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桃花岛弃徒,开局拐走蓉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5章 天资聪颖

冯默风看着小黄蓉那张粉白可人的小脸儿,心中一动。

“对了,这丫头的记性似乎很好,而且也是个练武奇才!”

冯默风正发愁自己忘了那三套武功的详细招式,没想到这下还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他赶忙问道。

“好丫头,那接下来还有什么招?”

小黄蓉撇了撇嘴,满不在乎的说道。

“正打直拳。”

“然后是什么招式?”

“屈膝沉肩,丹田运劲……”

小黄蓉就这么满不在乎的坐在床边,两条小腿晃晃悠悠的,仿佛面前就摆着一本武功秘籍似的,就这么一字一句的念出来似的。

冯默风依照她的指点,在房间里比划起来,偶尔招式有问题,小黄蓉还会亲自指点一番。

这丫头虽说如此岁数没多大,但是那天资悟性实在是惊为天人。

要不是她不喜欢练武功,单凭她这资质悟性,只怕她日后的武学造诣不会弱于她爹黄药师。

冯默风在小黄蓉的指点下,很快就将《分筋错骨手》等三门武功学了个七七八八,虽谈不上烂熟于心,好歹也算是驾轻就熟。

江南七怪的武功,本就是混迹江湖的杂家功夫,远不像玄门全真那般传承有序,深奥繁琐。

不过简单归简单,江南七怪的功夫易于上手,见效也快,非常适合初入江湖的新手研习。

冯默风本就有桃花岛武功的底子,如今学了这《分筋错骨手》《扁担功》《越女剑法》可谓是长短兵器,近身缠斗的技法都学全了。

日后行走江湖,好歹不是一套桃花岛入门掌法打天下。

只可惜江南七怪不擅内功心法,哪怕后来去大漠教郭靖的时候,七个老师傅愣是没有一个人想起来要先教郭靖内功,以至于这江南七怪把郭靖骂得都有点怀疑人生了。

因为没有合适的内功可练,冯默风现在也只能凑合着修炼桃花岛的入门心法,至于以后的事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几天后。

搬来黑风寨的流民,很快就安定了下来。

这些从北方逃亡而来的百姓,本就经历了一路的坎坷,遇上缺衣少食的时候,啃树皮都能坚持下来,更何况如今好歹还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住着。

冯默风自问不是什么理工科高材生,也不懂什么农业种植知识,只能简单的安排个大概的方向,让他们在山寨附近开垦荒地,分配好各家各户在山寨里的屋舍。

没想到只是这么提出个大概的方向,这些百姓竟也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生活。

该说不说,老百姓的适应能力果然还是强。

冯默风眼看着这些百姓已经安定了下来,便找来山寨的几个主要管事,做了些交代,便带着小黄蓉下山去了。

二人此番下山,和之前一穷二白闯江湖自然是大不一样。

那黑风寨中,不单有米面粮油,兵器甲胄,还有不少搜刮来的金银财宝。

先前“妙手书生”朱聪三人剿灭了山寨里的山贼,但却没有清点寨子里的金银钱财。

一方面是他们经历了和南天王的恶战,很担心其他几个结义兄弟的安危,所以急着要走。

再者可能也是看冯默风舍命出手,误以为他是奔着钱来的,这才有意留下山寨里的金银钱财作为谢礼。

冯默风一开始还没想起来这事儿,回头把赵三他们带去寨子里才反应过来那山寨里面还有不少金银珠宝。

虽然分了一些给寨子里的百姓用以日常开销,但他作为新任寨主,自然是得了大头。

如今带足了银两下山去,一路上自然是春风得意,好不潇洒。

…………

有钱人的江南和穷人的江南,完全是两个世界。

暮色如墨,缓缓在天空中晕染开来。

临河的酒楼商铺,次第点起了灯笼,暖黄的光晕在青石板路上流淌,与河面碎银般的波光连成一片。

晚风轻拂间,临河最气派的醉仙楼前。

一名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年,身着一袭黑衣劲装,腰束革带,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女童走来。

