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4章 战火纷飞的年末
“大帅,应该快些派官员前去管理应天府,早去一天,百姓早受一天好处。”
刘秀没有同意,他也想去应天府,洪承畴不会投降的,“可以去江北试试。”
傅青书又道:“江北缺粮食。”
他还毛遂自荐,认为他对江北很熟悉,愿意充当此任。但此时刘秀已决定让陈南负责。
至于理由,刘秀也没隐瞒道:“我认为他做得来,毕竟都是老兄弟。”
刘秀的如意算盘,就是如果可以,当然不费一兵一卒,使江北军阀传檄而定。
不过这是战略布局,急不来,必须打出几个胜仗,让人看到希望,这都是未来,现在需要全歼高射斗。
杭州城北,刘秀赶到战场,好家伙,战场一片狼藉,清军除了当场死亡的,其他人都扔了武器,跪地磕头,嘴里念念有词,不知道拜什么大神。
等到郑成功的预备队赶到,刘秀已经在抓俘虏了,伤太重直接补一刀,让新兵见血,反正也救不活了。
刘秀会的医术其实很一般,外伤他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手术刀,还不如不做,因为细菌这东西会感染。
抓完俘虏,刘秀清理官员,发现不但高射斗不见了,还有几个总兵,都没有抓到,有清军说是换了衣服,从小路跑了。
原来高射斗他们听到炮声,第一反应就是坏了,还是被包围了,他们没有想继续抵抗,而是仓皇而逃,他们知道,小兵也许不会杀,但是他们这样的二鬼子,一定过不了刘秀这一关。
即使刘秀安排了包围的新兵,高射斗还是逃了出去,至于方向,他也不知道,高一脚低一脚,有路就不错了。
刘秀的斥候紧追不舍,竟然没有追上高射斗,这个谁也没想到,求生的欲望就是这么强。
高射斗从此再没出现过,有人说逃到海外去了,也有人说被乡下老百姓抓住杀了,众说纷纭,反正刘秀没有再听说过具体的情况。
杭州清军也看到了城北的风景,他们都被惊呆了,还以为刘秀军要攻打杭州,吓得纷纷打包准备逃跑,一直等到中午,没有发现攻城,这才镇定下来,这才知道,援军被消灭了。
至于出城救人,杭州清军根本没有考虑,能够守住就谢天谢地了,出城根本不敢想。
刘秀万炮齐鸣,镇江军纷纷宣传这是老天爷发威,来灭清军了,这也是总管们行动的信号。
陈子龙已经写信要求刘秀同意,抓捕沈家,这个理由就是对抗总管,刘秀看完以后,直接改了理由,沈家背叛苏州,企图勾结清军投降,打算里应外合。
没错,刘秀早就看这些地主不顺眼了,只不过没有理由打掉而已,一旦有借口,毫不犹豫的除掉。
还有太平商会的顾海,他们现在做的是盐铁专营,还有粮食贸易,果然有不长眼的地主还敢对抗,于是太平商会,也给刘秀打了申请。
对于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刘秀直接批了,转阮夫人处理,这是要情报系统动手,阮夫人就是太平商会的监督人,当然要维护自己人。
其实这个流程有点复杂,但是没办法刘秀必须集中权利,所以有的时候他不得不忙活,这就是命,闲不住的劳碌命。
还有牵涉到军队的事情,也是刘秀需要同意的,他一般也不会亲自处理,都是转给下面的将军处理。
刘秀在镇江大张旗鼓,吸引了各地的注意力,自然也被江北注意到。
滁州等地被清军攻陷以后,大明遗臣已死了一半。只有寥寥几地尚有抗清的明臣。但已势孤力危,眼看着要保不住了。
但他们誓死不投降,要与满清斗争到底。大明行人卢象观还在积极活动,听说刘秀军在进攻,他们也积极进取,计划偷袭南京,还约城内为内应。
洪承畴此人点子很多,也担心应天府出情况,到处布置爪牙,搜寻情况,搜出了“奸细”。
于是洪承畴大喜过望,认为天赐良机,老天竟让其立功。于是在城外,埋伏兵马,就等着刘秀军来。同时打算乘胜追击,扩大地盘。
刘秀军只是大张旗鼓,没有前进,自然没有中埋伏,卢象观不知道情况有变化,待走到埋伏圈内,伏兵四起。
清军绿营从周围杀了上来,变起仓猝,毫无准备,卢象观的部队被杀得七零八落,纷纷溃逃,只能带领残兵夺路逃走。
如果向东跑的话也就得救了,但是夜里根本不知道路,卢象观带着人跑的方向是皖南。
清军明降将吴兆胜,奉了洪承畴的命令,率部紧跟追到了,皖南的明军来接应了。
双方又激战一场,还别说双方水平差不多,清军的战斗力也是弱鸡,卢象观竟然打败了清军。
洪承畴当然不能善罢甘休,于是清兵又增加兵力,从四面攻来,不但用大炮轰击,而且用火箭射击。
此时的皖南还在南明忠臣手里,于是洪承畴再接再厉,又派遣都统叶臣、总兵张天璜进攻徽州。
大明佥都御史金声,作为防御方,也是信心十足,招集了大批义军,分别驻扎在各个要塞,还联络大明巡抚邱祖德、职方郎中尹兴民、推官温璜、吴应箕等,互为应援。
一开始,明军进攻,金声激励将士杀敌报国,连战皆捷,攻下了旌德,收复了宁国,声威大振,清军大败。
归附的人也日多,清军看到从前面进攻不行,便从小路进入丛山关,一直奔向绩溪,绕过金声背后,金声赶快指挥将士前去救援。
正与清兵相持不下,忽然来了叛贼黄澍,口口声声说他要恢复大明。金声认为他原是大明臣子,可以共患难,就相信了他,接纳了他。
不料他竟暗中投降了清军,趁夜间开了城门,放入了清兵。卖国贼子、实在可恶。
一班忠臣义士、遗老遗少,多被擒、被杀,只逃脱一个尹兴民。其中有一个叫江天一的,是金声弟子,也被清兵擒住,被带到洪承畴面前。
他看了洪承畴惊呼道:“你不是已经为大明殉国了吗?怎么死而复生了,你到底是人,还是鬼!”
他还将崇祯帝祭洪承畴的祭文,朗诵起来。当时洪承畴被俘后,不久即得到紧急奏报,说洪承畴至死不屈,已为大明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