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瓷骨
“夜来风雨葬西施,釉色空濛烟雨时。“
——清·朱琰《陶说》
沈青瓷第一次杀人,用的是半块碎瓷。
瓷片边缘还沾着松柴窑的釉灰,锯齿状的裂口像道未愈合的月牙疤。她将它藏在袖中三个月了——自从那个日本技师把烧坏的越窑青瓷砸在她脚边,用生硬的中国话说“支那的瓷器,和支那人一样劣等“开始。
此刻瓷片正卡在对方的喉结与领章之间。穿土黄色军装的男人瞪大眼睛,似乎想不通这个瘦弱的学徒工为何突然暴起。温热的血顺着青瓷的虎口流进袖管,在肘关节凝成黏稠的琥珀。她想起昨日开窑时,那些因冷却太快而炸裂的瓷胎,也是这样在窑砖上绽开猩红的冰裂纹。
尸体倒进釉料桶的瞬间,青瓷听见身后传来金属滑动的轻响。
“别回头。“有人用手术刀抵住她的后颈,“现在慢慢把左手举起来——对,让我看看你掌心的老茧。“
刀锋游走过她指间的茧子,那是拉坯时被辘轳车磨出的勋章。青瓷突然被扳过肩膀,撞进一双映着窑火的眼里。穿白西装的年轻男人捏住她腕骨,沾血的手指在她掌心画了道弧线:“沈家的'观音捻'手法,二十年没见过了。“
远处传来日语呼喝声,男人突然扯开衬衫领口。青瓷看见他锁骨下方有道陈年烫伤,形状竟与她怀中那枚祖传瓷佩分毫不差。
“程墨白。“他抓把窑灰抹在她脸上,“接下来你要当个哑巴。“
---
###**二**
日本宪兵的皮靴声逼近时,青瓷被他推进装满瓷泥的木桶。黑暗中有冰凉的东西贴上嘴唇——是柄手术刀,刀背朝外。
“咬住。“他的呼吸扫过她睫毛,“除非你想让苏州河底的淤泥里,多件人形瓷器。“
青瓷在缝隙中看见程墨白迎向刺刀,白西装后摆露出半截褐色文件。当宪兵用枪托砸向他太阳穴时,文件袋里突然飘出张泛黄的照片,恰落在她眼前的釉浆里——那是1932年的景德镇窑厂,穿学生装的少女站在窑口微笑,身后“釉色革新“的横幅正被浓烟吞没。
照片里少女的蓝布衫上,别着和她一模一样的青瓷胸针。
---
###**三**
“这是你姐姐。“
深夜的诊所阁楼里,程墨白用酒精灯烤着照片背面。青瓷看着显影出的德文字母在火苗中扭曲,像窑变时失控的铜红釉。
“不可能。“她捏碎茶杯,“1932年4月7日,我明明......“
“在发高烧?“程墨白突然掀开她后颈碎发,指腹按在处蝶形胎记上,“知道为什么日本人对沈家秘方志在必得吗?“
他打开留声机,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旋律里混进奇怪的电流声。当唱针滑到某个特定凹槽时,胎记突然针扎般刺痛——青瓷在镜中看见自己的虹膜泛起诡异的青蓝色,就像父亲烧坏的曜变天目盏。
“氧化钴的放射性同位素。“程墨白将手术刀插进唱片,“你父亲把它掺进了最后一窑的釉水里。“
---
###**四**
拂晓时分,青瓷在诊所地下室发现个上锁的窑炉模型。透过观察孔,她看见微型窑膛里摆着七只瓷俑——最中间那个梳着她惯用的双螺髻,心口位置嵌着半枚带血的柳叶刀。
“这是记忆固化实验。“程墨白的声音突然在背后响起,“1932年那天,走进窑炉的其实......“
教堂钟声打断了他的话。青瓷转身时,晨光正透过彩窗照在他手中的怀表上——表盘没有数字,只有个不断旋转的窑温曲线图,而指针永远停在3点28分。
“现在你该明白了。“程墨白将怀表按进她掌心,“为什么你总在雨天听见瓷片碰撞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