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教學研究為育人
正準備動筆為《路漫脩遠 上下求索——澳門教育論文集》作序時,我被當天報章頭版特大套色標題震懾住了:“四生涉校園販毒就逮”?!
報道說,四名有吸毒習慣的中學生,涉嫌專門向校內同學出售毒品,還以毒品做報酬,引誘同學從內地帶毒品回澳,在同學間相互轉售……這篇報道,打斷了我近來為寫本序所做的準備,也把我的視覺和思路聚焦到教學研究為育人這個比甚麼都重要的大課題。教學與研究相輔相成,我們從事教學和研究,歸根究柢,是為了不斷改進我們的教學,改善教育生態,讓孩子們都能健康地成長,把青少年培育成堂堂正正的、負責任、有獨立思考能力、德才兼備的人才。
教育界和社工人士根據經驗和研究總結勾畫出本澳門青少年學生誤入歧途的惡性循環和謎圈。
當務之急,是家庭、學校以及一切有關部門,建立密切溝通渠道,深入做好預防工作,在各個可能的環節防範和堵截濫藥;同時,對於迷失、誤入歧途的青少年學生,不能冷漠地、簡單地開除或趕出校門了事。我們要付出極大的愛心和耐心,春風化雨,鼓勵和教育他們迷途知返。在學校教育這個範疇,教師對學生成長往往是第一重要的,具使命感、懷愛心、肯付出、能堅持的教師常常可把迷失的學生從困境和苦難中解救出來,擺脫無知的黑暗,引領他們走上光明的正途,幫助他們成長為造福社會的有用人才。
當代很受歡迎的美國教育家 帕克·帕爾默(Parker J. Palmer)在其專著《教學勇氣——探索教師的內心景觀》(The Courage to Teach: Exploring the Inner Landscape of a Teacher's Life)中反复舉例強調:真正優秀的教師,都是用“心”教學的,重視自身認同和完整,內心世界和教學是不分離的,跟學生情感互動並融入教學活動中,用自己對知識的敬重和熱忱去感染學生,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和想像力,準備他們不斷追求知識和夢想,去面對未來瞬息萬變的世界,面對錯綜複雜的問題,面對與日俱增的挑戰。在這本論文集裡,我看到了這樣真正優秀教師的倩影。
《路漫脩遠 上下求索——澳門教育論文集》是中華教育會教育科學研究組近十年潛心研究的成果,是所有成員的心血結晶。前八篇論文是教育科學研究組針對澳門教育突出的、亟待解決的問題進行的調查和實證研究。鑒於我們目前面對的育人危機,我特別推荐各位同仁認真閱讀《澳門基礎教育留級問題研究》和《教學工作令人心力交瘁?!》这两篇调查報告,並展開討論,集思廣益,發揮創意,出謀劃策,把危機轉變為機遇,讓教育朝著更健康的方向發展。《論文集》裡另外九篇論文是教育科學研究組組員的個人研究成果。這些資深教育工作者和前線教師,在各自的教育崗位上承擔著繁重的教學任務;同時,他們時刻關注著澳門教育的方方面面,為澳門教育的發展、為孩子們的幸福和千家萬戶的福祉動腦筋;他們以誠懇謙卑的態度,根據精確真實的數據資料,寫出內容翔實的論文;既有教育的普遍意義,又反映了澳門教育的某些特色和特殊性。作者劉羨冰、陳志峰、楊珮欣、袁金淑、林發欽、陳家良、譚偉基、陳玉葉、許江雄等,他們都是大家所熟知的熱心於教育研究的教師。我熱切期望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教育科學研究的行列,使教育研究隊伍薪火相傳,不斷成長壯大。
正如論文作者們所指出的,澳門回歸以來,在龍頭產業的帶動下,經濟發展迅猛,勢頭一直向好,隨之而來的是社會與人文景觀的急速變遷,生活模式的劇變,撲溯迷離,一言難盡,令人憂心。特區政府重視教育和人才培育,不斷加大投入,近十年來,教育得以很大的發展和進步;同時,又有很多問題防不勝防,令人措手不及,教育面對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危機。往往原有的問題和矛盾還沒有解決或完全解決,新的更深層、更複雜的矛盾和問題又出現了。肯定以後還會不斷有這樣或那樣的棘手問題需要我們去研究、去解決。
“路漫漫其脩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實踐“一國兩制”的澳門,在以博彩業為龍頭產業的澳門,在澳門這種特殊的環境中,教書育人,任重道遠;亦正是這獨一無二的特殊環境,給澳門教育科學研究提供了廣闊的用武之地。衷心冀望中華教育會教育科學研究組,冀望澳門可親可敬的老師們,振奮精神,舞揚青春,堅持不懈,用對教育的無限熱忱,用仁慈和關愛,去溫暖和啟迪孩子們的心靈,為教學、研究、育人做出更大的貢獻。
澳門大學 楊秀玲
二零一三年五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