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二
帅军于2012年秋季成为我的博士研究生,开始了我们之间的师生缘分。在跟随我读博期间,他主动制定自己的学术研究计划,有步骤地完成预定目标,总能呈现阶段性学术成果。这十年来,他虽然早已通过两年半的时间完成博士生学业并参加了工作,却一直和我保持密切的学术交流和交往。我也一直关注着他的学术成长,对他又能公开出版自己的学术专著由衷地感到高兴。
我长期从事认识论、价值论、评价论、批判论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我在2010年的一篇学术论文《论人生价值》中提出:“人的价值与人生价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的价值是指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人能够创造价值,因而具有最高价值。价值的一般规定尽管不适用于规定人本身的价值,但适用于规定人生价值,即人生价值是指一个人的人生或人生的所作所为对于主体需要满足的现实效应。人生价值包括人生的自我价值和人生的社会价值,二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由此就使人生价值的本质在于使人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个体对自我人生价值的肯定具有必然性,然而有盲目和自觉之区分。自觉的人生价值肯定使个体能自觉地对待人生中的痛苦和逆境。人总是由自己来选择自己的行为,决定了人总处在自我塑造之中。人生自我塑造既发生于社会又影响于社会。人生的审美境界来自人生艺术化的自我塑造。”学术人生就是对自我人生的自我塑造,也是自我人生价值的展开和呈现方式。帅军就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努力按照自我人生塑造方式来规划自己的人生。他曾连续三次报考我的博士研究生,中途并没有因为落选而放弃,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执着地想要拜入我的门下。我被他的这种精神打动,就把他收入门下。他进来后,很用心,能自觉地对待攻读博士学位过程中的痛苦和逆境。他虽然在评奖评优等方面遭受过许多挫折,但能正确看待自己人生中的得与失,自觉把握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从而在学术道路上硕果累累。
其实,马克思何尝不是如此?在马克思形成和论证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全新世界观”的人生黄金时间,他在欧洲大陆上颠沛流离数十年。他对资产阶级残酷镇压和剥削无产阶级的统治的无情揭露,使得一切邪恶的反动力量驱逐他、迫害他。他不得不与家人四处转移。1845年,马克思参与编写《前进周刊》,对德国的专制主义进行尖锐批评。普鲁士政府非常不满,要求法国政府驱逐马克思。同年秋,马克思被该反动政府派流氓殴打,并驱逐出境,移居布鲁塞尔,在这里住了三年。1848年3月,他遭到比利时当局的驱逐,到达巴黎。1849年5月,他又接到普鲁士当局的驱逐令。同年9月,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前往英国伦敦。马克思的人生之路虽艰难坎坷,但他却为无产阶级的觉醒和成长矢志不渝地奋斗。马克思自己的生活虽无比艰辛,但他却心怀理想,一直为全人类能彻底实现真正的解放而不懈努力。这就是人生的自我塑造。很显然,帅军在通过《神圣家族》文本探究马克思思想历程转变的动因时,受到了革命导师的感染,因此能够不畏生活中的“风雨”,执着地一路前行。
他的这本专著《〈神圣家族〉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正聚焦了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在欧洲思想界掀起的哲学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不过是玩弄一些故作高深词句的学术团体,而对真正的社会现实和人们普遍贫困的状况一无所知。他们既通过《神圣家族》批判德国知识界的宗教主义倾向,使这些反动的资产阶级理论家大受震动;又通过《神圣家族》阐释他们全新世界观的许多重要思想。可以说,《神圣家族》作为他们首次合作并公开发行的前期思想成果,是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系统阐释之前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个步骤。这部著作的重要性,并不在于他们在批判思辨唯心主义或自我意识哲学的过程中提出了什么样的结论,而在于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各种必要的思想材料开始在此汇集、综合,日益形成与之前盛行的世界观完全不同的全新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虽然他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阐发还不太完备,却较为系统地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比如群众史观就是在《神圣家族》中被马克思、恩格斯系统阐发出来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思想。这也是《〈神圣家族〉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这本专著所要探讨的主题之一。
虽然帅军聚焦《神圣家族》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中的地位和意义,进行了非常系统的研究,在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上有不少创新之处,然而本书的研究仍需要通过掌握全新的文献资料还原《神圣家族》的写作背景,呈现《神圣家族》在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史乃至整个思想史发展中的理论地位和时代价值。例如,法国19世纪中叶著名小说家欧仁·苏的小说《巴黎的秘密》对马克思、恩格斯创作《神圣家族》的影响,等等。这正是今后对《神圣家族》展开研究还可以继续深入拓展和加强的方面。
年轻学者进行学术研究都具有阶段性,都是在某一个领域围绕某一个主题展开系统研究和理论建构,这既是一种学习的综合训练,也是一种能力的综合显示。对于做学术研究,我有一种理念,即需要有三个维度:第一,学习的专业维度,这个专业维度在我看来,应该是广义的;第二,学生的学术兴趣,这个兴趣中的重要一点就是与该学生的本、硕、博、博后等阶段的学习方向相契合;第三,学界前辈尤其是导师的研究方向,这样包括导师在内的学界前辈就可以进行有力的指导,后辈也可以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帅军的学术成长正是他所师从的各位导师研究的一种继续。得知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美好生活视角下的《神圣家族》研究”(项目结项号:2023JXZ0801)的最终理论成果,现在予以公开出版,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做学术研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自身最终会在学术研究中建立自己的意义世界。德国思想巨匠黑格尔就曾用“庙堂里的神”来表达意义的重要作用,这对于理解意义世界对实现人生价值的作用也很有启发。他说:“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哲学如同普照大地的阳光,也照亮了人类的生活世界,使得人类生活显现出意义的灵光。”任何学者都要通过学术研究成果来实现对真理意义的承诺。这对帅军而言同样如此。难能可贵的是,帅军能够坦然面对人生中的种种困难,迎难而上,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一个个课题的完成、一本本专著的面世、一代代学生的培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完成自己对意义世界的建构,可以说他已经在从审美的意境来审视自己的人生了。
值得一提的是,帅军这次又回到母校上海大学开始自己全新的人生发展历程。作为他攻读博士学位阶段的导师,我感到非常高兴,也希望他能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在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的研究上面继续有新的突破。
是为序。
陈新汉
上海大学哲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