遗传代谢病等鉴别。

(2)肌张力低下应与先天愚型、重症肌无力、先天性肌弛缓综合征、心型或肌型糖原累积病等相鉴别。

(3)腰椎穿刺损伤性出血多由于腰穿不顺利,损伤了局部血管所致,出血与脑脊液混合不均匀,流出脑脊液的颜色由深变浅,将脑脊液收集在三个试管中,如果血色逐渐变清即为损伤所致,如果三管均匀血性,则为颅内出血。脑脊液常规镜检发现红细胞主要是皱缩和破碎者,多提示颅内出血。

(4)细菌性脑膜炎多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血感染指标增高,血或脑脊液培养阳性。脑脊液常规白细胞多明显增高且以多核为主。脑脊液糖明显降低。

【中医病症辨识要点】

中医学认为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因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娇嫩,气血未充。气不足,则推动血液运行之力减弱;血不足,则血脉不充,两者均可使血行不畅而致血瘀。气行血行,气滞血瘀。严重血瘀,可致血不循经,溢于脉外而出血。早产儿脾统血功能不足,脾气虚,脾不统血,则溢于脉外。气虚之极,阳气衰败,阴寒内生,则出现阳脱气衰的各种证候。本病由产伤所致者,多因脉络受伤,血溢脉外,离经之血积于脑内形成瘀血肿块。血瘀脑内,气血运行不畅,则脑海不充,故心神不宁,躁动发惊。对于非产伤所致者,中医学认为“胎惊之病,得之于母腹”,即认为产前因素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上述孕母的各种调适失宜亦是造成胎儿早产及低体重的致病因素。

【治疗】

1.一般治疗

(1)支持疗法:

保暖,保持患儿安静,维持血压,保证热量供给,注意液体平衡,纠正酸中毒。

(2)治疗脑水肿,降低颅高压:

详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部分。

(3)控制惊厥:

详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部分。

2.控制出血

可选择使用维生素K1、酚磺乙胺、巴曲酶,酌情使用新鲜冰冻血浆。

3.硬脑膜下穿刺及外科手术治疗

对硬脑膜下出血者,可行硬脑膜下穿刺术,每次抽出液量不超过15ml。严重的硬脑膜下血肿必要时可手术治疗。对危及生命的颅内较大血肿,可能出现脑干压迫症状者,应行外科手术治疗。

4.出血后脑积水的治疗

(1)药物治疗

1)乙酰唑胺:

可减少脑脊液的产生,开始每日25mg/kg,可逐步增加剂量,但不超过每日100mg/kg。

2)呋塞米:

每日1mg/kg,可与乙酰唑胺合用,应用时应注意水及电解质平衡。

(2)腰椎穿刺:

脑室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在病情稳定后(生后2周左右),每日或隔日1次腰椎穿刺,每次放脑脊液3~15ml。待B超复查脑室明显缩小、每次流出的脑脊液少于3ml,可改为1周2次腰穿,至脑室大小正常或形态稳定为止。此疗法在放出脑脊液同时也放出积聚的血液及增高的蛋白质,可以降低脑室内压力,防止血块堵塞及粘连。但目前对此法尚存争议。

(3)外科治疗:

脑室外引流或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国内有报道通过外科手术,在顶骨区帽状腱膜下置入储液囊并与侧脑室相通,将脑脊液从侧脑室引入储液囊,然后用注射针头经头皮穿刺储液囊,抽出存留的脑脊液,直至脑脊液蛋白含量﹤0.5g/L时结束疗程。亦有报道应用神经内镜技术,行室内孔穿通术、导水管重建术、第3脑室底造瘘术等,形成新的脑脊液循环通路,可有效缓解脑积水。

5.中医中药适宜技术

(1)辨证论治

1)血瘀胎惊:

多见于缺氧和(或)产伤引起的颅内出血,临床以中枢神经兴奋症状为主要表现。

证候:

躁动不安,尖叫发痫,肢体抽动,凝视少眠,呼吸增快,四肢发绀,前囟紧隆,舌黯红或有瘀点,指纹滞。

治法:

活血化瘀,益气定惊。

主方:

桃红四物汤合钩藤散加味。

常用药:

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当归、生地黄、钩藤、茯苓、甘草、人参、天麻、丹参、蒲黄、白茅根。抽搐尖叫明显者,加止痉散(全蝎、蜈蚣);前囟紧隆明显者,加猪苓、车前子。

2)阳脱气衰:

多为血瘀胎惊进一步恶化造成,或病始即为颅内出血量较多所致。临床以中枢神经抑制症状为主要表现。

证候:

面色晦暗或苍白,目合口开,气息低微或有暂停,手撒肢冷,对外界刺激反应差,不会吞咽,嗜睡或呈昏迷衰竭状态,前囟紧隆,舌质淡或黯紫有瘀斑,指纹淡或隐,或淡紫而滞。

治法:

回阳救逆,益气活血。

主方:

急救回阳汤加味。

常用药:

熟附子、干姜、炙甘草、人参、白术、桃仁、红花、当归、赤芍。

(2)中成药

云南白药:

每次15~30mg,每日2次,连用3~5日,口服或鼻饲,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

醒脑静注射液:

5~10ml加入适量5%葡萄糖注射液中滴注,每日1次,连用7天,具有开窍醒脑,凉血活血,清热解毒等作用。

(3)经验方

1)蒲黄钩蝉饮:

蒲黄、钩藤、蝉蜕、车前子、地锦草。方中蒲黄能收敛止血,活血祛瘀,且有利小便之功(颅内出血常伴颅内压增高,利尿可降低颅压);地锦草止血功效较好,故有“血见愁”之称;车前子有显著的利尿作用,亦可降低颅压;钩藤、蝉蜕息风止痉,两者均有镇静、抗惊厥作用。钩藤碱又能兴奋呼吸中枢,对颅内出血致惊厥及呼吸障碍者有益。

2)红花饮(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报道方):

红花、丹参、赤芍。煎煮后经胃管灌入。本方活血祛瘀,止血安神。

3)孙平经验方:

用三七粉2g保留灌肠,5~7天1个疗程。该药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

6.社区康复

(1)病情稳定后逐步开始康复训练,引导患儿的家长帮助患儿进行语言动作、认知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的日常训练。

(2)指导家属合理喂养患儿,监测患儿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

【转诊指征】

诊断或疑诊本病的所有急性期患儿。

【社区管理】

1.病情稳定,无需呼吸、循环等生命支持,可转社区进行康复治疗。

2.每月到医院复诊1次,评估发育。

(曹传顶 岳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