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 入职管理常见问题
1.入职手续设计不完善
入职手续对于员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是风险防范的第一道关。管理规范的外资企业在入职手续方面管理得很严格,很多本土企业还存在很多不严谨的地方,给以后的管理带来了风险。
2.劳动合同签订不及时
有的企业没有在员工入职时把劳动合同签好,无论是由于企业的原因还是员工的原因,一旦过了一个月的期限,企业就将面临向员工支付双倍工资的惩罚。如果员工故意拖延,人力资源部应提前与用人部门沟通好,向员工发出正式通知,员工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劳动合同手续,将中止劳动关系。
3.不重视入职培训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于新员工的入职培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让员工自己在摸索中熟悉工作。有的企业认为这是考察员工能力的机会,其实这种做法是有很大风险的。如果员工表现得欠佳,有可能是员工本身能力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对情况不熟悉而导致的,仅将错误归咎于员工,可能会形成误判。另外,员工在这个过程中也在观察企业,企业应尽可能地向员工展现自身魅力,给员工良好的入职和工作体验,以增强员工长期工作的信心。
4.试用期考核不及时
试用期考核从开始准备到结果产生,需要一些步骤和时间,尤其是中间可能还要经过一些沟通或领导审批的环节。因此一般情况下,试用期考核不能等到最后再进行,而要根据内部工作流程估计时间,适当提前,以便人力资源部门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最佳实践分享
员工换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可能会存在很多不适应,很多情况下并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背后的文化差异问题,尤其是在外企、国企和民企之间,或者在新创立的互联网企业和有较长历史的传统企业之间,差别更明显。我们看到在这些不同文化的企业之间转换工作的人出现试用期内主动或被动离职的情况较多。作为企业一方,如果确实无法帮助员工转型,就应尽快做出决断,与员工协商离职。而在离职操作上,最好的方式就是劝退,也就是与员工谈清楚,由员工自己提出离职,企业办理手续。这样既可以省却很多麻烦,节省企业成本,也给员工保留面子,有利于寻找下一份工作,只要企业处理得恰当,对双方都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