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8章 巷战
“砰——”
一声巨响,手持长枪的李自成带领起义军全部兵力包围了田山村,还没进村的官兵遭到了猛烈炮击。
密集的火力覆盖挡住了官兵继续前进的道路,使得在村外的官兵无法进村支援友军,村内的官兵也无法出村撤离。
弹丸雨点般落下,毫无防备的官兵顿时抱头鼠窜,四散奔逃了一阵后躲进起义军划定好的区域。
连绵不绝的火炮轰炸如同一张大网,将几万官兵驱赶到一起,任凭起义军对田山村内的官兵关门打狗。
没错,这就是李济民的计划。
用火炮限制官兵的行动,先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其中一部分,再放进来下一部分继续歼灭,直到火炮弹药耗尽或重创明军为止。
战术是好战术,破绽也很大:
几万官兵顶着弹雨冲锋,无论如何火炮也拦不住。
可谁让官兵都是欠饷多年的打工人呢?
怀旧空吟闻笛赋,没活儿谁给你刷礼物。
一群打工还拿不到工钱,有时甚至付费上班的大头兵怎么会在关键时刻拼命。
若不是为了开战后有机会合法抢劫,明军大头兵早跑了。
“艹,尔母娼也!”
狠狠地一跺脚,罗远痛骂道。
正在挨家挨户搜索叛军和平民踪迹的他什么也没发现,反而因此让官兵阵型散乱,现在村内躲藏的叛军和村外的叛军里应外合,形式异常不利。
咬咬牙,罗远看了下四周。
幸好,身边装备精良的亲兵数量不少。
“全军,随我突围!”
抽出佩剑,罗远砍翻一个没有披甲的叛军夺门而出。
村内,一场激烈的巷战就此展开。
早有准备的起义军在村子里部署了防御,但处于保护村民财产以便后续开战工作的目的,李济民并没让士兵在村里安排破坏性极大的陷阱。
村民被疏散了,但李济民可不想让村子被破坏从而伤了民心。
因此,起义军士兵能利用的大多只有绊线、陷阱坑等等简单的陷阱和村中房屋之类的天然掩体。
对装备更为精良的明军来说,大部分陷阱都只能影响行动而不能使他们受伤,尤其是全副武装的罗远亲兵。
因此,在外面包围的起义军进军前,起义军和官兵的战斗形式竟然是平局。
得益于此,抓住机会的罗远迅速集结全部兵力,对准一个方向发动冲锋。
冲出拦路的起义军无数,但都在罗远精良的装备和官兵局部数量优势的压制下死去。
“噗嗤!”
长枪刺穿一个官兵的心窝,李自成远远看到被罗远重点照顾的位置岌岌可危。
身边,几个流窜的官兵也纷纷朝着那里赶去。
“官兵,哪里走!”
颇为匪气地喊了一声,李自成奋起直追,起义军迅速收缩防线将官兵包围。
无奈几千官兵形成一堵人墙将李自成挡住,让他无法抵达被罗远攻击的位置。
“叮叮咚咚……”
一阵沉闷的鼓声传来,原来是在山头起义军炮兵的队伍里观战的李济民亲自擂鼓助阵。
“总指挥在看着,全军死战!”
大喊一声,李自成枪出如龙,无数靠近的官兵如糖葫芦一般被李自成刺穿。
“全军死战!”
起义军高声呐喊着,士兵们的士气受到极大鼓舞,各个只攻不守,奋起杀敌,官兵猛烈的攻势因为四面八方的攻击被不断削弱。
眼见身旁的起义军士兵越来越大,不少官兵的心里都有些打怵,觉得自己已经被包围,没有生还的希望。
带着此等情绪,官兵战斗时丝毫提不起斗志,而愈战愈勇的起义军却能悍不畏死地发动一次又一次的攻击。
待到铠甲上的刀痕越来越多,直到彻底破损之际,便是官兵被无数起义军士兵按在地上撕成碎片的时刻。
不知是第几次收回自己的长枪,李自成明显感觉到枪尖不似最初锋利,短时间内的高强度战斗让它受到严重磨损。
“噼啪!”
清脆的折断声传来,李自成把枪尖部分掰掉,当成长棍来使用。
敲了几个官兵的脑壳,李自成终于找到一杆可以正常使用的长枪。
残酷的巷战,起义军的损失每时每刻都在节节攀升。
然而比起官兵被摧垮的心理防线,起义军此刻的损失简直不值一提。
完全崩溃的官兵四散奔逃,隐匿在混战的队伍中不知所踪。
山头,李济民一眼不眨地观察着战斗的局势。
看来我还是高估了起义军的战斗力。
比起官兵,起义军个个人形高达,可在强悍装备的加持下,起义军想全歼数万官兵……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咬了咬牙,李济民真的不想放弃到嘴边的肥肉。
算了,能杀几个是几个。
转头看下发现新玩具的李自敬,告诉他火炮自由射击。
一时间,原本用来驱赶官兵的火炮调整方向,专门对官兵密集的地方轰炸,将无数官兵歼灭。
又一次出人意料的变故,让村外的官兵也开始狼狈逃窜。
残肢断臂如同庆贺典礼上的亮片一般在天空中飞舞,又不断落下。
歪打正着,不少官兵涌入了田山村。
得到支援的罗远终于在亲兵的保护下杀出了重围,环顾四周,官兵狼奔豕突,田山村内还不时传来阵阵的惨叫声。
还有官兵被困在里面。
眼神复杂地皱起眉头,罗远愣在原地没走。
“巡抚大人?”
亲兵满眼疑惑。
“巡抚罗远在此,大明天兵,随我冲杀!”
大喊一声,罗远举着自己的旗帜重新杀回了田山村。
远远看见罗远的旗帜,官兵总算鼓舞了些许士气。
不断有官兵向罗远的方向聚集,渐渐形成了几千人的小型队伍。
再次冲回田山村,罗远救出被围困的官兵。
一路原理田山村的战场,罗远不时地命令手下高喊,自己则举起旗帜,吸引被击溃的明军渐渐聚集。
直到撤出几里外,罗远总算恢复了数万人的兵力。
仔细差点了一下,罗远发现自己手上只剩下三万七千多人。
后怕地叹了口气,无比后悔。
起义军的战斗力原来如此强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