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章 我还撑得住的
通政司。
沉寂的核堪局忽然被一个声音打破。
“这是……静安居士的新作!”
一众吏目听了,先是一呆,随即纷纷上前。
皆因上次《静安居士》诗集中的诗词确实惊艳,而且最后又是皇上裁定出版,众人很难不在意。
加之梅翰林最近总在《雅音汇编》上提及,又说会等静安居士七天,所以一众吏目工作之余,也在期盼着静安居士的回应之作。
然而才看了一眼,众人便都皱起眉头。
“这真是静安居士写的?”
“《水调歌头咏鹅》,山下一群鹅,嘘一声赶落河……”
“简直狗屁不通!”
“不会是有人冒充吧?”
“来送审的就是五柳居的掌柜,上次来送《静安居士诗集》的也是他。”
“那这……真的是静安居士的大作?
还是说他本来就只是这样的水平?”
“也未必,有可能是为了应付梅翰林,仓促之下写的。”
“那要核准吗?”
“为什么不?又无敏感之处,自然是按章程来。”
于是乎,一天之后,静安居士的新作就在一份份《文心万象》报纸上传扬开来。
甚至还传到了秦可卿的灵前。
此时赵珏正在四处寻觅可净化的目标,忽见秦钟将一份报纸拿给了秦业。
秦业皱眉道:“现在是看这个的时候吗!”
秦钟道:“不是父亲说的,若有静安居士的诗词,便拿来给父亲看吗?”
秦业这才接过,细细读起来。
赵珏探头过去看了一眼,先是一愣,使劲眨了眨眼睛,确实没看错。
有人冒充?
秦业读完,没好气道:“果然被梅翰林言中。”
或许是知道静安居士是贾家的人,他没有继续说下去,只随手把报纸扔了出去。
天香楼外,贾政本站在不远处和贾珍商量事情,忽有人上前道:“存周兄,冒昧打扰。”
说着便拿出那份报纸,“这《水调歌头咏鹅》真是尊府上静安居士所作?”
贾政接过来看了,脸拉得老长,一时不能作答,“这……”
他是看着迎春长大的,自是知道迎春的才情。
虽说迎春确实写出几首上佳之作,但谁能保证她这诗才能一直延续下去。
所以看到这两首,他一时也拿不准。
对方见他如此表情,便笑而不语,拱手施礼,转身离开。
薛蟠原在园内帮着料理琐事,忽有薛家小厮寻过来道:“少爷,五柳居书坊那边来人,让你快去,说是书坊被许多人围住了!”
薛蟠骂了一句,“谁吃豹子胆了!敢围我的书坊!”
小厮道:“书坊的人说,那些人说被骗了,说咱们卖的报纸是假的,一边骂人,一边让退钱!”
薛蟠骂了几句,撸起袖子就要去打人。
薛家的小厮见不是头,又赶紧跑回梨香院向薛姨妈报告。
薛姨妈又气又急,一面让人去寻薛宝钗回来,一面让家里的小厮去书坊,务必要拉住薛蟠。
赵珏听薛蟠如此说,心中已然明白。
想必又是薛蟠闹的幺蛾子。
果然,他才切到迎春这边,便见香菱急匆匆地来寻宝钗。
等香菱把事情说了,宝钗立即意识到了什么。
不过当下也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她二人马上回了梨香院。
迎春已经快好了,但是司棋和绣桔不知是不是被她传染了,这两天头重脚轻,恹恹的,没有一点精神。
李纨怕她三人来回传染,便让司棋和绣桔搬到隔壁,由她房里的素云过来伺候。
赵珏点了点迎春的手,表示自己来了。
迎春立即让素云出去,轻声道:“仙君,我身体好了,可以继续写了。”
赵珏见她面色红润,便开始写作,不过也不敢让她累到,只小半个时辰,就让她休息。
迎春道:“仙君可以继续,我还撑得住的。”
赵珏写道:“来日方长,不可急于一时。
万一你又病了,那位郡主只怕又要心疼了。”
迎春道:“薛家哥哥那边是不是用了静安居士的名号出了报纸?”
赵珏点了点她的右手,“他如此做,那位梅翰林必然十分开心了。”
事实也正如赵珏所料。
梅家。
梅仕德拿着报纸仔细读了一遍,不由笑道:“看起来是有人着急了。”
而在他身旁,他的儿子梅青书疑惑道:“爹,这真的是静安居士的词作吗?”
梅仕德摇头道:“自然不是。
不过现在可不管他是不是了,这正是我的机会。
我马上去翰林院!”
梅青书道:“爹,孩儿不明白,您为何要针对这静安居士?”
梅仕德停下来,忽然脸色微变,看着梅青书道:“我自然不会闲来无事。
也好,索性今天就告诉你。”
他顿了顿,开口道:“青书,你可知为官之道,最重要的是什么?”
梅青书想了一下,“清廉奉上?”
梅仕德笑道:“我刚考上状元的时候也是如此想的。
不过后来我发现,什么正直谦逊、忠君爱国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站队。
跟对了人,就能青云直上。
反之,一辈子都不会出头。”
梅青书沉默了一下,低声道:“父亲还记着林如海的事情。”
梅仕德道:“自然,我这辈子都不会忘。
明明我是状元,我才是该受到重用的人才对。
结果他成了皇上的心腹,娶了荣国府的千金,当了扬州巡盐御史。
而我,在翰林院做了三年的编修,最后什么也没得到。
后来我才知道,因为他在义忠亲王和皇上之间选对了人。”
梅青书若有所思,“这《静安居士诗集》是皇上定夺出版的。
也就是说,静安居士可能是皇上看重的人。
父亲要针对他……
这样说,父亲是……”
梅仕德点点头,“有人希望我针对他,并且许诺我更高的位置。
若非如此,谁会无缘无故得罪别人呢?傻子吗?
你记住,若是以后有人这么对你,切不可被情绪左右,而是要想想他这么做有何好处。
如此,便会清醒许多。”
他又看向手中的报纸,笑道:“说起来,他的诗词的确精美绝伦,可惜他选错了位置。”
梅仕德没再多说,往翰林院去了。
梅青书望着他的背影,满眼复杂,嘀咕道:“真的不是因为他的诗集抢了你《青藤山诗集》的风头吗?”
几乎是当天,翰林院主编的《雅音汇编》就登了梅仕德对静安居士新词作的评论——
《瞠目结舌!静安居士新词不如三岁小儿打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