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护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护理人文

医疗与护理贯穿于生命全周期,提供全方位的照看服务。护理人员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本节将探求护理要素的人文内涵,挖掘护理实践中的人文思想。如何把人文精神、人文关怀有机融入多样性的护理实践中,这乃是一个时代课题。

一、护理学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统一体

护理(nursing)一词来源于拉丁文“nutricius”,原意为哺育小儿,它包含保护、养育、供给营养、照顾等。原始社会的母亲在照看儿童、老人和患者的过程中,就自发地带有护理性质。南丁格尔于1859年把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让患者处于接受自然作用的最佳环境。护理是一种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它包括照顾患者的身体、精神及智力。护理是对患者加以保护,并指导患者满足自身的需要,使患者处于舒适的状态。南丁格尔曾说过,护理是一门艺术,如果要成为一门艺术,它需要的是一种专一的奉献。护理是最好的艺术。

19世纪后期,伴随着医学的进步,医院数量的增加,以及天花等传染病的流行,社会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剧增。为此,欧洲开设了护理人员训练班,护理专业化教育培训得到加强,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率先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在护理教育中增加人文及心理课程,增强了护理人员对人的全面理解及护理。护理专家韩德森(Virginia Henderson)把护理定义为,护理是帮助健康人或患者进行保持健康或恢复健康(或在临死前得到安宁)的活动,直到患者能独立照顾自己。国际护士会(ICN)于1973年把护理学界定为帮助健康的人或患病的人保持或恢复健康,预防疾病,或使患者平静地死亡。1980年美国护理学会将护理学定义为:护理学通过判断和处理人类对已经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并为个人、家庭、社区或人群代言的方式,达到保护、促进及最大程度提高人的健康及能力,预防疾病及损伤,减轻痛苦的目的。

现代护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研究疾病预防、治疗及康复过程的护理理论、知识、技术以及发展规律,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综合性学科。我国护理专家林菊英认为:“护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独立科学,护理理论逐渐形成体系,有其独立的学说及理论,有明确的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思想”。护理学的内容及范畴涉及影响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及精神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它应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各种护理学现象进行整体的研究,以探讨护理服务过程中各种护理现象的本质及规律,并形成具有客观性与逻辑性的科学。护理是一门涉及各种护理行为及护理技术的应用艺术。护理学不能仅用自然科学的标准去衡量,而应从相关人文社会科学视角去思考。护理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及服务性。

如今,以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整体护理得到普遍采用。护理的服务对象为所有年龄段的健康人及患者,服务场所从医院扩展到了社区、家庭及各种机构。护理发展从单纯地重视疾病、患者到从整体的角度关注人的健康,更重视提供人性化护理,努力实现保护生命、维护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病痛的护理目标。

二、护理研究与实践的人文内涵

护理提供专业的健康照护,护理的目标是满足不同人对健康的需求,帮助处于不同健康状态的人维持、恢复健康或促使其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护理活动结合了科学、艺术与人道主义精神。护理研究的科学性表现在护理服务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人文社会学等知识与理论为基础,同时也以自身独特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方法为指导。护理的艺术性体现在护理人员需要根据不同服务对象独特的健康需求提供服务,最终让其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

人文护理实践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护理服务对象可以是健康、亚健康、患病、或是处于临终状态的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需求。面对不同年龄、病情、价值观的患者,护理人员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个护理行为都应该是道德行为和尊重人性的良好体现。同时,护理人员要真心感受到职业荣誉感和执业动力,这就体现了护理人文精神和道德境界。

护患双方均有人的多层次的需要、理想、信念、情感体验等,要提倡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注重情感投入和文化熏陶。人文护理理念要渗透到院校护理教育、护理人员在职培育、临床护理实践、护理管理和公共卫生护理之中。同时,护理人员要系统研究护理实践中提出的涉及人文、社会、文化和道德的诸多问题,为人文护理知识体系积累经验素材,总结提升新理论、新方法,不断创新人文护理实践。

三、护理人文与人文护理

对“护理人文”和“人文护理”的概念辨析,能更加清晰地理解什么是护理人文,并为人文护理学概念体系的形成和学科建设创造条件。

(一)护理人文的含义

护理人文(nursing humanities)是从哲学、社会学、法学、人类学、文学、艺术等学科考察护理现象,其起点是护理,但落脚点是人文。因此,护理人文相关学科如护理伦理学、护理社会学、护理哲学等在狭义上均可视为人文科学的范畴。例如,护理伦理学与临床伦理学、环境伦理学均属于伦理学的应用分支。同样,护理法学与卫生法学一道也属于法学的分支学科。

当前,护理人文研究者借助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特定视角,由外向里,洞察与护理实践相关联的人类生存条件、痛苦、责任、社会条件对健康、福利和护理效果的影响,提升人性化护理的操作技能。护理人文面向临床关注整体人的健康、社会、文化问题,追问生命与死亡的意义,探寻缓解痛苦和增进健康的方法,提倡护理技术对生命关怀的意义及价值。

(二)人文护理的含义

人文护理(humanistic nursing)是从护理实践或护理学理论自身出发,探求其中的人文价值理念、人文要素、人文精神,其起点是人文,落脚点是护理。例如,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开创性的护理实践以及《护理札记》中均呈现出了丰富的人文思想和理论观点,对其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就是人文护理研究。因此,人文护理实践和研究所对应的学科是“人文护理学”。它与临床护理学、基础护理学、社区护理学一道,属于护理学的范畴。当前,人文护理研究者的专业背景主要是护理学,也有部分护理专家具有人文社会学科教育的背景。

人文护理强调以整体人为主体的护理,梳理并弘扬护理理论和实践中的人文关怀或人文精神,变革传统的功能制的护理模式为更能够体现对患者实施全生命周期的整体护理模式。人文护理是一种在护理专业实践人类人文精神信仰的具体过程,是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以人道主义精神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关怀和照护,借助专业化护理服务,以满足患者的身心健康需求,体现对人生命的关爱。

(三)“人文护理”与“护理人文”的区别与联系

“人文护理”与“护理人文”是两个均成立的称谓,但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前者是从人文视角看护理,后者是从护理视角看人文。护理人文是从护理形成以来就存在于护理中,而人文护理是护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的新概念。护理人文是贯穿于护理发展全程中的对人类生命关爱的精神、品格,表现为精神信仰和理念,体现护理人员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能力;而护理人文精神、护理人文关怀的理论化,完善了护理知识体系。从教育视角看,护理人文主要体现在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的培育,而人文护理主要用于护理人员的专业人文实践中。不过,如果把“护理人文”视为一个由护理和人文并列而成的整体概念,而不视为“护理中的人文”的话,它和“人文护理”在内涵和外延上没有实质性区别,甚至可以等同使用。

(张新庆 李小妹 贾启艾 潘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