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天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9章 第三学期:新的起点与挑战

当第三学期的钟声敲响,军校的校园被秋日暖阳温柔包裹,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蓬勃朝气。雷文轩和雷浩轩刚从实战演习的硝烟中凯旋,他们矫健的身姿在校园里格外醒目,可两人的眼神中没有一丝因过往成绩而生的懈怠,满满的都是对新征程的期待与憧憬。

开学之初,军校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不同国家军事院校的交流生。他们肤色各异,着装不同,带来了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军事理念。学校精心筹备了一场隆重的欢迎仪式,宽阔的操场上,彩旗飘扬,军乐激昂。雷文轩和雷浩轩身着整洁的军装,身姿挺拔如松,作为优秀学员代表站在台上。雷文轩接过话筒,一口流利的英语脱口而出,字正腔圆,语调抑扬顿挫。他诚挚地欢迎各国交流生的到来,话语间满是对文化交流和军事经验分享的热切期待。台下,交流生们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掌声如潮水般涌起,这掌声不仅是对雷文轩语言能力的认可,更是对中国军校学员卓越风采的由衷赞叹。

为了让交流更加深入,学校特意安排雷文轩和雷浩轩与几位交流生结成互助小组。课余时间里,他们常常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各自国家的军事故事。来自美国的交流生杰克,身材高大,性格爽朗,他兴致勃勃地介绍美国军事训练中对实战模拟的高度重视,从逼真的模拟战场搭建,到高科技装备在训练中的广泛应用,如先进的无人机侦察技术、模拟电子对抗系统等,这些新奇的训练方式让雷文轩和雷浩轩大开眼界。俄罗斯交流生伊万,有着典型的东欧人特征,眼神深邃而坚毅,他讲述在严寒条件下的作战经历,从极寒环境中的物资保障,到独特的雪地作战战术,像利用雪橇进行快速机动、在冰天雪地中构筑隐蔽防线等,让两人深刻感受到不同作战环境对军事行动的巨大影响。通过这些交流,雷文轩和雷浩轩清楚认识到,要在未来军事领域攀登高峰,必须不断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拓宽自己的军事视野。

在一次交流讨论中,来自英国的交流生艾米丽对中国军事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她好奇地询问雷文轩和雷浩轩关于中国古代兵法的应用。雷文轩和雷浩轩一听,顿时来了兴致,他们详细地介绍《孙子兵法》《六韬》等经典著作中的战略思想。雷文轩拿起一支笔,在纸上简单画出作战示意图,讲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他结合之前实战演习中对敌方火力部署、兵力配置的侦察分析,阐述如何通过了解对手制定有效的作战计划。雷浩轩则补充道,“避实击虚”在现代战争中的运用,比如在城市作战中避开敌人重兵防守的正面区域,选择从侧翼或后方薄弱处突破。交流生们围坐一圈,听得全神贯注,不时提出问题,对中国军事文化的博大精深赞叹连连。这次交流,不仅让国外交流生对中国军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雷文轩和雷浩轩对本国军事文化有了更深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除了文化交流,军校的训练强度在第三学期显著提升。学校斥巨资引入全新的模拟实战系统,该系统融合了先进的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能模拟出极为逼真的战场环境和复杂作战情况。走进模拟训练室,仿佛置身真实战场,枪炮声、爆炸声震耳欲聋,烟雾弥漫,光影交错。雷文轩和雷浩轩每天都会花大量时间在这里,与战友们组成战斗小组,在虚拟战场上进行各种战术演练。

在一次模拟城市巷战训练中,他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敌人”凭借城市错综复杂的地形和建筑物负隅顽抗,还配备了先进的电子干扰设备,使得他们的通讯和定位系统频繁失灵。雷文轩迅速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回想着实战演习中的经验和之前学习的城市巷战战术。他果断下令,带领战友们分成多个小队,采用迂回包抄、交替掩护的战术。雷文轩一边通过手势和简单的呼喊指挥小队行动,一边密切观察“敌人”动向。雷浩轩端着模拟枪械,眼神专注而坚定,凭借出色的射击技能,精准打击“敌人”火力点。他时而卧倒射击,时而利用墙角掩护转移位置,为队友推进创造有利条件。激烈的“战斗”持续了数小时,他们的衣服被汗水湿透,脸上满是专注与坚毅。最终,他们成功完成任务,在模拟系统中取得优异成绩。

然而,模拟训练并非一帆风顺。随着训练难度增加,技术难题接踵而至。模拟系统的虚拟现实设备时常出现画面延迟和不稳定情况,严重影响训练效果。有一次,雷文轩在执行任务时,因画面突然卡顿,导致判断失误,险些“陷入绝境”。为解决这些问题,雷文轩主动找到学校技术部门。他详细描述训练中遇到的各种状况,从画面延迟的时间节点,到设备运行时的异常声响,还提出优化设备散热、升级数据传输线路等改进建议。技术人员对他的建议高度重视,经过数周反复调试和升级,更换高性能显卡、优化软件算法,最终解决了虚拟现实设备的技术问题,为学员们提供了更加稳定和逼真的训练环境。

在学术研究方面,雷文轩和雷浩轩同样积极投入。他们选择“现代战争中多兵种协同作战的优化策略”作为研究课题,深入剖析在实战演习和模拟训练中多兵种协同作战存在的问题。为收集数据,他们跑遍学校图书馆,查阅大量军事文献资料,从国内外经典战例,到最新军事学术期刊。还向部队申请,获取实战演习的详细数据报告。研究过程中,数据收集困难重重,部分资料涉及机密难以获取,理论分析也复杂棘手,不同兵种作战特点和协同关系千头万绪。但两人相互鼓励,遇到问题一起探讨,多次邀请学校教授和部队专家进行指导。经过数月努力,他们提出一系列针对性解决方案,如建立多兵种信息共享平台、优化协同作战指挥流程等。最终,他们的研究成果得到学校和部队高度认可,部分建议被应用到实际训练中,为提升部队战斗力贡献了自己的智慧。

第三学期的军校生活,挑战与机遇并存。雷文轩和雷浩轩在与国外交流生的交流中拓宽了视野,在高强度训练中提升了能力,在学术研究中深化了对军事理论的理解。他们深知,自己离成为优秀军事人才还有漫长道路要走,但他们毫无惧色,始终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行。在逐梦强军的道路上,他们的步伐愈发坚定,他们的故事也将激励着更多军校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军梦而不懈奋斗,在新时代强军征程中留下属于他们的深刻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