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砚十三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归期雪

江南的小寒总带着湿冷的诗意,沈砚冰坐在“雪砚春”茶馆的竹椅上,看檐角冰棱在晨光中滴下细水,恰好落在门楣那方“昭明”木牌上。十年光阴在木牌上刻下岁月的包浆,却让当年歪扭的刻痕愈发清晰,像极了穆昭明十六岁时在寒江阁窗棂上偷偷留下的印记。

“师父,波斯火王的孙女来信了!”阿彻的徒弟小霜推门进来,鬓角别着支微型赤鳞鞭,正是苏挽月送的成年礼,“她说圣山的双生焰祭典上,有人用‘雪砚式’融了万年玄冰,露出底下刻着的中原‘昭’字。”

沈砚冰接过羊皮信笺,火晶纹在信纸上流转,映得袖口的冰裂纹刺青泛着微光。信末画着个扎银铃的波斯少女,正将桃花簪插入冰火交织的图腾——那是苏挽月当年赠给火王女儿的簪子,如今已成为波斯冰火两族的圣物。

“阿霜,把地窖里的冰焰酥分给波斯商队。”沈砚冰望向柜台后正在调配新药茶的林灼华,她腰间的冰棱丝绦已换成三色火晶链,“告诉他们,今年的火焙茶添了波斯火绒花,喝时配着冰露,方知‘寒极生暖’的妙处。”

院子里,穆昭明正指导几个江湖后辈练习“融金式”。红绸刀扫过石桌,刀风卷着桌上的积雪,却在触及少年们掌心的寒雾时,凝出朵朵赤焰状的冰花。“当年我和砚冰在冰湖烤鱼,总嫌火太旺、冰太寒,”他忽然收刀,指尖划过石桌上的冰火图腾,“后来才懂,好的火候要留三分冰意,好的寒冰要藏两分火劲。”

苏挽月坐在廊下,给波斯王子的孙子系银铃穗子。少年眉心的赤焰纹与阿彻当年的冰梅刺青相映成趣,腕间戴着沈砚冰亲手刻的冰火镯:“小皇子可知,你祖父当年在圣山刻的‘昭’字,如今已长成了漫山的共生梅?”她鬓边的桃花簪虽已褪色,却依然别得端正,簪尾的赤焰金托在冬阳下泛着温润的光。

“师姑,中原的雪为何比波斯的暖?”少年摸着袖口的冰火纹,眼中映着院中未谢的共生梅。

苏挽月忽然轻笑,银铃与波斯火晶相撞:“因为这里的雪,早被两个傻瓜用十年光阴焐热了。”她望向正在擦拭《共生录》的沈砚冰,想起十年前小酒馆的檐角雨,想起冰库中哥哥临终前的笑,忽然觉得,所有的风雪,最终都成了心头的暖。

酉时三刻,茶馆迎来了位意想不到的客人——当年的纯色盟盟主,如今的“共生道”首座江彻。他眉心的冰梅刺青已与赤焰纹浑然一体,身后跟着的弟子们,衣摆皆绣着半冰半火的蝶纹。

“沈先生,西域传来消息,”江彻奉上卷羊皮地图,边缘用火漆印着波斯文的“昭明”,“焚心教与玄冰堡在丝绸之路上共建了‘双生驿站’,用冰火双劲融化戈壁的千年坚冰。”他指着地图上的标记,那里画着中原的冰梅与西域的火蝶,在沙丘上交织成“昭”字。

沈砚冰抚过地图,忽然发现某处绿洲的标记旁,用小楷写着:“砚雪兄,当年你说‘昭明’是冰火同辉,如今西域的沙海,终于有了中原的月光。”那是穆天烈的字迹,藏在地图角落,像极了十年前冰库中哥哥留下的秘典批注。

暮色中,林灼华端来新制的“双生茶”。茶汤在冰纹盏中分为两层,上层冰露清冽,下层火茶醇厚,却在盏心处融成温润的琥珀色。波斯小皇子忽然举起盏:“就像沈先生与穆先生的掌纹,冰与火早已不分彼此。”

子时初雪,沈砚冰独自登上茶馆屋顶。漫天飞雪中,檐角的冰棱灯次第亮起,红绸与青布在风雪中轻摆,映得整个院子如同落在人间的虹。他摸出哥哥的“砚雪佩”,玉佩内侧的小字在雪光中清晰可见:“昭明若成烈阳教主,砚冰便做寒江阁主,冰火双生,共护江湖。”

“在想砚雪哥?”穆昭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红绸刀穗上凝着细雪,“徐长老临终前说,寒江阁的冰棱剑,如今都刻上了赤焰纹的剑鞘。原来当年的灭门火,早就在我们心里,烧成了共生的印记。”

沈砚冰转头,看见苏挽月正带着弟子们在雪地里摆灯阵。冰棱灯组成的“昭”字在风雪中明明灭灭,恰似十年前地火洞中的虹光。波斯小皇子与寒江遗孤们追逐着雪地里的火蝶,银铃与刀穗的响声混着茶香,飘向远处的青山。

雪愈下愈大,却不再寒冷。沈砚冰望着檐角悬挂的琉璃灯,忽然觉得,这十年江湖路,他们早已把“昭明”刻进了每个雪夜、每盏灯影、每个愿意驻足倾听的人心里。那些曾以为被风雪掩埋的美好,原来一直都在,在时光的褶皱里,在共生梅的花蕊中,在冰火交织的掌纹间,永不褪色。

“砚冰哥哥,喝茶啦!”苏挽月的呼唤穿透雪幕,冰纹茶壶在炭炉上“噼啪”作响,茶香混着梅花的清冽,漫过整个江南。沈砚冰转身时,看见穆昭明正用红绸刀在雪地上刻字,第一个笔画落下,便是他们三人初遇时的“昭”字——日旁藏火,月旁隐冰,合起来,便是江湖最暖的光。

有人说,在“雪砚春”茶馆的后园,每片共生梅的花瓣上,都能看见三个身影:一个刻字的少年,一个追着桃花簪的姑娘,还有一个在檐角听雨的背影。而所有的故事,最终都化作杯中的茶、掌心的暖,以及每次回头时,看见的、被时光酿成的美好。

(第十二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