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节 俄藏敦煌遗书与文物
一 来源与数量
俄藏敦煌遗书与文物是指奥登堡(S.F.Oldenburg,一译“鄂登堡”)于1914—1915年带领第二次中亚考察队在敦煌搜集的写本文献和艺术品。敦煌写本文献现藏于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东方文献研究所,该所也是世界上敦煌文献的四大收藏机构之一。敦煌艺术品则入藏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即冬宫博物馆。由于种种原因,奥登堡考察队所获敦煌收集品在最初数十年中一直处于“秘藏”状态,直至1960年召开莫斯科国际东方学家大会期间才正式公之于世。郑振铎是中国第一位查阅俄藏敦煌文献的学者,他于东欧访问和讲学期间,曾在列宁格勒东方学研究所查阅和抄录了数百件敦煌文献,并通过日记及书信的形式记录了相关情况,是中国人有关俄藏敦煌文献的最早记述。[114]其后,不断有学者赴圣彼得堡对俄藏敦煌遗书进行考察[115],他们发表的成果使俄藏敦煌遗书的具体情况渐趋明朗。
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研究员H.E.斯卡奇科夫(H.E.Skachkov)所撰《1914—1915年俄国西域(新疆)考察团记》[116]和孟列夫(L.N.Men' sikov)《1914—1915年俄国西域(新疆)考察团资料研究》[117]都对奥登堡考察队的历史有详细的记录。依据这些记录,奥登堡考察队主要在敦煌发掘了藏经洞和其他一些洞窟中的堆积物,由此获得一万余件文献资料和许多脱落的壁画,又从当地居民手中收集了大约200件较为完整的写卷。而据《俄藏敦煌文献》统计,俄藏敦煌汉文文献的总数,弗鲁格(K.K.Flug)编号共有368号,Дх.编号共有19092号。Дх.编号中包括420件吐鲁番文献,1246件于阗文献,此外还有很多缺号。除去吐鲁番于阗文献,弗鲁格编号和Дх编号俄藏敦煌汉文文献合计约17700件。[118]沙武田《俄藏敦煌艺术品与莫高窟北区洞窟关系蠡测》[119]通过对俄藏敦煌艺术品的收集过程与特征分析,结合莫高窟洞窟出土的同类文物的比较研究,指出俄藏敦煌艺术品的主要来源是奥登堡考察队在莫高窟北区石窟的挖掘所得。
孟列夫、鲁多娃(M.L.Rudova)对俄藏敦煌艺术品的数量和内容均作过相关统计和介绍。[120]张惠明对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所藏佛教艺术收藏品进行详细调查,统计该馆所藏敦煌艺术品共计350件,其中比较完整的壁画残片16件、很不完整的61件,绢本画50件,麻布画69件,纸本画39件,雕塑品34件,丝织工艺品50件。[121]其后,王克孝进而考察了部分雕塑、壁画的原属洞窟,并详细汇总了363个编号敦煌艺术品的名称、品种、规格、时代等重要信息[122],是了解俄藏敦煌艺术品详情的重要参考资料。20世纪90年代初期,上海古籍出版社与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合作,全面刊布了俄藏敦煌艺术品。府宪展在“序言”中介绍了“俄藏敦煌艺术品”的来源、数量、时代、特点和价值,他指出这批艺术品包括雕塑(含附件)43号,壁画16号,绢画59号,麻布画、幡画78号,工艺品36号,纸画24号,残片49号。因为缀合,或者总号下包括多个残片,总数只能估计为大约300件。这批艺术品的时代大约在北魏到南宋之间,以佛教题材的作品为主。[123]上述文章存在的统计数字差异,是因为这批藏品在保存修复过程中不断有剥离和缀合所致。
二 编目与图版、释文的刊布
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弗鲁格就开始对敦煌文献进行简要的整理和编目,成果即《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藏汉文写本非佛教部分概况》[124]和《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藏古代汉文佛经古写本简目》[125],但是由于“二战”的爆发及弗鲁格的早逝,这一工作被迫中断。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相关整理工作才又重新开始,并逐渐步入正轨。以孟列夫为首的研究小组整理的敦煌文献目录,即《苏联科学院亚洲民族研究所藏敦煌汉文写本注记目录》[126]两册,共著录敦煌汉文写本2954号。该目为分类编排,首先是佛教经典,其次为儒道文献、地志、史志、文学、字书等,最后为非汉文文献,为学界了解俄藏敦煌遗书的内容提供了便利。此外,丘古耶夫斯基(L.I.Cuguevskii)所著《敦煌汉文文书》[127]系对俄藏敦煌社会经济类文书的整理研究成果,共收录87号文书,拼缀为73件,略分户口和田籍文书21件、纳税和租佃文书15件、寺院文书18件、借贷文书19件,共四大门类,每件文书均有汉字录文和俄文译注,并附有图版,所收文书大部分系首次全文公布。邰惠丽主编的《俄藏敦煌文献叙录》[128],依据《俄藏敦煌文献》图版对全部俄藏敦煌文献做了新的著录。著录内容包括编号、名称、现状、题记,本文所存行数及每行字数、起讫,如是佛经则标明所存经文在《大正藏》中的位置等。很多原来《俄藏敦煌文献》图集未能确定名称或定名不准的残片都比对出了准确的名称。
在《俄藏敦煌文献》全面刊布之前,收录相关图版较为集中的为《敦煌宝藏》[129],其中收录24号37种文献。除此之外,唐耕耦、陆宏基编著的《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130]共收录86号俄藏敦煌经济文书。自20世纪90年代初,在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积极推动下[131],《俄藏敦煌文献》[132]大型图录终于得以出版。这套图录共计17册,刊布了全部Ф编号的和Дх.编号的汉文文献[133],是俄藏敦煌文献的首次全面公开。但这批图录也收录了一些非敦煌出土的中国西北其他古代遗址发现的文献资料。经过学界的共同努力,现已在俄藏非敦煌文献的甄别和研究方面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成果。[134]
与此同时,上海古籍出版社与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合作编辑的《俄藏敦煌艺术品》[135],全面刊布了俄藏敦煌艺术品。赵丰《敦煌丝绸艺术全集:俄藏卷》[136],则以高清彩色图版的形式刊布了俄国收藏的幡、帙、巾、织物、缬、绘刺绣等敦煌丝绸的图版。
三 保存
有关俄藏敦煌文献的保存情况,方广锠曾做过介绍:“我所考察过的俄藏敦煌遗书大多也有特制的纸筒,遗书一一存放在这些纸筒中。虽然没有机会参观俄国的书库,但看到过照片。照片上书库中排放着一排排书柜,纸筒罗列在书柜中。”[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