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问:数字人民币与区块链技术有什么关系?
比特币的兴衰使人们开始关注与研究区块链技术。部分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与试验中运用了区块链技术,也使人们日益关注区块链技术。很多人可能认为,数字人民币也运用了区块链。其实不然,数字人民币虽然运用了分布式账本等数字技术,却采取了开放式的技术路线,并不完全依赖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实质上是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是比特币等私人数字货币中运用的底层技术,它具有去中心化、数据难篡改等突出特点。比特币作为代表性的私人数字货币,没有类似人民银行的发行机构,交易双方按照算法规则“挖矿”,依靠区块链各节点保障系统运转。尽管比特币具有安全、及时等优势,可更好更快地转移价值,但由于区块链的扩展耗费大量电力,属于资源能耗较大的数字化活动。
尽管区块链技术已在很多行政公务中广泛应用,也在金融行业被普遍用于研发相关产品;但数字人民币虽运用了分布式账本技术、智能合约技术,与区块链技术存在一些差异。数字人民币仍沿用“人民银行—商业银行”的运营体系,是一种中心化的架构。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架构存在本质差异。数字人民币原型虽曾考虑过私有链、公有链与联盟链等不同架构,但试点中却主要是对现有支付结算系统的升级改造。
区块链技术是否会运用于各类新兴业务,既取决于该技术本身能否实现迭代,也会取决于数字人民币的定位与发展。数字人民币将来会成为主流货币,不只会替代部分M0,甚至会替代M1、M2和M3。当数字人民币替代M0时,需按中心化架构运作;倘若出现M1、M2和M3的数字化趋势,彻底的中心化运作无法满足金融创新需求,需要实现整体中心化与局部去中心化的兼容与交互操作。金融机构会开展各类数字人民币信用创造,创设各类衍生货币产品。这时需要金融机构创设各类区块链实现金融服务的迭代。因此,未来数字人民币的架构将会是总体中心化、局部去中心化的,各界需要以技术创新实现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兼容。
背景知识
所谓区块链,即一个又一个区块组成的链条。每一个区块中保存了一定的信息,按照各自产生的时间顺序连接成链条。这个链条被保存在所有的服务器中,只要整个系统中有一台服务器可以工作,整条区块链就是安全的。这些服务器在区块链系统中被称为节点,为整个区块链系统提供存储空间和算力支持。如果要修改区块链中的信息,必须征得半数以上节点的同意并修改所有节点中的信息,而这些节点通常掌握在不同的主体手中,因此篡改区块链中的信息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区块链记录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可以帮助解决人们互不信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