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可靠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需要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赢得青年大学生,就赢得未来。习近平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这对于确保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就是一定的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遵循人们认识的本质和基本规律,用一定的思想理论、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宣传教育,使社会成员形成符合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手段。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党治国理政的思想理论、政治观点、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教育国民,尤其是青年一代,让青年一代从思想深处认同国家治国理政的思想理论、政治观点、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这些思想观点。纵观古今,横看中外,任何国家都重视对国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对青年。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高校作为一个有机的社会组织和国家政治制度的支柱,是青年人才集聚地,必然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在青年学生中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培养教育好青年一代,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坚定“四个自信”,是党赋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光荣使命,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最基本和首要的政治任务。

第一,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年学生,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各级各类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帮助学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学好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所在,也是青年学生必备的政治理论素质。

怎样才能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呢?首先,通过学习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蕴含在它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之中。学习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时,逐步领会蕴含其中的唯物辩证地观察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例如,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物质和意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运动、变化、发展着的。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既唯物又辩证地科学揭示了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处理问题,从事物本身出发,就是立场;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看法,就是观点;观察处理问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方法。其次,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和其他有关原著把握其立场、观点、方法。最后,在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处理现实问题的实践中加以把握。

第二,发扬教师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青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永续发展。在学生时期,正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奠定人生方向的重要阶段。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和使命,对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神圣责任,必须努力成为学生知识的传授者、人生的引路者、文明的传承者和道德的示范者。

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深深影响和感染着学生,在思想传播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成人生的最大追求,以培养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为己任,积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心每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广大教师就要修身立德,为人师表。树人者必先立德,教书者必先强己,为师者必先自律。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唯有好的教师,才能教出好的学生;唯有教师人格高尚,才可能有学生心灵的纯洁。广大教师不仅仅要注重教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坚持以德立身、自尊自律,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教育和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赢得学生、社会的尊重。

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广大教师就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断创新,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于教育创新实践,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做出贡献。当今时代,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每个人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适应工作要求。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更要不断地用新知识充实自己,以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广大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严谨笃学,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重视学习的楷模;要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科学、新技能、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要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把最先进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中国教育报》2013年9月18日。

第三,抓实推进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建设。要准确把握“青马工程”的基本定位和目标任务,从增强政治素养、提升思想境界、优化能力结构、锤炼作风品格等方面着手,培养一批对党忠诚、信仰坚定、为民奉献、敢于担当,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鲜明的实践品格、深厚的群众根基、奋进的创新精神的青年学生骨干,并影响和带动更多青年学生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实施“青马工程”,对于青年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应对意识形态领域各种复杂形势,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对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于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抓实推进高校“青马工程”建设,要构建和完善以马克思主义学科为依托,以网站和各级学生学理论研究会为载体,以网上网下互动为主要学习模式,以社会实践为手段,以制度及基地化为保障的多层次、立体式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体系,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深入探索“青马工程”的培养机制及实现路径,推进“青马工程”扎实有效开展,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