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巡回支教的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学习科学

(一)学习科学

学习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即关于学习的跨学科的研究,包括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神经科学等,这些都在研究学习,研究工作记忆、信息的呈现和加工过程、图式和认知结构、元认知、问题解决、思维和推理、学习的迁移等,但所有研究学习科学的学者都关注人是如何更深入地获得知识的过程,并将所获得的知识应用到现实情境中。

(二)学习科学的几个基本假设

学习科学有以下五个假设。

1.专家拥有更多的、深刻的概念化的知识

在幼儿园和社区活动中心,指导儿童学习的教师、支教志愿者和儿童之家的管理人员应该掌握更多的事实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掌握事实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还不足以完成对儿童的指导,他们还要掌握如何将这些知识“付诸行动”,能够在现实情境中应用知识,发现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和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

2.学习的发生来自学习者自己

再好的教学也不能保证将教师对知识的理解转化和迁移到儿童对知识的理解上,儿童不是知识的接收者和信息的接收器,儿童是主动的知识建构者。

3.幼儿园和家庭必须营造一个有效的学习情境

有效的学习情境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形成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并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推理和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

4.先前的知识和经验是关键

儿童走入幼儿园的时候,是带着先前的知识、经验和信念来的,他们用自己的视角看生活环境和周边世界,有些知识和经验是对的,有些是部分正确的,而有些是错误的,如果幼儿园的活动和课程不是来自儿童已有知识、经验和信念,那我们就无法改变儿童的认知。

5.在行动中反思能够深化儿童对概念的理解

在幼儿园的活动和课程中,儿童通过对话、画图、游戏、报告、表演等方式,来呈现和发展他们的概念性知识,但这些活动还不足以加深儿童对概念性知识的理解,他们还需要反思和分析来深化和发展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和新知识,即我们所说的培养儿童的元认知技能。

(三)具身认知

具身认知是当代有关认知和学习科学的新理论,认为认知的发展来自儿童实时的、目标导向的身体和环境的互动。为了实现目标,儿童呈现信息和反映世界的思维方式源于儿童实时的和现实世界的互动,包括身体的活动方式、身体的感觉、运动的体验、身体和环境的互动方式,这些因素决定了儿童怎样认识和看待世界。具身认知同传统的认知观点不同,传统的认知观点认为,身体仅仅是对外界刺激的感受器和行为反应的效应器;具身认知认为,我们的认知是被身体与环境的活动方式塑造出来的,即身体在塑造认知和思维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和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解释相似,感知运动在儿童的认知和思维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即思维的早期出现,来自婴幼儿对世界的感知和运动,来自外部的声音、图像、感知的线索,来自儿童身体对外部世界的反应和互动。例如,一个儿童到幼儿园去,顺着路右边行走,要路过一个池塘、三所房子和一个小树林;如果幼儿教师据此用符号绘制一幅地图,包括一条小路、一个池塘、三所房子和一个小树林,这个孩子就能够通过身体的感知来理解地图上的符号,并应用符号和使用地图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儿童的学习是行动在先,符号在后。儿童先感知自己的脸,才能画出自己的脸,再通过符号、词语描绘自己,即写自己的名字,然后形成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

由此,从具身认知的视角看幼儿的发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认知是建构性的;

(2)认知是情境化的,发生在现实世界中;

(3)认知是实时的,具有时间的压力;

(4)环境是认知系统的一个部分,可以帮助我们储存认知信息;认知系统可以扩展到包括身体在内的整个环境;

(5)认知是为行动服务的,认知的根本目的是指导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