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中级)考试应试指导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一 病因

慢性支气管、肺疾病是引起肺心病的主要原因,其中,以COPD最多见。

二 发病机制

(1)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肺动脉高压形成是肺心病发生的先决条件。①肺血管阻力增高的功能性因素:缺氧是肺动脉高压形成最重要的因素。②肺血管阻力增高的解剖学因素。③血容量增多和血液黏稠度增加。

(2)右心室肥大和右心功能不全:

长期肺循环阻力增高,右心负荷加重,发生右心室代偿性肥厚。随着病情发展,肺动脉压进一步增高,超过右心室负荷时,导致右心室扩大和右心衰竭。

三 临床表现

(一)肺、心功能代偿期

主要是COPD的表现,慢性咳嗽、咳痰、气促,反复发作,活动后可有心悸、呼吸困难、乏力等。

(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包括急性加重期)

1.呼吸衰竭

(1)症状:

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为甚;白天嗜睡,夜间兴奋;加重时出现神志恍惚、谵妄等肺性脑病的表现;肺性脑病是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

(2)体征:

明显发绀,球结膜充血、水肿,颅内压升高,皮肤潮红、多汗。

2.右心衰竭

右心衰竭的体征为发绀,颈静脉怒张,心率增快,剑突下可闻及收缩期杂音,下肢水肿,肝大等。

四 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肺动脉高压征、右心室增大皆为诊断慢性肺心病的主要依据。

(2)血气分析:

当PaO2<60 mmHg、PaCO2>50 mmHg时,表示有呼吸衰竭。

(3)心电图检查:

主要表现有右心室肥大的改变,如电轴右偏、肺型P波等。

五 治疗要点

(一)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1)控制感染:

根据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

(2)氧疗:

低浓度、低流量持续给氧。

(3)控制心力衰竭:

①为避免大剂量使用导致血液浓缩、痰液黏稠,加重气道阻塞及低钾血症,使用利尿药以缓慢、小剂量、间歇为原则。②肺心病病人因长期缺氧,对洋地黄类药物的耐受性低,容易中毒,故应选用作用快、排泄快的药物,小剂量静脉给药。

(二)缓解期治疗

积极防治原发病,提高免疫力,去除诱发因素。

六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休息:呼吸困难和心力衰竭时,应卧床休息。

(2)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禁烟酒;心力衰竭时须限制钠盐摄入量,水肿的病人应限制水的摄入量。

(3)缺氧伴有CO2潴留的病人一般给予持续低浓度低流量吸氧。

(二)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重症病人避免使用镇静药、麻醉药、催眠药,以免抑制呼吸功能和咳嗽反射。

雪狐狸总结

不同疾病吸氧流量汇总

(1)0.5~1 L/min,小儿肺炎鼻导管给氧。

(2)1 ~ 2 L/min,COPD、肺心病、Ⅱ型呼吸衰竭给氧。

(3)2~4 L/min,慢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心肌病给氧,小儿肺炎缺氧明显者面罩给氧。

(4)4~5 L/min,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给氧。

(5)6~8 L/min,急性肺水肿、急性左心衰竭给氧。

(6)8 ~ 10 L/min,CO 中毒时给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