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小娇娘,糙汉宠妻如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7章 南瓜饼

大伯娘走后,杨衣便起身活动活动,去将剩下的南瓜处理处理。

又去寻了上次做栗子糕没用完的糯米粉、和白糖、大豆油,想着家里的人爱吃甜的,又准备豆沙馅、芝麻等馅料或配料。

把剩下的南瓜洗净去皮去籽,切成薄片,放入蒸锅中蒸熟,一般蒸15 - 20分钟左右,等着时间差不多了,杨衣用筷子去试,已经能被轻松插入。

接着便将蒸熟的南瓜取出,用勺子压成泥状,加入适量白糖,搅拌均匀,放凉备用。

把糯米粉倒入南瓜泥中,边倒边搅拌,揉成面团。如果面团太干可适量加些水,太湿则加些糯米粉,以面团不粘手为宜。

又像做栗子糕一样,将揉好的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把小剂子搓圆后用手按压成饼状。把准备好的馅料,直接在按压成饼状的面皮中间放入适量豆沙馅,然后包起来再按压成饼。

霍欢也睡醒了,这孩子看着杨衣做南瓜饼,便也好奇地来看。

杨衣似乎察觉到背后有一道视线,一直盯着自己。快速转过头去看,果然抓住了没来得及躲藏的一个小脑袋。

杨衣猜想应该是霍欢这孩子,便招呼道:“欢欢,进来。”

杨衣一说话,那孩子便扭扭捏捏的我进来。

杨衣想了一下,应该是这孩子比较感兴趣对做糕点饼子。

这南瓜饼大家都会做没有什么藏技的必要。

“要不要试着做?这很简单。”杨衣鼓励着霍欢跟着自己做。

霍欢点点头,也不走,盯着杨衣的动作开始学。霍欢手也巧,看了杨衣做了几个,也学着做了起来。

两人配合着,不多时,便做了30多个南瓜饼。

等饼子包好,霍欢也没走,帮着杨衣烧起灶来。在锅中倒入少许大豆油,油热后放入南瓜饼,小火慢煎。

煎至一面金黄后翻面,继续煎至另一面也金黄,期间可适当翻动一个一个的南瓜饼,避免连在一起,也可以使南瓜饼受热均匀,确保煎熟煎透。

将煎好的南瓜饼捞出,放在垫了干净纱布的筲箕里,待稍微冷却后即可享用。

饼子做好,杨衣便抬着筲箕出去,放在堂屋里,招呼大家拿来吃。

现在已经渐渐转入冬季了,小河村地理位置优越,北面有高山阻挡冷空气南下。这里暂时还没有开始下雪,只有远处的山上有着雪。

太阳出来时,黄色的光亮照在雪白的山顶,也是一种美丽的景色。

大家吃着饼子,因南瓜饼油,与自家酿的甜米酒相配最是应景。

杨衣特意煮了一锅,将揭开陶瓮木盖,酒香混着糯米的清甜扑面而来。

杨母是酿米酒的好手,用酒曲子一发酵,这米酒十分的香甜,半点酸味、酒味、怪味都没有。

舀一勺琥珀色的米酒,浮着几颗圆润酒米,入口绵密醇厚。

杨母端着粗陶碗递给刚从灶间出来的杨衣,笑着说:“慢点喝,南瓜饼配米酒,管保你吃了还想!”

杨衣笑着点点头,喝了一口。金黄的南瓜饼咬一口酥脆香甜,米酒的微醺甘冽在舌尖晕开,驱散了油炸的热气,只留满心暖意。

见大人们喝着眼馋,杨小丰也闹着要。“娘,小丰也要喝那甜甜的米酒。”

小孩子缠得紧,也不得不给他。怕小丰喝醋,杨衣只给舀了半碗,又冲了一些水进去。

偷偷喝一口,只有一点儿酒味和甜味。

杨衣便将这碗端给了杨小丰,这孩子见大人手里的东西自己有了。

也不再吵闹,乖乖坐在小板凳上去吃。

吃着糕点,配着香甜的米酒,大家又聊起来了家常理短。

耍了一个钟头,霍成坚持要回家去了。

“叨扰许久,我今天先回家去了,下次再来。”

与杨家人告别后,领着喝得有些晕头转向的霍欢往山上走去。

见霍欢走了,没人陪自己玩,杨小丰便闹着自己要出门。

杨衣问了一嘴,他响亮地回答道:“我去找大宝玩,我这次不会玩泥了。”

杨衣一听,也不再管他。让他带块饼子去给刘大宝,杨小丰点点头,一溜烟就跑不见了。

杨衣好笑的摇摇头,收拾着原先用过的碗筷,往灶房那里走去。

洗过碗,没事儿干,天还亮着,杨衣便开始给杨小丰做起鞋来。

“娘,可还有小丰做鞋的底子?”

杨衣先去找了杨母,杨母递给她一个鞋底子。“前几天比着小丰的脚才画的板子捡的。说给他做双新鞋都没来的及,你拿去给他做。”

杨衣拿过来,便坐在院坝里做鞋。

原身是个做鞋、绣花的好手,独那衣服不会做。

一来费力耗时,她根本坐不住。再则则是家里面前几年日子贫,根本没有布料给她练习。

每一块布都有着它的用处,或是鞋面,或是褂子,或是坎肩。

杨衣想着应该有人这几天送葛根来,便一边做鞋,一边听着声响。

大嫂张秀兰有孕了不能久坐,杨母领着她出去逛门子耍了。

杨石两兄弟则是又上山砍柴去了。冬天冷,这山路也不好走多砍些柴备着也是好的。

再多用不上,还能担到集上卖个几文,这天气越冷,越往冬天去,这柴价格越高。

坐了好久,杨衣脖子都有些酸痛,起身活动身子,果然瞧见了有人背着大背篓,朝这边走来。

杨父去瞧了一圈田,看看冬小麦的生长状况,也往家里回来。

那背大背篓的走近一看,还是熟人。

“李月,这是你挖的葛根?”杨衣惊奇的问道。

见对方点点头,只道他寡言,也不再多说。

回到家里拿了秤来称,又单独称了背篓,一减以后都有着80斤。

又检查了葛根有没有特别干、发霉发烂,见这些都没有,也就都收了。

因着一文五斤,杨衣数了16个铜板给她。

这汉子马上露出了开心的笑,杨衣不再与他多说,两人客气地道了别。

一看李月这个样子,绝对有事。杨衣也不好追问,待人走后又接着做起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