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丰年文集·卷八:莫扎特家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6.用“复调思维”谱曲

寄上一篇《前奏曲与三声部赋格》。

对你的来信未能即复是因为写这些小小的音符太累人了,害得我不能把乐曲快一点完成。

写得那么费劲,结果还是弄得不成样子。本该前奏曲先作,赋格后作,可是我先把赋格作了出来,然后一边写到谱纸上一边把前奏曲想出来。

——1782年4月20日自维也纳寄姊

译读者言:不能不令人拍案称奇的又一例!这其实是一种复调式的思维与动作,也就是心与手的“二重奏”!

从音乐的角度来想,这却又是并非不能做到的,所以,不能以“自神其说”视之。然而又只有像莫扎特这样有超人不止一等的禀赋的人,才能那样举重若轻地干出来吧。

人们有机会听赏这首《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曲》(K.394)的时候,切莫忘了它是在怎样的一种奇异的精神活动状态中被创造出来的。

还可作为补充与印证的是他夫人的回忆:

“如果一篇作品已经在心里头安排妥当了,那么他并不需要到钢琴上去加工,摊开谱纸便写起来。在写的中间他会说:‘亲爱的妻,麻烦你重说一遍刚才说了些什么。’我的话并不会打断他手里的工作。他写得那么快,赛过我写一封平常的书信。

莫扎特有本事在各种各样情况下谱曲,是有文献可征的。有一组为两件木管乐器作的十二首二重奏(K.487),那手稿上分明地自注着: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维也纳,1786年7月27日作于玩滚木球之戏时。

有一幅版画,画的是台球桌旁的莫扎特。侧身倚桌,若有所思。画家想捕捉的正是他在作弹子戏中灵感忽来、神思飞越的情景。但如果读画者不了解莫扎特作曲的特点,也就不知作画者构思之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