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刚柔之度
过刚易折,天道忌盈。上善若水,滴水穿石。舌头比牙齿的寿命长,以柔克刚之道也。
刚、柔,也是一对“对立统一”的概念。它既是“为地之道”,亦是做人之道。过刚易折,固天道忌盈,物极必反。由此可见,天之道是损用余而补不足,而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守天之道,地之道,才能懂得并奉行“平衡”的“中庸”法则,才不至于走向极端。
常见有的人富贵之后就丑态百出,刚愎自用,孤标傲视,不可一世。他们挥金如土,滥施淫威,完全忘记了自己也曾是一介布衣寒士,经过艰难困苦而获成功的经历,如成克杰、胡长青、田凤山、袁宝景、卢云鹏等权贵富翁,就是骄横忘本的典型代表……。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古人又说,骄风不可有,傲骨不可无。富贵者一旦骄傲蛮横,人们就会仇恨鄙夷,他的危险就开始潜伏了。如潘仁美之子潘豹、高衙内,以及历代那些大贪官、大恶霸,那些为富不仁者等等。
再看柔,柔之度应在于顺,而不是懦弱。换言之,是形柔质不弱。是处境贫贱而心怀大志,崇尚大德的表现。
《道德经》四十三章中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道,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其大意是,天下至柔的东西,能驾驭天下至坚的东西。道体至柔,柔之至于“无有”,但他是“以柔为强”的。物性至坚的,能坚之至于无“间”。惟“无有”能入“无间”。这是说道乃无微不入的,有则有为,无则无为。故庄子说,吾是以知先为的有益,但是“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人很少能懂得这个道理。
你若练过“太极拳”,大概就能更好地体悟这个道理。太极拳外柔内刚,可谓“绵中裹铁”。很多书法家受此感悟,也使自己的书艺大为长进。为清代刘墉的字就属于这种类型。
《道德经》第八章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谁不争,故无尤。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其意是,上善的人,就好比水一样,水是善利万物的,水是最能不争的,惟因其不争,所以才无过错。大家厌恶的寄下的地方,他反而乐意居处。这种德行,正和道体相近。
实践表明,水以天下至柔之性,却能“滴水穿石”。越王勾践就是能忍辱负重,给王夫差的印象是至柔,怯懦,无能,而最后养精蓄锐反败为胜的。
柔弱、并不等于胸无大志。山阻石栏,大江依旧东流去。说明只要坚持不懈,照样可以实现人生的伟大目标。
相反,有些人外表刚强,不能忍一时之辱。虚荣作祟,最终只能成为不肯过江东的项羽,宁可死亡,也要面子,岂不知人都没了,面子又在哪里呢?下面这个故事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是一个很好的启迪。
秦英林出生在河南省内乡县马山口镇河西村,祖辈都是农民。1985年,他考进河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南阳市一家食品公司工作。1992年秋,他辞职与妻子一起回到家乡河西村,开始了“猪倌”生涯。
周围是一片反对声。同学说,咱农村孩子闯进城里不容易,丢了“铁饭碗”你肯定要后悔;父亲说,咱农村是个人都会养猪,谁要你这个大学生来逞能!
