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去装银子
第七章去装银子
“恭喜宿主成功开启第一件昏君工程,已赠送新手大礼包。”
“系统商城立即开放,同时添加人才商店。”
“……”
山东境内,一个运粮的运河码头上。
一位老人坐在一个偌大的华贵轿子上,这顶轿子足足有30多个人抬着。
上面还有七八个婢女,在左右服侍。
老人正是周皇后的父亲周鹤松。
他一脸狡诈刻薄的表情,坐在华贵的轿子上,巡视着运粮码头。
运粮工人们正把一袋袋粮食装在船上,忽然一个力工因体力不支倒在地上。
他背上的粮食撒了一地,可地上的这些粮食竟都是陈年的小麦掺着麸糠!
给前线战士的粮食都是如此贪墨。
这些百姓工人们,就是连麸糠都吃不饱。
周鹤松还强令他们搬运粮食,如若不从,则全家充军。
周鹤松简直快成了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而那名力工也因为撒了粮食,被工头用皮鞭狠狠抽打着。
惨叫声响彻整个码头。
这时,一匹快马急速冲着轿子奔去。
“父亲大人!”
周皇后的哥哥——周鹏翼,骑着骏马飞驰而来。
直接把马停在轿子前,截停了轿子。
周鹤松颇有不满的语气。
“什么事情这么着急?”
“姐姐来信了!”
“由专人护送,此刻送信的宫女已到家中!”
“那宫女说,此信只能父亲亲启。请父亲立刻回去接信!”
听到周鹏翼的话,周鹤松依然满不在乎。
“等我巡视完码头,再回去看信。”
“爹!您再怎么巡视,粮食也不会多出来!”
“来的那名宫女说姐姐交代的事,十万火急,要您马上就办!”
周鹤松皱了皱眉头,这才命令轿夫抬着轿子回府。
三十多名轿夫抬着的巨大轿子,几乎占据了整个街道。
一路上,所有百姓都纷纷退让。
周鹤松便是每日都这样招摇的出行。
可也没人敢说什么,毕竟他可是当今皇上的国丈!
等着周鹤松下了轿,由周鹏翼领着去见了宫女。
那宫女确定了周鹤松的身份后,便将信交在他的手上。
亲眼看着他拆开信封,读完信件后,直接用火烧掉。
随后,周鹏翼招呼着下人,安排宫女去休息。
这父子俩在没人的书房里,讨论起了书信的内容。
“奇怪!”
“信上所言何事?”周鹏翼没看到信,十分好奇地向父亲问道。
周鹤松却是一脸奇怪的表情。
“你姐姐自从进宫之后,就再没见过她一面。”
“今天她竟修书一封,让我们变卖家产,凑足银两,带着银子去京城见她。”
一提到银子,周鹤松的脸上。就变了另一幅表情。
而周鹏翼顿时脸上露出一丝担忧。
“莫不是姐姐在宫中出了什么事,需要银子去摆平吧?”
“胡说八道!”周鹤松立刻怒斥。
“你姐姐如今贵为皇后,她能出什么事?”
“无非是在后宫的零花钱不够了,让我们送些过去!”
“可是……姐姐明明说的是,让我们变卖家产,尽可能的凑多银两。”
“我周家穷困潦倒,哪有什么家产?也就是几尺薄田,一间陋室!”周鹤松立刻瞪着眼睛反驳。
“记住!到了京城,千万别露出咱家的财气!装穷给你姐姐看。”
“说不定她还能赏给咱们点什么……”
一想到这,周鹤松的心里也痒痒了起来。
“快快快!收拾东西进京!”
……
福建一家商行中,一位白发老人正和远道而来的葡萄牙客商,一起喝着红酒,谈着生意。
黄头发的葡萄牙人,用十分蹩脚的英文说道:“这是我们西方的葡萄酒,每个人都会喝。”
“我相信你们大明王朝的人,也一定会爱喝它!”
白发老人尝了一口,竟直接吐了出来。
“这算什么酒?”
“酸了吧唧的!还不如我们大明王朝的酒万分之一好喝!”
那葡萄牙人顿时面露不快,但为了做生意,也只能强压下来。
“孙大人说的对。大明王朝的酒确实好喝!”葡萄牙人勉强恭维道。
而那白发老人似乎对他们没了耐心,直接命令手下人和他们谈具体的生意。
自己则来到了商行的一间密室,这密室之中竟满是木架子,架子上都摆满了白银元宝!
这些元宝都是葡萄牙人带来购买商品的。
白发老人看着眼睛直发亮。
而这老人正是孙贵妃的父亲——孙德义。
只要和葡萄牙人敲定好之后,这些白银就都属于他了。
忽然,严禁外人进入的密室门口处,传来了一阵急促脚步声。
“伯父!您的女儿,孙贵妃娘娘来信了!”
“什么?我的宝贝女儿终于给我写信了!”
孙德义顿时喜出望外。
他急忙走出密室,还不忘用,只有自己有的钥匙,把密室的门紧紧锁上。
而后跟着自己的侄儿,快步来到前堂。
看到两名宫女,恭敬地护送来一只木匣子。
这木匣中正是孙贵妃的信。
孙德义急忙打开木匣子,拆开信件,可看了两眼后,脸色顿时沉了下去。
“这不孝的女儿!”
这句话一出,两位宫女顿时向孙德义投去了不善的目光。
“你刚刚说孙贵妃什么?”
其中一位宫女声音冷厉问道。
孙德义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连忙解释了一番,才糊弄过去。
吩咐下人,带两位宫女去好好休息一下。
自己则坐在前堂的檀木椅子上,直叹气。
女儿竟然来信让他去凑银子,就算变卖家产,也要凑来足够多的银子,越多越好。
可是,自己这偌大的家产,都是自己一两一两挣来的。
每天光是和这些外来客商吃饭,享受,都耗去了他的精力。
在孙德义的眼里,自己挣的可都是苦力钱!
“唉!算了!”
“谁让她是自己的女儿呢!”
孙德义叹着气,说道。
这时,他饥渴吩咐下人。
“去密库里,拿出一万两白银,装到船上。老夫要亲自送到北京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