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朱元璋的夸赞
“臣等拜见陛下!”
“拜见太子殿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卿平身!”
“谢陛下!”
回到班列,蓝玉悄悄的瞟了一眼端坐在龙椅上朱元璋。
只是两年未见,朱元璋似乎已苍老了许多。
他的头发已然花白,脸上的褶皱也比两年前增添了不少。
可他的眼神依然如鹰隼般锐利,好似世间的一切在他的目光扫视之下都无所遁形。
“真他妈的奇了怪了?”
蓝玉暗自嘀咕,“世间的老人一出现老态,眼神就变得浑浊不堪。”
“他都已经六十岁了,脸上的褶皱与头发已显示他已是老人了,可眼神却他妈的跟年轻人一般无二,这还真他妈的邪性!”
倏的,蓝玉发现朱元璋的眼睛正朝着他所处的武将班列扫视。
他立马站直了身子,摆出一副傲视群臣之态。
朱元璋的目光落在他身上,见他神情倨傲,不禁皱了皱眉。
群臣全都低眉顺眼,没有留意到朱元璋脸上的细微变化。
只有朱标站在朱元璋身侧,见父皇的目光在扫视武将们的班列,便不由自主的观察起父皇脸上的变化来。
虽父皇只是轻微的皱了皱眉,但这细微的表情变化还是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立马随着父皇的目光看去,见父皇的目光落在蓝玉的身上。
只见蓝玉的腰板挺得笔直,双目直视前方,一副目空一切之态。
反观其余的文武百官都是微微躬着身子,眼眸低垂。
“蓝将军呐蓝将军。”
朱标暗自叹息,“你叫孤说你什么好呢?”
“孤昨日和你说的话你都忘了吗?”
“你还谨记?你还洗耳恭听?”
“看来呀,你根本没将孤的话放在心上?”
在朱标暗自叹息的同时,朱元璋也扫视了群臣一周。
他缓缓的从龙椅上站起来,背着双手慢慢的踱到御阶前。
停下脚步,朱元璋目光深邃的看着群臣,缓缓开口。
“众爱卿,咱今日先不讨论各部尚书递上来的奏折,而是要先表彰那些凯旋而归的将士们。”
文臣们齐齐点头称是,武将们则是一脸激动之色。
他们的目光全都聚在蓝玉身上,目光中有艳羡、敬佩,中间还夹杂着妒忌。
蓝玉好似没看见他们投射过来的目光一样,仍目视前方。
“在这两年中,他们风餐露宿、与敌鏖战,其中的艰辛与艰苦,想必大家也知晓,咱就不说了。”
朱元璋的话在奉天殿内继续回荡,“就说捕鱼儿海一战中,他们冒着大草原的蚊虫叮咬,冒着沙漠中肆意狂舞的风沙!”
“以北元那个什么鸟皇帝为首的蒙元鞑靼们以为自己已脱离了困境,在恣意狂欢后准备离开捕鱼儿海时,蓝小二率着咱大明的铁血男儿,穿过重重艰难险阻,忽然出现在他们面前!”
“呵呵!”
他忽然冷笑两声,“他们以为自己等人已脱离了咱大明将士的追杀,哪料咱大明的将士如天兵天将一般杀到了他们面前!”
”他们顿时惊慌失措,如无头的苍蝇,慌忙四处逃窜!”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目光环视了一眼群臣,特别在蓝玉身上多停留了一会。
蓝玉眼角的余光注意到这个细节,不禁腰板挺得更直,眼神中更是充满了骄傲之色。
正在他得意之时,哪知朱元璋话锋一转,“只是可惜了喽,让北元那个鸟皇帝与他的那个鸟太子给跑了。”
“跑就跑了呗。”
一听此话,蓝玉心底不禁一沉,“你老朱这是几个意思啊?”
“你不说是表彰咱们这些凯旋而归的将士们吗?”
“你倒是表彰啊,何必说这些让咱耿耿于怀的事情呢?”
“再说了,就凭跑掉的那几个漏网之鱼,又能掀起什么风浪来?!”
“真就算他们掀起再大的风浪,不还有咱蓝玉在吗?”
“还有,你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提起此事,那不就是当众在扇咱的耳光一样吗?”
想到这儿,他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朱元璋好似看穿了他的心思一般,接着又是话锋一转。
“他们跑了就算了,想必他们也吓破了胆,正惶惶不可终日的躲在哪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呢?”
群臣闻言,皆笑了起来。
不过文臣们皆掩嘴轻笑,武将们可管不了这么多,皆裂开嘴大笑。
只有蓝玉没有笑,他明白这是老朱的一贯伎俩。
如胡惟庸案,他不就是先将胡惟庸捧得高高的?
然后在胡惟庸得意忘形,将谁都不放在眼里之际,狠狠地将胡惟庸摔进十八层地狱,让胡惟庸永世不得超生。
可悲的是胡惟庸贵为右丞相,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哪能想到自己竟落得过如此下场。
而遭胡惟庸案之牵连者更是多达几万人。
其中该死者有之,但无辜之人更甚。
由此可以看出老朱为了皇权,为了大明江山能延绵千秋万代,手段之残忍,心胸之狠毒。
想到这点,蓝玉的身子不禁微微垮了下来。
可一想到自己是太子殿下的嫡系,还是他的舅舅,而大明的江山迟早要交到他的手中。
如此一想,蓝玉不自觉的将腰背又挺得笔直。
“瑕不掩瑜。”
朱元璋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那个北元鸟皇帝和太子虽然跑了。”
“但在以蓝小二为首的大明将士戮力鏖战下,俘获北元嫔妃、公主不下百人,主要官员三千有余,缴获的俘虏跟其家眷也不下七万七千于众,宝玺、符敕、以及金银印章更是不计其数!”
说着,他看向了蓝玉,赞赏有加的道;“捕鱼儿海这一仗,将北元朝廷算是彻底消灭,也使得蒙元鞑靼大伤元气,更是让蒙元鞑靼数十年不敢再侵犯咱大明边塞!”
“这一仗,蓝小二可谓居功至伟,将士们也功不可没!”
听朱元璋这样夸赞蓝玉,众臣皆看着他,满脸都是不可置信之色。
从大明开国以来,不管是随朱元璋起义抗元的老臣、亦或是新近步入朝堂的新人,都没有听朱元璋如此夸赞一个人,而且还是一名武将。
“永昌候这一仗真是打出了咱们大明铁血男儿的英雄气概!”
武将们在心底纷纷叫好,“扬了咱们大明国威不说,也彻底浇灭了蒙元鞑靼复国的梦想!”
“得陛下如此夸奖,永昌候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