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章 她来了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小礼堂里,老式空调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却驱散不了初夏的闷热。
陈伟站在讲台边缘,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演讲稿的边角,目光扫过台下密密麻麻的陌生面孔。
陈伟没想到自己会被邀请来做这个讲座。一个大二学生给表演系的同学讲“电影创作与表演艺术“,怎么想都有些荒谬。
“下面有请导演系大二学,《健听女孩》的导演陈伟同学为,我们分享创作经验!”
表演系主任王劲松教授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整个礼堂,随之而来的是热烈的掌声。
陈伟深吸一口气,走上讲台,眯了眯眼睛才适应。台下坐满了表演系的学生,有陈伟同年级的,也有不少高年级学长学姐。
“谢谢王教授的邀请。”
陈伟的声音比想象中平稳,毕竟是第一当着这么多人开讲。
“说实话,接到这个邀请时我很意外。毕竟我只是个大二学生,而《健听女孩》只是我的第一部长片...”
陈伟的视线不经意间扫过第三排靠走道的位置,突然像被钉住一般僵住了。
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正低头记笔记,侧脸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清晰。即使只看了一眼,陈伟的心脏也猛地收缩了一下,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
这个陈伟重生后一直刻意回避的名字,此刻就这样毫无预兆地闯入陈伟的视线。
比记忆中年轻太多,前世的刘艺菲总是化着淡淡的妆容,举手投足间带着优雅、富贵的气质。而眼前这个女孩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蓝色的牛仔裤,脸上还有些婴儿肥,正皱着眉头认真听着陈伟说的话。
陈伟的喉咙突然发紧,演讲稿上的字迹开始模糊。陈伟不得不停下来喝了口水,强迫自己移开视线。这不是陈伟计划中的重逢。
重生两年来,陈伟小心翼翼地避开所有可能遇见刘艺菲的场合,甚至刻意选择,以为自己能一直这样躲下去,直到...
“小陈同学?”
王劲松教授关切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抱歉。”
陈伟清了清嗓子,努力集中精神继续讲座。
“我想说的是,在《健听女孩》的拍摄程中,最让我感触的是演员与导演之间的信任关系...”
接下来的四十分钟像一场模糊的梦境。陈伟机械地讲完了准备好的内容,播放了电影幕后片段,回答了提问。
整个过程,陈伟的余光始终无法控制地瞟向后排那个身影。刘艺菲似乎对陈伟的作品很感兴趣,几次举手提问,陈伟却视而不见。
“最后一个问题。”主持人宣布。
刘艺菲又举起了手。陈伟感到一阵眩晕,但还是点头示意她提问。
“陈伟导演。”刘艺菲站起来,眼睛亮晶晶的,“《健听女孩》中那个长镜头里,女主角在雨中回头的表情特别真实,你是怎么指导演员达到这种状态的?”
“我...我告诉她不要求'演'悲伤,”
陈伟听见自己的声音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而是去回忆自己真正伤心时的感觉。不是表演情绪,而是成为那个人。”
刘艺菲的眼睛瞪大了,脸上浮现出一种奇特的共鸣表情,仿佛陈伟说出了刘艺菲内心深处的想法。刘艺菲张嘴想说什么,却被主持人打断了。
“时间关系,今天的讲座到此结束。再次感谢陈伟同学的精彩分享!”
掌声响起,学生们开始陆续离场。陈伟匆忙收拾讲台上的资料,只想赶快离开。
陈伟不确定自己是否准备好面对刘艺菲。前世那个与他相识二十多年,却始终停留在朋友关系的女孩。
重生给了陈伟重新来过的机会,但也带来了无法言说的恐惧:如果重来一次,结局依然相同呢?
“陈伟导演!”
