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年”里听《夜曲》
波利尼的演奏体现了我们所处的“诠释年代”的所有特征,这种特征不仅具有现代性,而且还有一定的解构性。
这个时代里有两位钢琴家演奏的肖邦《夜曲》是值得期待的,不论是聆听唱片还是欣赏音乐会演出。但是我在这里强调一点,原本我对波戈莱利希的肖邦甚至包括其他任何作曲家的作品演奏录音都是见一张买一张,并且也曾有过他的音乐会“听一场少一场”之叹。但是首先我已经很久没有听到他的新录音了,结果当我终于现场听到他的音乐会之后,我只能很无奈很惆怅很伤感地说,我再也不要听他的音乐会了,他的录音即使哪家唱片公司敢录我恐怕也没勇气再去买来听。我受不了这样一个极度自恋而又目空一切、肆无忌惮的人在我的面前表演,眼睛和耳朵都受不了。我希望我的耳朵永远停留在他二十几年前的琴声里,我的眼睛也希望看到的是他当年风华正茂的面孔和身姿。他目前的光头形象尤其让我不能容忍,那不阴不阳的神态举止既不是肖邦也不是李斯特,更不是贝多芬和斯卡拉蒂。所以,波戈莱利希作为一个具体的形象在我这里已经不存在,但他从前唱片中的琴声琴韵必将永存我心。
如今,意大利钢琴家莫里奇奥·波利尼成为我仅有的肖邦《夜曲》期待,然而这种期待并没有持续多久,唱片公司的录音及发片效率使一切美梦都可能立即成真。波利尼没有在录音室完成这个计划,而是提供了一场音乐会的实况。虽然现场感增强,整体结构一气呵成,但总觉得波利尼在演奏过程中并没有把自己的诠释理念完全贯注其中,许多段落有不过瘾的感觉。
波利尼的《夜曲》演奏肯定与众不同,这种不同来自他的超级自信和不容置辩的权威感。我最近数年一直在听他新录制的贝多芬和舒曼,基本上对他的诠释风格有了一个比较新的认识。他在演奏他的“新”肖邦之时,显然将对贝多芬和舒曼的一些理解及诠释风格移植到肖邦这里来,所以我听到的《夜曲》不再有一种扑朔迷离的意境笼罩,从前的钢琴家对《夜曲》解读惯用的触键风格和踏板运用在波利尼这里都得到全新的改造。我甚至觉得波利尼在有意强化自己的“一家之言”,他的权威性甚至表现在对弱音的极其吝啬的使用上。他对每一个音符都给予充分的重视,像传达神谕一样不敢有一丝一毫的疏漏。这使我想起英国的音乐评论家对波利尼近年弹奏贝多芬奏鸣曲的评价,他说:“当波利尼在弹奏贝多芬奏鸣曲作品111的时候,就相当于莎士比亚在写他的哈姆雷特。”这个显得很夸张但观点异常鲜明的评价可以有多方面的解读,但中心意思就是波利尼在诠释作品时不放过任何细节的权威感已经具有十分明确的观念指向。所以我认为这句话在我们分析波利尼的《夜曲》时也有启发作用,我们可以套着说:“当波利尼弹奏肖邦《夜曲》的时候,就相当于莎士比亚在写《仲夏夜之梦》或者《罗密欧与朱丽叶》。”
波利尼没有加入十九首之外的“夜曲”,这看起来对购买唱片的人来说有点吝啬,但这是一场音乐会的录音,而且波利尼从来也没有过演奏全部肖邦的企图,他对《夜曲》要说的话已经在这十九首中基本说完,他所留下的是一个不同于任何版本的经典,演奏风格既不是浪漫主义的,也不是接近肖邦原意的。在我看来,波利尼的演奏体现了我们所处的“诠释年代”的所有特征,这种特征不仅具有现代性,而且还有一定的解构性。波利尼没有在十年或二十年前他的肖邦声望如日中天的时候,演奏或录制这一肖邦作品中分量最重的作品,我想其用意不外是他一直在等待着他的权威地位稳固的那一天。如今还有谁能够怀疑波利尼已经是健在的钢琴大师中的“NO.1”呢?不论是他演奏的贝多芬、舒曼,还是舒伯特和肖邦,甚至包括他弹奏的现代作品,都无不取得权威经典的地位。波利尼的演奏未必会令听者发乎内心地去喜欢,但他的任何诠释指向和良苦用心都能被明显地感知到,这对深入挖掘作品真意,对分析音乐的内在结构无不起到很高层次的引领作用。
我在听波利尼的《夜曲》时,不免将鲁宾斯坦、皮尔丝、弗朗索瓦、瓦萨利、马格罗夫、巴伦波伊姆等人的录音拿来都做了一番比较,从个人喜好角度来说,皮尔丝和瓦萨利的弹奏自始至终都被一种朦胧甜美的意境所笼罩;鲁宾斯坦和马格罗夫虽抒情程度各有不同,但都在弱音的处理方面显出深湛的功力,而且他们的歌唱性完全出乎自然,发自内心,这一点恐怕是难以被超越的。弗朗索瓦的弹奏趋于唯美和颓废,你可以把他想象为巴黎时代的肖邦,但他的《夜曲》有人喜欢有人反感,并不能成为一个权威的经典;巴伦波伊姆与波利尼有相似之处,在结构方面比较清楚,整体布局有大家风范,但他的功力比波利尼相差甚远,所以将二者放在一起比较,对巴伦波伊姆来说是扬短避长,甚至可以这样说,当波利尼的版本问世以后,巴伦波伊姆的《夜曲》可以从各种“榜单”上拿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