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仁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的重点难点

研究的重点包括如何构建儒家仁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逻辑体系和理论框架,通过儒家仁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相通相合研究,深挖二者的内在关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融入其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的大脉络,实现对坚持和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的整体性认识和启发。研究的难点包括研究涉及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等学科的交叉交融,以及如何从哲学认识论的高度,有效结合各学科的相关理论、方法,拓展跨学科研究视野。儒家仁学思想的历史演进、理论研究的时间跨度长,史料繁杂且存在区域差异,因此,搜集整理基础上的甄别工作很重要。

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阐释儒家仁学思想,探讨儒家仁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相通相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石,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本书共八章,主要分三个部分展开阐述。

第一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儒家仁学思想的现代阐释研究。立足现代探讨儒家仁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和历史文脉的延续和发展,需要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一是儒家仁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的历史逻辑。二者既有历史碰撞又有当代对话,儒家仁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是动态而非静止的。

二是儒家仁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的内在本质。儒家仁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既包含科学性基础又存在价值性源泉,符合当代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般发展规律。

三是儒家仁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的基本特点。既有民族性与世界性、先进性与大众性、现实性与超越性的体现,又体现着理论与实践、传承与创新的统一。

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儒家仁学思想的现代转化。通过挖掘、梳理和萃取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精华,探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儒家仁学在传统与现代变迁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再运用。

第二部分为儒家仁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相通相合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需要儒家仁学思想的丰富滋养;儒家仁学思想的现代传承与创新发展,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二者的相通相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文化支撑和价值导向。

一是儒家仁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相通相合的内在关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关联的多种可能、多维必然、多重意义深入研究,讨论儒家仁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现实需求、民本本质与发展形式的相通相合。

二是儒家仁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相通相合的价值基础。在儒家仁学的规范借鉴之中,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知、价值情感、价值评价及价值认同。

三是儒家仁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相通相合的内涵导向。在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从立国、处世、为人三个层面探寻儒家仁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相通相合的内涵。

四是儒家仁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相通相合的论域范畴。儒家仁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实现相通相合的“关系总和”,实践过程中主体、载体、环境、价值目标各要素达到“客观状态”的优化。

第三部分为儒家仁学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创新发展中的应用研究。当代中国语境下民族复兴有中华传统文化释放能量、发挥作用的客观要求与现实需要。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既要合乎民众需求,又要达到古为今用。

一是儒家仁学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创新发展中的现实启示。儒家仁学思想有价值层面主导论、目的论、结构论和方法论的理论启示,现实层面主体论、载体论、环境论和管理论的实践启示。

二是儒家仁学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创新发展中的应用原则。儒家仁学思想根植于特殊历史与社会条件,落后保守性与超时代性共存,具体性与抽象性兼有,要坚持批判继承与创新统一。

三是儒家仁学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创新发展中的应用要素。包含内化语境、内化评价、内化方法与内化策略的创新与发展。

四是儒家仁学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创新发展中的应用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需要理性认知作为前提条件,价值认同是关键因素,价值践行是外在显性。

五是儒家仁学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创新发展中的应用路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发展中,借鉴儒家仁学思想的德育方法,为其应用路径探索需落实到日常生活细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人心。

二 研究的创新之处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争取在三方面有所创新。一是学术思想的特色与创新。儒家仁学思想现代化转化的实践探索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结合,合理构建儒家仁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研究的逻辑体系和理论框架。二是学术观点的特色与创新。从哲学认识论解读儒家仁学思想的传承发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满足当代中国民族复兴对中华传统文化发挥作用的客观要求与现实需要,体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大众始终坚守的主体使命和责任担当。三是研究方法的特色与创新。将研究领域延伸到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等学科,把整个研究放置于社会大语境中,融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大脉络,提高研究成果的真实性、科学性和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