一个清脆的声音在身后响起。陈伟闭了闭眼,慢慢转身。刘艺菲站在离陈伟两步远的地方,手里拿着笔记本,脸上带着羞涩的笑容。
这么近的距离,陈伟能闻到刘艺菲身上淡淡的橘子香水味,能看到刘艺菲睫毛在阳光下投下的小片阴影,以及那小小的酒窝。
“叫我陈伟就好。”陈伟勉强挤出一个微笑,“我只是个学生,不是什么导演。”
“但你拍的电影获奖了,媒体都说真的很棒。”刘艺菲的眼睛亮得惊人。“特别是你说不要求'演'悲伤那段,我完全同意。”
陈伟的心跳加速了。前世他们的第一次长谈也是从表演理念开始的。那时的刘艺菲已经是红透半边天的演员,却依然坚持着学院派的表演方式,为此没少受批评。
“你是...体验派?”陈伟试探着问。
刘艺菲惊讶地睁大眼睛。“你怎么知道?我因为这个没少挨老师批评呢。”
她做了个夸张的苦脸,“上个月期中考核,我演《雷雨》里的四凤,真的哭到停不下来,把王老师都吓坏了。”
陈伟忍不住笑了。记忆中的刘艺菲确实以情感投入著称,这也是她后来成为顶流演员的原因。
“那才是好表演。观众会记住真实的情感,而不是完美的技巧。”
“你真的这么想?”
刘艺菲突然上前一步,距离近得让陈伟能看清她脸颊上的小酒窝。
“老师说,我该收敛一点。”
陈伟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太近了,近得能闻到她发间洗发水的香气,近得让陈伟想起前世某个醉酒后差点吻她的夜晚。那个俩人心照不宣从未再提起的夜晚。
“我...我还有事找王老师。下次再聊。”陈伟慌乱地举起手中的资料。
刘艺菲的表情黯淡了一瞬,但很快又扬起笑容。
“好啊,下次。”
刘艺菲犹豫了一下,从笔记本上撕下一张纸,快速写了什么递给陈伟。
“这是我的qq和电话,如果你需要演员,或者..可以考虑下我。”
陈伟接过纸条,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一阵微小的电流似乎从接触点蔓延开来。纸上是一串数字和一个笑脸符号,字迹工整得不像大学生。
“谢谢。我会考虑。”
陈伟小心地把纸条塞进夹进了文件里。
走出礼堂时,一路上陈伟和认识的,不认识的一一打着招呼。初夏的阳光刺得陈伟睁不开眼。
陈伟站在台阶上,深深吸了口气,试图平复胸腔里那颗狂跳的心脏。文件夹里的纸条像一块烧红的炭,即使隔着资料也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前世陈伟和刘艺菲相识于一次偶然的工作合作,之后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友谊。
陈伟看着她恋爱、分手、再恋爱、又绯闻。陈伟始终站在安全距离外,做那个可靠的“好朋友“。直到四十三岁那年,陈伟在她的绯闻实锤里喝得烂醉,才终于承认自己喜欢了她整整20年。
……
7月的BJ,空气中已经弥漫着盛夏的燥热。陈伟站在出租房的窗前,手里捏着一份刚打印出来还带着打印机余温的文件,那是文化部最新发布的《关于促进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意见》。
“终于等到了。”
陈伟喃喃自语,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窗台。陈伟这个个人工作室已经2年,和宁浩一起拍了无数广告和一部短片,但始终感觉被束缚在某个无形的框架里。
书桌上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打断了陈伟的思绪。是林强,陈伟在圈内认识的中介人。
“陈导,您上次要求找的人,我这边联系到了。”
林强的声音透过电话传来,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这一单提成不少,由不得不开心。
陈伟把文件放在桌上,用肩膀夹着电话,一边整理桌上散乱的分镜脚本。
“是吗,这么快?”
“钟丽芳,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毕业。今年刚刚回国,英国伦敦大学金融学硕士进修回来。现在有几家公司排队等着请她,但她挑客户。“
陈伟的手指停顿了一下,陈伟曾在一次行业酒会上远远见过钟丽芳一面,一个穿着深蓝色套装的女人,站在角落里安静地观察全场,像一只等待时机的猎豹。
“她愿意接我们这种小工作室?”陈伟忍不住问。
“本来是不接的,但我把你的几个作品给她说了,她好像挺感兴趣。”林强顿了顿,“不过陈导,我得提前说,钟丽芳价格不低,而且说话很直接...”
