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9章 如烟往事(上)

洛阳皇城分南北两宫,北宫为天子后妃,皇家亲眷居所。南宫是朝廷各部官署,百官平日办公,大朝垂拱宝殿所在。

神京之所,天家气派,霞光万丈,屋舍万千,流光溢彩,亭台楼阁,红墙青瓦,鳞次栉比,宝盖华轩。

自前朝至今八百年,风起云涌,干戈止息,四方云动,海晏河清,无论风云变幻,沧海桑田,神京依旧九庙安然,苍楼不动,洛水长流,任东西南北风。

北皇皇城以乾宁、坤宁二宫为尊。

乾宁乃天子之榻,坤宁为皇后居所,位于皇城最北,琉璃瓦片,白玉石阶,青玉雕栏,奇花异草遍地,南通乾宁宫,北临近天池园,是宫中最宜居之地,天下女人羡慕的地方。

李皇后乃蜀中人,好花草,所以坤宁宫中花草茂盛,四季不同色,不少世间罕有的稀奇花草在这也有,是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地方。

所以天子也常爱来此,与皇后的话便也多了,后宫之中谁也不敢不从。

坤宁殿北,靠天池园里有一处高数丈的土坡,坡头一间红木琉璃顶的亭子,外面则是各种奇珍花草,一圈圈团团簇拥,从天池引水,每日由宫女宦官踏水车送到山顶自上而下浇灌。

有李皇后的精心安排,一年到头都有花开。

陛下十分喜欢这精致地方,亲手提笔赐名“长春亭”,平日最爱来这里。

此时长春亭各色菊花正开,石蒜争艳,坡脚桂花飘香,整个坤宁宫也能隐隐闻到,坡下宫女宦官里外数次,端着食盒,拿着坐垫,举着伞盖,备着书箱,各有职责。

坡上则只有三位侍候。

天子披着厚厚的紫貂斗篷,身着素色红绸袍,桌上煮着高丽国进贡的山参茶,用梅子炭,亭子下烧了地龙,坡下面冷,亭中却暖烘烘的。

皇后坐在对面,端庄郑重煮茶。

面前大红漆雕花食盒里分了小格,放十来样小吃,官桂花儿、甘草花儿、雕花梅球儿、红消花、雕花笋、金山咸豉、酒醋肉、肉瓜齑、花炊鹌子等,大多没怎么动过。

桌面上一叠叠云纹金边用书镇镇压的奏疏却被翻来覆去。

三位伺候人之一入内内侍都都头魏浦捧着奏疏。皇后看过后道:“大庆府今年遭旱灾,粮食减产三成,知府卢应环祈请减免明年税负。”

老皇帝面无表情说:“朕自用兵,他要减税,中书门下什么意见?”

皇后看了看奏疏末尾中书门下批词“中书的意思是若辽兵十月前撤军就准奏,如果十月不撤则只能再苦苦大庆府百姓。”

皇帝点头:“准。”

随即魏浦同玉板垫了书文,恭敬送到天子面前合适高度,皇帝抬手便打了个钩,放下笔后问:“大军到哪了?”

三位伺候人之一,武德司武德使段全拱手:“据报正在大庆府。”

“怎么这么慢?”

“兵部说正集结河内兵马,两三日内必定北上,另从卫州、庄州等地调集的粮草也在路上,暂时推迟。”

“让兵部八百里加急告诉他们,三天之内不北上严惩不贷。”老皇帝话语森冷。

“诺!”魏浦连道:“这便派人去。”随即起身,招手叫来阶下人去办理。

皇后接着说:“泸州知府吴言君上奏,说他亲披甲上阵,在参和关挡住叛军,当下快入冬,叛军暂不得北进。

不过叛军数量不断增多,已达数十万众。”

听到这个,小亭里的空气都如冷了一截,如果泸州知府没有说谎,数十万叛军就太吓人了。

“他算尽心尽力,怕受老子牵连。”天子说了一句,随即道:“令兵部嘉奖,并告诉他来年就有援军,无论如何坚持住。”

“诺!”

“吴言君......”皇后默念这个名字,随后道:“他家的女儿是叫吴仙衣吧。”

“正是。”魏浦答应。

“是个聪明伶俐才貌双全的孩子。”皇后似乎想起什么来,说了一句没头尾的话。

之后大多是些汇报各地秋收的,还有受灾的,以及户部秋税的的情况,还有鸿胪寺汇报各国进贡的情况。

“兵部尚书孔炿请辞......”看到下一份奏疏时亭中顿时安静一下。

皇帝直接伸手:“朕看看。”

皇后不经魏浦,直递送到他手中。

看后,老皇帝一言不发许久,“驳回!让孔炿来见朕!”

奏疏在中书门下批示后才会被送御前,最后由于天子勾画。

以前是中书,天子,门下再到尚书执行的顺序。

中书提出处理意见,天子决定能不能执行,而门下负责审核驳回,尚书负责执行。

到前朝起发现从中书到天子再到门下要绕一个大圈,极大拖慢奏疏进出速度,行政效率。

最后干脆将中书门下合为一处,提出处理意见和负责审核驳回的部门合并一处办公,奏疏过了审核再送御前,天子同意之后直送尚书六部执行,这样一来效率大大提高。

如此天子反又慢慢成奏疏最后一道审核。

两鬓斑白的天子对魏浦、段全等人道:“你们也回去吧,洛阳的天越来越冷了,一年来都没什么暖心的好消息。”

众人不敢接话。

......

半个时辰后,兵部尚书孔炿一瘸一拐上了亭子。

亭中独剩皇后和皇帝。

“罪臣孔炿拜见陛下。”人高马大的孔炿刚要行礼就被皇帝叫住。

“你有伤在身免礼吧。”

“谢陛下!”

皇帝看着他,“你当初在辽西不是奋勇争先屡立战功的悍将吗,如今要未战先怯。那些叛军吓着你了吗?”

孔炿连道:“臣不敢!”

“那你写这些做什么!”老皇帝直接将请辞的奏疏丢到他身上,孔炿连吓得跪下。

“还是说打你几个板子心里有怨气?”

“臣不敢!老臣哪里敢,只是怕辜负圣恩不能担当大任!”孔炿也急了,口不择言道:“当初在辽西臣只有一身蛮力没有半点智慧,只跟太子冲锋陷阵就立下功勋......”

话到一半他陡然停下,连道随后赶紧说:“陛下,老臣不是那个意思,只是,只是..........没有智计,不解君忧!”

他的话让气氛顿时凝重,帝后都沉默了。

天子脸色难看,死死盯着跪地不敢起来的孔炿,目光如剑。

十六年前正是太子挂帅,在辽西披坚执锐,力挽狂澜,击退辽国数万大军。

但也因此,让其有了羽翼拥护,终究酿成十四年前谋反的人伦惨剧,这件事在宫中向来是最大的忌讳,孔炿口不择言下居然又被翻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