那少年面容冷峻,黑发束带,自是俊朗不凡。

那女娃娃站在那少年身边却也不遑多让。

她穿着一身鹅黄色的齐胸襦裙,外罩一件杏红绣蝶纹的半臂短衫,腰间系着条碧色丝绦,丝绦上挂着个精巧的银铃,随着她的走动发出清脆的声响。

她脚上穿着一双鹿皮小靴,靴头还缀着两颗圆润的珍珠,随着蹦跳不时闪闪发亮。

穿衣打扮精致些也就罢了,那女娃娃生得也是粉雕玉琢,圆圆的脸蛋儿白里透红,像刚剥了壳的荔枝肉般水嫩。

一双杏眼又大又亮,眼尾微微上挑,透着一股小狐狸似的机灵劲儿。

她额前留着整齐的刘海,发间别着几支小巧的银坠子,两条细细的辫子垂在耳后,发梢系着与襦裙同色的鹅黄丝带,一眼看去,实是可爱讨喜。

醉仙楼前揽客的伙计,一看这二人身着华服,形貌气度皆是不凡,赶忙迎了上去,恭维道。

“这位小爷,您里边儿请!”

“……”

冯默风幽幽的看了那伙计一眼,突然想起来,之前他和小黄蓉第一次进城的时候,沿途所见这些酒楼的伙计看他衣衫褴褛,灰头土脸,无一不是对他趾高气扬,白眼不断。

没想到这去绸缎庄里换了一身好衣裳,这些店铺的伙计对他的称呼都是称爹叫爷,极尽恭维。

果然老话说得好,先敬罗衣后敬人,人还得靠衣装。

一想到这里,冯默风不觉自嘲一笑,随手扔给那伙计一锭碎银,领着小黄蓉走进酒楼。

那伙计忙不迭的把银子收起来,高声喊道。

“贵客两位!二楼雅座招呼着!”

冯默风和小黄蓉上了楼,随便点了几个招牌菜。

不多时,跑堂伙计便托着红漆木盘来上菜了。

“爷,您请好,这是松江四鳃鲈鱼,这是蟹粉狮子头,这是我们嘉兴最出名的醉虾……”

那跑堂还没介绍完,冯默风抬手又是一锭银子丢了过去,漠然道。

“行了,下去吧。”

那跑堂的一看他出手这么阔绰,赶忙收起托盘,恨不得原地翻个跟头,口中答谢连连道。

“多谢小爷打赏!祝小爷长命百岁,万事呈祥!一会儿有什么吩咐,酒不够了,菜不热了,随时招呼小的,小的立马来伺候着!”

这番吉利话,对冯默风而言没什么所谓,倒是小黄蓉在一旁听着,忍不住咯咯直笑。

等那跑堂的伙计下楼了,她才开怀大笑道。

“哈哈哈~真有意思,你说这些人怎么这么逗呢?”

“有意思?”

冯默风随手倒了一杯茶,淡淡的说道。

“你忘了我们之前被赶到城外睡破庙,过的是什么日子了?”

小黄蓉拿着筷子挑了一点儿蟹黄,一边尝了尝,一边无所谓的说道。

“我觉得没什么啊,我觉得那破庙还挺好的。”

“……”冯默风一时无言。

他知道这丫头年纪还小,还不知道这钱的份量,所以也懒得说她。

二人在醉仙楼吃着饭,晚风幽幽,自然是悠然自得。

凭栏远眺,江南盛景便在檐下铺展成水墨长卷。

白墙黛瓦的轮廓被月光镀上银边,远处佛塔的风铃在夜风中叮当作响。

漕船在河道中缓缓穿行,船头灯笼在水面拖出长长的红痕,与岸边酒楼的倒影交织成迷离的梦境。

这要不是冯默风刚救下了几百个北方逃亡而来的流民,只怕还真以为这南宋是什么盛世王朝。

茶饭未歇,先前跑堂的伙计领了一个汉子走了进来。。

“这位爷,您在城南铁匠铺订的东西送到了。”

那汉子略一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

冯默风放下碗筷,指了指桌子。

那汉子便将一口木匣子放在了桌上,木匣一打开,里面却是一把半人来长的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