“约她。”陈伟打断道,“越快越好。”
挂断电话,陈伟环顾自己这个不足九十平米的房子,墙上的白板写满了近期项目的进度。现在,政策放开的东风已经吹来,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三天后,北京王府井附近的一家咖啡馆。陈伟比约定时间提前了二十分钟到达,选了个靠窗的安静位置。
桌上放着陈伟精心准备的商业计划书和工作室近2年的财务简报,虽然那报表陈伟自己看了都膨胀。
咖啡馆的门被推开,一个穿着米色亚麻西装的女人走了进来。看着约莫三十岁左右,齐肩的黑发别在耳后,露出轮廓分明的脸庞。
“陈导?”钟丽芳走到桌前,声音低沉而清晰。
陈伟连忙起身,“钟小姐?请坐。“
钟丽芳坐下时扫了一眼桌上的文件,嘴角微微上扬。
“看来陈导是有备而来。”
钟丽芳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黑色笔记本和一支钢笔,动作利落得像是在进行某种仪式。
服务员送来钟丽芳点的黑咖啡,不加糖不加奶。她抿了一口,然后直视陈伟。
“林强说你想把工作室升级为公司?为什么是现在?”
陈伟没想到开场就这么直接,他轻咳一声。
“政策放开了,这是个机会。我们工作室现在就是一个空壳,财务都是挂靠。我本人在电影领域积累了不少经验和人脉,现在正是向影视制作转型的好时机。”
“转型需要资金、团队和清晰的商业定位。”钟丽芳翻开陈伟的财务报表,眼睛快速扫过那些数字。
“四百七十二万三千。”钟丽芳准确地指出一个数字。
“而且其中四百七十万来自陈导你上部短片交易版权,二万三千是BJ那家房地产公司尾款。”
钟丽芳抬起头,“单一客户依赖,现金流不稳定,没有长期合约保障。这些问题不解决,注册公司只是换个名字而已。”
陈伟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咖啡杯。他本以为会先聊愿景和规划,没想到钟丽芳一上来就直击痛点。这种毫不客气的专业态度既让他尴尬,又莫名感到安心。
“所以我才需要专业管理人员。”陈伟坦然承认,“我擅长创作和制作,但对娱乐圈公司运营和资本运作了解有限。而且,我私人账户有足够的资金发展公司,我在好莱坞的电影票房,想必钟小姐也清楚。”
钟丽芳的表情松动了一些,她放下报表。
“请陈导说说你的具体想法。”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陈伟详细阐述了对公司的规划——从工作室制作扩展到影视上下游,培养自己的制作的团队,甚至未来培养新导演和影视剧投资。陈伟说得有些激动,手指在空中划出想象的蓝图。
钟丽芳全程很少打断,只是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几个关键词。等陈伟说完,合上笔记本。
“你有热情,也有一定的行业资源,但缺乏系统性思考和风险控制意识。”
钟丽芳从包里拿出几份文件推给陈伟。拿起那些文件快速浏览,里面是密密麻麻的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比陈伟想象的还要专业。
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照在钟丽芳的侧脸上,勾勒出钟丽芳坚毅的轮廓。陈伟突然意识到,面前这个女人是在用最直接的方式帮告诉陈伟自己有能胜任这份工作。
“那你的建议是?”陈伟看完后问道。
钟丽芳从文件堆里抽出一张纸,上面是一个简洁的框架图。
“分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保持现有业务稳定;第二阶段,联合其他公司资源整合,分摊风险;第三阶段,选择建立品牌效应,比如电视剧或导演扶持计划。”
指着图表上的各个节点详细解释,声音平稳而有力。陈伟渐渐被钟丽芳的思路吸引,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被分解成可执行的一个个步骤。
……
“我能问个私人问题吗?”在钟丽芳收拾文件时,陈伟突然问道,“为什么愿意来我这样的小工作室?以你的能力,应该有很多大公司排队等着。”
钟丽芳的动作顿了一下,她抬起头,目光柔和。
“两个原因。第一,我看过你第一部短片,镜头语言很有力量;第二,我看到了陈导在好莱坞的成功。在这个圈子里,这比经验更难得。并且陈导也不是小导演,好莱坞都能玩转……”
钟丽芳起身告辞,临走前留下一句话。“希望三天内陈导能让给我答复,陈导建议你重新换个发型,哈哈哈。”
看着钟丽芳离去的背影,陈伟长舒一口气。翻开钟丽芳留下的行业分析报告,每一页都写满了批注和建议。
陈伟知道,遇到了对的人。拿出手机,拨通了林强的电话。
“告诉钟丽芳,我接受了她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