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千古一帝?我选武道长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问罪新郑

闻言,赵傒倒是也明了嬴政的想法。

他想以成蟜之事,威逼韩国献上十万强弓劲弩,以此增强自己的威望,借着这一股大势,完成亲政之举。

与此同时,还能将成蟜之死的暗流平息,算是一箭双雕。

不过,赵傒还是给他浇一盆冷水,说道:

“王上有把握韩国能够交出十万强攻劲弩?”

“要知道‘天下之强弓劲弩皆出于韩’,这可是韩国最大的营生之一,一下子拿出十万强弓劲弩可不容易。”

嬴政自信地说道:

“韩国孱弱,几年前覆灭百越之地,也让他们对韩国的国力有了些误判,这一年来,他们往各国售卖的强弓劲弩的数量可是不少。”

“只要他们不想和我大秦开战,他们会答应的。”

“据我所知,百越之人一直在谋求复国,韩国国内也因此有些动荡。

若是他们不答应,我希望叔父拉拢一番百越遗民,让韩国乱起,我不相信在内乱的外战的威胁下,韩国还不愿交出十万强弓劲弩。”

听到这话,赵傒也点点头。

看来已经事先调查过,做好充分的准备。

赵傒有理由怀疑嬴政甚至说服了王翦,毕竟十万强弓劲弩,受益的也是大秦军方。

“可以,此事吾答应了。”

既然嬴政已经做好功课,他也没必要阻止,毕竟以韩国的实力,压一压他们也没有什么。

…………

章台宫内烛影摇曳,赵傒凝视着案几上的舆图沉吟片刻,指尖划过羊皮卷上蜿蜒的墨迹,最终停驻在韩国疆域。

“此行尚需王上赐予亲笔信函,黑冰台玄鸟九号蛰伏南阳十载春秋,将郡防整治得密不透风,纵是韩国张氏亦难以渗透分毫。若不给予明旨安抚,给他一份爵位,难免心中有怨。”

赵傒所说的玄鸟九号,正是如今韩国的南阳郡守王腾,也正是后世史册所载的传奇人物——内史腾。

其真实身份乃是秦人,还是秦国黑冰台精心培植的暗棋,经十载苦心经营,借伪造的韩人身份步步攀援,终执掌韩国咽喉要地。

南阳郡与都城新郑仅隔百里沃野,实为兵家必争之境。

王腾驻守此地犹如在韩王枕畔悬刃,堪称大秦安插于三晋之地最关键的暗棋。

赵傒要一份手书,一份爵位,也是为了安抚其心。

“昔年王齕将军奇袭野王城,打通河内走廊;今若得南阳为跳板......”

赵傒轻叩舆图上新郑方位,青铜灯将他的身影投在殿上。

“待他日铁骑东出,自南阳挥师不过三日便可叩击新郑城门,届时韩室宗庙存亡,皆在大秦一念之间。“

语毕,赵傒抬首望向端坐龙纹玉阶的嬴政,殿中铜漏滴答声清晰可闻。

秦国的大方略一直都是吞并三晋之地的韩国,若不是现在时机不适合,秦国早就吞并韩国了。

也不知道此次出访韩国,能不能顺势把南阳拿下。

闻言,嬴政执起朱砂御笔,帛绢上墨迹如龙蛇游走,道:

“此等要务自当允准,爵位之事易尔!”

这位年轻的秦王将玺印重重落下,玄鸟纹在烛火下泛着幽光。

经过约莫半个时辰的深入探讨,当青铜漏壶滴下最后一串水珠时,赵傒忽然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指尖轻轻叩了叩案几上的竹简,道:

“此番吾离开咸阳,朝中少了掣肘吕相之人,王上当真不曾忧虑?“

闻言,嬴政将手中朱笔搁在错金银螭纹笔架上,玄色十二章纹的衣袖在烛火下泛着暗金流光。

他抬眸望向赵傒,唇角扬起少年君王特有的锐气,道:

“王叔多虑了,吕氏门庭虽盛,却有冯去疾统御九卿调度赋税,蒙氏父子执掌禁军戍卫宫禁,甘氏分管郡县监察吏治,王老将军镇压中枢,各司其职。”

“更遑论国尉缭坐镇,即便吕相真存异心,在这般层层制约之下,纵使妄图搅动风云亦不足为患。“

赵傒闻言微微颔首,不再多说。

暮色中,章台宫九重飞檐渐次亮起宫灯,宛如星河垂落人间。

两人又就使韩细节推敲半个时辰,直至戌时三刻,赵傒方携着加盖玄鸟火漆的密匣踏出宫门。

咸阳城阙上,守夜士卒的梆子声穿透沉沉夜色,王城大街上马蹄声渐行渐远。

…………

暮色浓郁时分,渭阳君府邸。

天边最后一抹晚霞被夜幕悄然吞噬,天空中弥漫着一种清凉的气息。

府邸内,铜鹤宫灯次第亮起,柔和的光芒透过雕花窗棂,将那些精美的花纹映得影影绰绰,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

微风拂过,宫灯的光芒微微摇曳,带来一丝丝凉意,也增添了几分静谧的氛围。

此时,赵傒负手立于书案前,他的身影在灯光下拉出一道修长的剪影。

案上,墨迹未干的竹简尚透着松烟香,那淡淡的香气在室内弥漫开来,让人不禁心生宁静。

赵傒的目光微微低垂,落在那些竹简上,思绪却早已飘远。

自三日前定下出使韩国的章程,他便着手安排咸阳诸般事务,事无巨细,皆需一一考量。

此刻,他正待召见幕僚心腹,心中不禁微微有些期待。

正思量间,屋外廊下传来规律的脚步声。

那声音不紧不慢,带着一种沉稳的节奏,好似每一步都踏在同一个时间节点上。

赵傒微微抬眸,目光投向门口的方向。

只见侍者引着一位身着玄色深衣的年轻人跨过门槛。

那年轻人眉目疏朗,面容清俊,眼神中透着一股沉稳与睿智。

他步履从容,举手投足间自有一派法度,每一步相似都经过精心的考量,却又显得自然流畅。

赵傒的目光在年轻人身上停留片刻,微微颔首。

到底是师从荀卿的入室弟子,李斯这两年将黑冰台谍报网打理得条理分明,确不负荀卿盛名。

随即,李斯走到书案前,微微躬身行礼,声音清朗而恭敬,道:

“君上召见,不知有何吩咐?”

赵傒并未立刻回答,而是缓缓踱步至窗前,目光穿过宫灯的光芒,落在那渐次昏暗的庭院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