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古村秘事
明朝末年,世道纷乱,民生多艰。在江南的一处偏僻之地,有个名叫清平村的小村落,四周环山,仅有一条蜿蜒小径与外界相通。村子里的房屋错落有致,皆是青砖黑瓦,村头有棵古老的槐树,枝叶繁茂,相传已有数百年历史,见证着村子的兴衰变迁。村里有个年轻后生叫阿福,父母早亡,独自一人靠着几亩薄田勉强维持生计。阿福为人憨厚老实,平日里少言寡语,却有一颗善良的心,时常帮衬邻里。
这年深秋,寒意渐浓,阿福如往常一样去田里劳作。忙完农活,天色已晚,月光如水,洒在乡间小道上。阿福扛着锄头往家走,途经村外一片荒废的老宅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女子的哭泣声。
“谁在那儿?”阿福停下脚步,大声问道。他心中虽有些害怕,但又担心是有人遇到难处,便壮着胆子走近老宅。
那老宅院墙坍塌,杂草丛生,月光下,只见一个身着白色衣衫的女子正坐在残垣断壁旁哭泣。女子面容姣好,只是脸色苍白如纸,眼神中透着无尽的哀伤。“姑娘,你为何在此哭泣?可是遇到什么难处了?”阿福轻声问道。
女子抬起头,看着阿福,抽泣着说:“我叫小翠,本是这村里之人,父母双亡后,被族人赶了出来,无处可去,便在此借住。今日想起往事,心中难过,忍不住落泪,惊扰公子了。”
阿福心生怜悯,说道:“姑娘莫哭,这老宅破旧不堪,又荒废许久,怎能住人?若姑娘不嫌弃,可先到我家中暂住。”
小翠犹豫了一下,点头道:“多谢公子好意,如此便叨扰了。”阿福带着小翠回到家中,为她准备了些粗茶淡饭。小翠狼吞虎咽地吃着,阿福在一旁看着,心中不禁有些疑惑,这女子虽看起来柔弱,但吃饭的样子却像是饿了许久。“姑娘,你且安心住下,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阿福说道。
“多谢公子,小翠日后定当报答。”小翠感激地说道。
从那以后,小翠便在阿福家中住了下来。她勤快能干,每日帮阿福洗衣做饭,收拾屋子,阿福的生活也因此多了几分温馨。阿福和小翠相处久了,心中渐渐对她生出一丝情愫,只是他生性腼腆,一直未曾表露。村里的其他人见阿福带了个女子回家,议论纷纷。“阿福这孩子,怎么带了个来历不明的女子回家,莫不是被狐仙迷了心智?”村口的张大婶说道。
“就是说啊,那女子看着就透着一股子邪气,阿福可得小心点。”李大爷也附和道。阿福听到这些议论,心中有些不悦,但他相信小翠是个善良的女子,并未在意。
一日,阿福去镇上卖粮,回来时天色已晚,还喝了些酒,脚步有些踉跄。刚走到家门口,便听到屋里传来小翠的说话声。
“哼,那傻子还真以为我是个可怜女子,等我吸干他的阳气,就能恢复法力了。”
阿福心中一惊,酒也醒了大半,他悄悄靠近窗户,透过缝隙往里看去,只见小翠正对着镜子,脸上露出狰狞的笑容,哪还有平日里的温柔模样。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阿福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疑惑。
这时,小翠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突然转头看向窗户,阿福吓得连忙躲到一旁。
谁在那儿?”小翠大声问道,随后便朝着门口走来。
阿福转身想跑,却发现双腿发软,根本迈不开步子。小翠打开门,看到阿福,脸色瞬间变得冰冷。
“你都听到了?”小翠冷冷地说。
阿福颤抖着说:“小翠,你……你到底是什么人?为何要骗我?”
小翠冷笑一声:“实话告诉你,我本是这老宅中的冤魂,因生前被人迫害致死,怨念太深,无法投胎。只有吸食足够的阳气,才能恢复法力,找那些仇人报仇。”
阿福惊恐地看着小翠:“你……你为何要害我?我从未害过你。”
小翠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但很快又变得坚定:“不怪你,要怪就怪你太善良,容易轻信他人。”
说罢,小翠伸出双手,指甲瞬间变长,朝着阿福扑了过去。阿福拼命挣扎,但根本不是小翠的对手,他只觉一股寒气扑面而来,身体越来越虚弱。
就在阿福快要失去意识时,突然听到一阵钟声传来。钟声悠扬,透着一股神圣的气息,小翠听到钟声,脸色大变,连忙松开阿福,躲到一旁。只见一位身着道袍的老者缓缓走来,老者白发苍苍,眼神却炯炯有神,手中拿着一把拂尘。
“大胆冤魂,竟敢在此害人!”老者怒声喝道。小翠颤抖着说:“你……你是什么人?为何要多管闲事?”
老者说道:“我乃清风观道士玄清,路过此地,察觉到此处有冤魂作祟,特来降妖除魔。”
说罢,玄清道士口中念念有词,手中拂尘一挥,一道金光朝着小翠射去。小翠发出一声惨叫,身体渐渐变得透明。
“不……我不甘心……”小翠绝望地喊道。
“你生前虽有冤屈,但死后不应为祸人间,还是安心去投胎吧。”玄清道士说道。
小翠的身影渐渐消失,玄清道士这才走到阿福身边,将他扶起。
“年轻人,你没事吧?”玄清道士问道。
阿福虚弱地说:“多谢道长救命之恩,我……我险些丢了性命。”
玄清道士叹了口气:“这女子生前确实可怜,但死后执念太深,走上了邪路。你以后可要多加小心,莫要轻信陌生人。”
阿福点了点头:“我记住了,多谢道长教诲。”
玄清道士离开后,阿福回到家中,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他想起与小翠相处的点点滴滴,心中既有愤怒,又有一丝怜悯。
经过此事,阿福大病了一场,身体愈发虚弱。村里的人得知此事后,纷纷前来探望。
“阿福,你可算醒了,以后可别再犯傻了。”张大婶关切地说。
“是啊,阿福,这世道乱,人心也复杂,你一个人要好好照顾自己。”李大爷也说道。阿福感激地看着大家:“多谢各位乡亲关心,我以后会注意的。”
然而,阿福的身体却每况愈下,他常常在梦中看到小翠的身影,她的面容时而狰狞,时而哀怨。阿福的精神也开始恍惚,无法正常劳作。
“阿福,你这是怎么了?可别吓婶子。”张大婶看着阿福日渐消瘦的模样,心疼地说。
“我……我也不知道,总是梦到她,一闭眼,她就出现在我眼前。”阿福痛苦地说。
村里的郎中来看过,却也束手无策,只说是被邪祟缠身,药石无灵。阿福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
“我这一辈子,本本分分,从未做过坏事,为何落得如此下场?”阿福躺在病床上,喃喃自语。
终于,在一个寒冷的冬夜,阿福闭上了双眼,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离去,让村里的人都感到十分惋惜。
“这孩子,太可怜了,年纪轻轻就走了。”张大婶抹着眼泪说。
“唉,都是那邪祟害的,希望阿福到了那边能安息。”李大爷叹了口气。
阿福死后,村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是那座荒废的老宅,依旧静静地立在村外,仿佛在诉说着那段不为人知的故事。而阿福的遭遇,也成了村里人口口相传的警示,告诫着后人,人心难测,世间的善恶往往只在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