但巨大的压力没有压垮秦英林的信念。他向家人和朋友借了3.1万元。白天黑夜他都住在用玉米秆搭起的小窝棚里,打井、架电线、建水塔,样样都干。他用营养学理论配制饲料,猪一天能长1公斤肉;给猪做肠道切除手术,他用手把猪粪掏出来;从国内到美国、法国、巴西等国的养猪场、兽医站和实验室,他四处学习……
秦英林的事业迅速壮大,创业第4年,他的资产就达到400万元。随后,他主持了国家级星火项目——瘦肉型猪的产业化开发,年创社会效益上亿元,使数千人就业。
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他经营的河南省内乡县牧原养殖有限公司,拥有上亿元资产,年产20万头猪。良好的经营业绩帮助他成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国十大杰出农民当选者。
可见以弱胜强,并不是没有气节的忍辱苟活,只是人生的一种“迂回战术”而已,也可以称为曲线救国。
形式上可柔,骨子里却刚,柔要以不失德为前提。富贵而骄横,属于失德。贫贱而不馁不移,是蓄势储德,如颜回、许由、芥子推等古代贤哲之士,就是两袖清风的儒雅代表人物。
洪应明说:“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公相;士夫徒贪权市宠,竟成有爵的乞人。其意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只要肯多积功德,广施恩惠帮助他人,就像是一位没有实际爵位的卿相受人景仰;反之一个达官贵人只是一味贪图权势,把官职权力作为一种买卖欺下瞒上,这种人的行径卑鄙得如同一个带爵禄的乞丐一样。所以,当你位尊人富时,且不可有恃无恐而忘了‘水能就低方成海,山不矜高始极天’的禅机警训。否则你的功名富贵就会‘异化’。你以为‘神圣崇高’的旗帜下可以掩盖荒唐污浊和丑恶之事,那是掩耳盗铃的自欺欺人之术,切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理。”
从另一个角度看,刚则易夭而柔则能久。人的牙齿50多岁以后就会逐渐动摇脱落,而人的舌头到临终还会完好存在,是一个深刻的寓意啊。印度作家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虽臻完善。”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以柔克刚”的道理。
《周易》之“乾”卦,第六爻为“亢龙有悔”。喻过刚则必有悔恨。过刚必然极而生变。这就是古今慧者奉行之旨,即“功成当退”之理。
往往面对强大的竞争时,不懂得暂时退避,这就犯了刚而不韧,不懂得以柔克刚,坚持正面交锋的往往失败了。某公司曾经计划派出一个女人去海外大学进修,很多人都争先恐后地去找领导表明自己应当去的理由,最后名额却给了一直没有反应的张小姐。原来她没有理直气壮地提出要求,而是流着眼泪,说明了自己没有学历的苦恼,结果领导被打动了,把这个机会给了她。这位张小姐虽然没有学历,然而她非常随和,总是面带微笑,别人需要她做什么时,如帮助别人打饭等跑腿打杂的活,她都欣然去做,公司里几次裁员,她都安然无恙。女人一定不要小看自己温柔的一面,这个锋利的武器,是只属于女人的隐蔽的强大武器。当然利用温柔这种武器时,要把握好尺度。温柔不是一味地妥协退让,而温柔可以降低人们的防御心理,同时又可以不断地积蓄力量,在适当的时刻,奋勇开拓,给人们一个强力的冲击。
某公司李经理是一个善于运用脆弱一面的女人。她虽然性格开朗,但不失温柔。她是一个谈判高手。在商业谈判中,她会巧妙地运用女性的细致和柔情。一次在与一个客户谈判中,对方态度坚决,不愿让步,她并不急着争论,在吃饭时,客户西服上的一粒纽扣掉了,她找来了针线,帮助客户把纽扣一针一针地缝好,还把其它的纽扣也都加固了。对方被感动了,谈判成功了。实践证明,真正智慧的女人在诸多方面都能以女性的柔情、耐性达到自己的目的,更能让外表强硬的男人们败下阵来。正所谓过刚者直易折,善柔者方不败。
物极必反,就是事物发展到一定极限时,必然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如中医里的“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自然界里的四季交替,即“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之规律。所以一个人要时时“居安思危”,切不可恃强凌弱,也不可处弱自卑自弃。切莫忘记“否极泰来”的卦理。
得意时,别忘了你的命运还有一半掌握在上帝手中;失意时,别忘了你的命运还有一半掌握在自己手中!世事难料,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如何能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那就要看你的悟性了。
洪应明在《菜根潭》中说:“处富贵之处,要知贫贱的痛痒;当少壮之时,须念衰老的辛酸。”切不可一旦拥有权势就放肆妄为,当思为民造福,得富贵后便忘了贫穷,那富贵大多不能长久,即使长久,也绝不会赢得好名声的。
当你身居弱势时,应当常诵《道德经》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总之,刚柔之道,贵在适中。人们常说,超过真理一步就是谬误。犹如用药,过则为灾,过“量”为毒。砒霜、附子、马前子等属大毒之品,然用之得当,反能救人于垂危之间,倘若过量,则能毙命于顷刻,一厘之差,生死立判!老子认为,人生在世,不要逞强斗胜,而应柔顺谦虚,有良好的处世修养。他的这一思想是极富辩证法智慧的,我们要每日常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