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蛛网上
刺客的尸首挂在刑房铁钩上时,我正捏着银针挑开他后颈的皮肤。腐臭味混着龙涎香在密闭空间里发酵,李承弈的咳嗽声从屏风后传来,每一声都像是要把肺叶震碎。
“创口呈Y型缝合,针距2.3毫米。“我蘸着朱砂在宣纸上记录,“用的是四十年前就淘汰的肠线手法。“解剖刀划开胃囊的瞬间,几粒未消化的芝麻糖滚落,在青砖地上弹跳着发出清脆声响。
屏风后传来茶盏轻叩的动静。玄色织金大氅拂过满地血污,李承弈苍白的手指捻起一粒糖丸:“金陵泰和斋,专供宗室。“他忽然将糖丸碾碎在指尖,殷红糖渣顺着掌纹滴落,“三日前刚进贡的。“
我盯着他腕间滑出的红绳,那上面串着枚残缺的阴阳鱼玉佩。当碎糖触及玉佩的瞬间,竟泛起诡异的蓝光。这分明是鲁米诺试剂遇到血液的反应——在这个时代根本不可能存在。
“殿下可否将此物借奴婢一观?“
玉佩入手的刹那,我颈后的汗毛突然竖起。某种类似超声波的高频震动从玉质内部传来,眼前闪过零碎的画面:穿着白大褂的身影在实验室操作光谱仪,古卷上浮现出DNA双螺旋图案,还有......我的车祸现场。
“当啷——“
玉佩坠地的声响让我惊醒。李承弈的佩刀已经架在我颈侧,刀身映出他猩红的眼尾:“说,你究竟是谁?“
“奴婢......“我望着地上开始融化的糖渣,忽然想起昨夜在御药房见到的场景。当值的刘太医将药渣倒进荷花池时,水面浮起过同样的蓝光。
“殿下可曾听说过'以糖饲蛊'?“我抓起尸体的右手按在糖渣上,原本苍白的指尖突然爬满蛛网状血丝,“南诏秘术,用特制糖丸喂养蛊虫,待宿主死亡时蛊虫会吞噬罪证。“
刀锋又逼近半寸,血珠顺着锁骨滑进衣领。我强迫自己注视他的眼睛:“下毒者要的根本不是殿下的命,而是您毒发时咬破舌尖的那口血。“
这句话终于让他的瞳孔微微收缩。我趁机指向尸体耳后的疤痕:“这种环切术是岭南巫医的手法,但缝合方式......“指尖抚过整齐的针脚,“是西洋传教士才会用的梅氏缝合法。“
刑房外的梆子声恰在此时响起,李承弈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暗红色血沫溅在玉佩上,那些蓝光竟聚成箭头形状,直指东北方的宫墙。
“玄七。“他拭去唇边血迹,刀尖却依然纹丝不动,“半刻钟前,凤仪宫的掌事姑姑是不是往太医院送了血燕?“
阴影中闪出一名戴青铜面具的侍卫:“回禀督主,贵妃娘娘说秋燥伤身,特意赐了雪山血燕给各位太医润肺。“
我终于明白那声“督主“的含义。史书记载永庆三年设立的玄鹰卫,首任指挥使竟是本该在夺嫡中败落的九皇子。这个发现让我浑身发冷——眼前人根本不是史料中那个病弱早夭的皇子,而是执掌着王朝最恐怖监察机构的暗夜帝王。
“备轿。“李承弈突然收刀入鞘,染血的玉佩抛到我怀中,“你既认得西洋技法,便该知道怎么取蛊。“
玄鹰卫的青铜马车穿过宫巷时,我透过纱帘看见满天星斗竟排列成DNA链的形状。怀中的玉佩突然发烫,车辕上的铜铃无风自动,奏出《欢乐颂》的旋律。
这绝不是巧合。
当马车停在太医院西侧门时,玉佩表面的阴阳鱼开始逆向旋转。我跟着李承弈踏进药香弥漫的院落,看见二十三个陶制药炉正熬着相同的汤剂——正是我穿越那日见过的古籍中记载的“逆命汤“。
“林姑娘似乎对岐黄之术颇有心得?“李承弈的声音轻得像飘落的银杏叶,指尖却按在腰间软剑的机括上。
我望着廊下晾晒的曼陀罗花,突然意识到这些药材配伍根本不是治病,而是在炼制某种神经毒素。现代法医的知识与古籍记载在脑中碰撞,迸出令人战栗的结论。
“他们在制造群体性癔症。“我抓起药碾中的褐紫色粉末,“曼陀罗致幻,乌头碱引发心悸,再加上雷公藤......“话音戛然而止,因为碾槽底部赫然出现钢印的“2023“字样。
这是现代制药厂才有的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