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1章 杀了王爷,夺了鸟位
“奴才参见王爷……”
眼见对面一顿人高马大的壮士赶到,村长赶忙跪地行礼。
刚才还吵嚷着抢粮食平分的村民们如同点外卖的学生见了老师,七零八落地跪倒一片。
面对村长和他的狗腿子两三人,村民们或许还能仗着人多势众暴动,可是王爷的卫队赶来后,他们便丝毫不敢造次。
无他,王府卫队战斗力堪比官兵,在王爷的后台撑腰之下,残暴程度远甚于官兵。
“嗯,免礼。”
为首的“侍卫”端坐在马上,从未正眼瞧过村长,目光在村民们之间来回扫视。
“何故喧闹?”
心中略有疑惑,村长觉得眼前侍卫都显得免生,与以往的侍卫不一样。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都是王府内部的事务,远远不是他一介村长可以掺和的事情。
跪在地上磕了个头,村长缓缓开口:“佃农无理取闹,惊动侍卫大人,贱民深感耻辱。”
不料听到这话,侍卫猛地一瞪眼:
“大胆!我问你的是何故喧闹,洳顾左右而言他是何道理!”
村长连忙匍匐在地磕头如捣蒜,一边磕头一边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
看到村长卑微的模样,一些佃户心里还暗自窃喜:
在佃户面前作威作福,见了王室卫队不还照样是狗一样装孙子。
可听着村长把事情的经过讲述出来,佃户们都慌了。
这种事往大了说,那就是造反,是要灭九族的。
即使往小了说,那也是劫掠皇粮,凌迟处死。
跪在地上,带头的几个年轻人面面相觑,浑身止不住的颤抖,其余的中年人们则纷纷学起了村长不断地磕头。
点点头,侍卫道:
“佃户辛苦劳作一整年,却得不到分毫粮食,王爷什么也不做,却作用天下赋税,何其可叹。”
村长一愣,抬起头来看向“侍卫”的脸。
眉清目秀,五官端正,面白无须,似乎是个年轻人。
可是……
王室卫队大多不都是中年人吗?有时还是太监。
不等村长说话,“侍卫”抽出佩剑:
“尔等罪该万死!”
“王爷将尔等压榨成如此模样,尔等竟然现在才想起来造反?早干嘛去了!”
“不如杀了那藩王,均分田地,平抑物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说罢,只听一声刀剑入肉的闷响,村长的头颅飞出三尺开外。
鲜血从脖子处喷涌而出,村长致死都保持着跪倒在地的屈辱姿势。
一摆手,那“侍卫”佩剑入鞘,从随从手中结果一杆卷起的大旗缓缓展开:
“吾乃起义军领袖李济民,诸君可愿随我斩下西华王朱英华首级以告慰天下饥寒交迫之百姓乎?”
听到这话,那些年轻人纷纷站起身来,尽管村长死去的尸体着实令他们吓了一跳,但是眼前之人说出了他们心中早已想说的话语。
“又是瘟疫又是旱灾,天灾人祸,不如反了他娘的!”
那些中年人虽然看向李济民的表情中带着畏惧,可也没了过去的卑微。
骑在战马上,李济民缓缓走进村长大院,开仓放粮,平分物资。
至于村长的那几个狗腿子,早已被李济民带来的起义军士兵控制住,任由村民们打了一遍。
只要打不死,就往死里打,我还需要这些狗腿子开诉苦大会呢。
……
“周边村落都成功了?”
接到侦查员的消息,李济民得知周边几个村落的人都在起义军的策划下发起了暴动,成功夺回控制权。
没错,村民们的暴动是李济民一手策划的,那些年轻人早在这次之前就已频频和起义军的成员接触,深埋下反抗的种子。
硬要说,村民们的确是在李济民的煽动下发起的反抗王爷的行动,然而那又怎样?
为什么李济民能说动他们反抗王爷,为什么不是村民们在王爷的指示下反抗李济民的煽动?
恐怕王爷的心里应该有数。
我带着起义军入主村子,把本就应该属于村民们的粮食还给他们,就能使他们感恩戴德,还不是大明政府这个同行衬托得好。
占领了周边村落,李济民并未急着发起进一步行动,甚至连消息都要严密监控,避免王爷知道。
原因也很简单——李济民不想主动和王爷开战。
现在还没有王爷的详细情报,这么早开咱无异于作死。
再怎么说,也要想办法把王府的人钓出来,搞到详细的情报再制定周密的计划。
敌强我弱,只能打持久战才有希望取得胜利。
况且,王府周边的村落也是实打实的肥田,养活的人口也是真多。
用类似的方法搞定了几个村庄以后,李济民已经有了几万人口和大片肥沃的土地,这么充足的资源不好好消化就仓促开战,那才真是伞兵。
管理方法李济民早已想到,无非就是复刻此前通许县乃至安冢县积累的经验。
打土豪分田地,集体化生产,乡镇工厂,标准化等等……
一套组合拳下来,基本制度已经初具规模,同时李济民本人还在四处剿灭土匪,扩充自身的兵力,发展游击队。
月余时间过去,李济民麾下起义军已经有了一个旅(五千)正规军,近万人的游击队和民兵。
但在人数上,比起王室卫队已经远远超过。
“大哥,什么时候开战!俺麾下的游击队个个都嚷嚷着要去砍了西华王那厮,夺了鸟位!”
生性好战的李自敬一脸多次找到李济民请求出战,李济民表示不必着急,再稍等片刻。
与此同时,李济民还找到了王冲之。
这次从安冢县的转移,李济民吸取了教训,带上一批愿跟随起义军队伍的孩子一起来到了王府参战。
天灾人祸之下,孩子们对父母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荒年溺婴弃婴的案例屡见不鲜,让自家孩子跟随起义军,父母也没什么怨言。
王冲之一边负责教育这些孩子,一边又在培养特种部队,双目长出了大大的黑眼圈。
“特务部队,训练的怎么样了?”
一见面,李济民送上块饴糖,微笑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