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序二 觉醒时刻:风控不是临场救火,是未雨绸缪
扑克财经、零炬大宗创始人 林辉
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之后,企业的发展是由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制度的相互结合共同推动的,相比于欧美社会数百年的工商业发展和迭代,中国现代企业建立现代管理制度的时间要短得多。在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企业的发展更可谓乘势而起、突飞猛进,中国工业化浪潮让中国成为全球生产基地,造就和壮大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宗商品企业,这里面有中央企业、有地方国企,更多的是虽无资源优势却更加灵活的民营企业。中国大宗商品企业当下面临的很多难题都可以从本书中找到答案。
这本书的书名是《企业风险管理:大宗商品价格、汇率、利率风险管理实务》,是一本企业套期保值的实务书籍和指南。书中既有对市场风险管理体系的系统梳理,也有大量作者亲身经历的案例。我一直认为,套期保值绝对不是一个部门的事,绝对不是一门技术,也不仅仅是一项业务,更不是市场行情判断和交易水平。套期保值是“一把手”工程,套期保值的理念应该要提升到企业文化的高度,它是企业的管理学命题。我们都知道世界五百强企业中进行套期保值的比例高达94%,而相对能代表中国优质公司的上市公司里,截至2022年数据显示参与套期保值的比例仅为22.89%。这还是在近几年包括交易所在内的社会各界广泛推广套保理念之后的结果,并且这些参与套保的企业仅仅是发布了公告,参与套保的质量和程度还有待验证。这个结果是中国企业和欧美企业在管理文化以及对套期保值认识上的差异导致的,我们需要给中国企业一些时间去拉平这种管理学上的认知差,在这个时间里,我们需要大力沉淀、梳理、传播正确且专业的企业市场风险管理理念和实践。工业革命期间发展形成的企业管理成果我们还未来得及吸收和消化,新的挑战却已来到门口。百年变局、前所未有,站在变局的关口,中国大宗商品企业在管理上面临的挑战非常紧迫,我们还有时间去做这件事,但留给我们的时间确实不太多了。
我和本书的两位作者均结缘于2016年左右,彼时我刚创立扑克财经不久,传播正确且专业的大宗商品企业风险管理理念是公司的使命和愿景。石建华总裁跟我说,他想做出中国最好的市场风险管理系统,当天谈话的很多内容都已模糊,但是这句话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中,如今他所创办的企业已持续服务众多的大宗商品龙头企业。汪滔教授从摩根士丹利、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离职后加入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担任金融衍生品教授。我们在他的办公室见面,我还没落座,他就拿出一本沉甸甸的《套期保值实务》给我,直言希望我能协助他把书出版了。现如今,这本起源自《套期保值实务》又超越《套期保值实务》的新书即将面市,我激动的心情绝不亚于这两位作者!
十年来,我在研究和学习大宗产业、企业变迁、品种基本面、市场周期、风险管理的无数个日日夜夜中,见到太多的巧妙设计、超高杠杆,以及由此带来的财富涌动、巧取豪夺、悲欢离合。有的企业对自身判断趋势的能力过于自信,认为自己搞现货搞了几十年,对市场判断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准的;有的企业以为风险管理只要交给专业人才或系统搞定就行,甚至认为找到一位知名的操盘手就行;有的企业视金融衍生品为洪水猛兽,是下九流;有的企业觉得金融衍生品虽然好,但自己不会用、没有人才、没有团队,只能望洋兴叹,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企业不满足于严格套保后失去的“利润”,想追求更高的回报率,很难抵挡诱惑……一个行业,为何如此“冰火两重天”?究其原因,与风险控制的水平息息相关。这个市场一直在谈风险管理,往往侧重在技术和实施层面,如果没有把风险管理放到企业文化和管理的高度,微观层面搞得再好效果也会打折扣。我们都听过太多别人家的公司和别人的故事,而对于我们自己,却连如何避免失败都不知从何说起。认为我们各自所面临的风险都是个体事件,这就是我们认知层面的风险点。
令人欣喜的是,随着中国企业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为了在业务和管理上提升水平,为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灵活应变,为了在大宗商品这个历久弥新的行业中屹立不倒,越来越多的企业由粗放快速的扩张向精耕细作的管理转变,其中企业风险管理,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稳定经营、不断做强的重要法宝。
然而风控知易行难,一套完整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论和体系,贯穿于企业的各个部门和流程,如新业务的扩张,业务谈判,执行层面的期现匹配、交易执行;再到物流、仓储、单证流和资金流的匹配和控制,价格风险控制等,每个版块和环节无不体现了成功企业的管理智慧和严谨治理体系。
近年来,得益于政府部门和交易所等行业管理者的大力引导和帮助,市场风险管理的培训和学习正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如火如荼地展开!交易和风险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风控不是临场救火,而是未雨绸缪。我希望这本《企业风险管理:大宗商品价格、汇率、利率风险管理实务》的出版,也能够给大宗商品这个有趣、专业、坚实厚重的行业,给这个行业孜孜不倦投身其中的同仁们带来启发和帮助,为推动中国大宗商品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带来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