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学习实践手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干什么——行动学习有什么用

1.回归爱学习的本性

学习是人类的天性。对知识的渴求,是人类本性的一部分。学习本身可以是非常有趣的,学生可以从学习中得到快乐。然而我们对知识渴求的欲望往往被反复的模式化应试教育扼杀,学习的乐趣被无休止的测验与考试取而代之。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英语“educate”中的“duc”的意思是“引导”出学习者内心的潜质,“点燃内心的火焰”是学习的本源。行动学习的理念和方法提倡自由、平等,鼓励参与、探讨、倾听、反思,让学习回归生动有趣,让学员回归内心平和,挖掘潜质,释放潜能。

行动学习并非对传统学习的延续或者简单加码,不会重复过去某些运动式的学习管理方式和形式主义的做法。很多成年人,尤其是部分领导干部在学习时,往往在不知不觉中陷入自上而下运动式的、形式主义的学习模式,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行动学习要破除的正是这种学习的形式主义做法。

2.补齐国人思维短板

我们在学习研究西方学者关于行动学习的相关论著,如迈克尔·马奎特的《行动学习:原理、技巧与案例》《行动学习实务操作:设计、实施与评估》和朱迪·奥尼尔、维多利亚·J.马席克合著图书《破解行动学习:行动学习的四大实施路径》时,往往会发现书中对于行动学习理念的相关内容讲得比较多,而关于行动学习具体的方法和技术实操内容介绍则不常见。究其原因,与国内外教育培训背景密切相关。国外教育培训和企业对于结构化研讨和管理工具、方法的使用已经较为普及,各类协会、社团和公益性组织的培训也是如此。因此,西方对于行动学习的推广更多是需要将行动学习相关理念讲清楚并获得认同,而实操层面具体方法的应用不是重点。反之,国内接触这些工具和方法的机会不是太多,各类培训机构和学员对于常用的管理工具和方法还很陌生,即使有接触和了解,对其规则的掌握和步骤的运用也谈不上熟练。因此,我们对于行动学习的推广应用,既要关注理念、理论,更要关注具体方法的实操演练。

钟国兴在其著作《找点:精准高效的做事方法》中提出,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点式思维,强调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个点开始,精准到一个一个点上,注重流程、操作规程;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模糊性特点,不太爱“较真儿”,因此,尽管我们引进了西方那些具体的、科学的、严格的、精准的管理模式,但实施起来效果仍打了折扣。通过行动学习,点式思维、团队智商和链式学习等一系列精准高效的做事理念和方法,可以帮助弥补国人思维的短板,但前提是我们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较真儿”,要遵守规则、流程和步骤,不走样、不跑偏。

3.推动组织变革

处在当前快速变化发展的环境中,变革成为组织的应对之策。无论是政府部门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还是企业不断转变经营管理模式,推动组织实现战略变革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共同课题。行动学习通过学习与工作相融合,进而推动组织变革和个人成长,在帮助干部教育培训变革和企业经营管理、学习模式转变方面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行动学习理念符合干部教育培训的理念转型。理念转型是干部教育培训转型的首要环节,它直接决定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目标定位:学员为本,按需培训,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个人需求三位一体,素质优先,能力导向。在加强信念教育的同时,把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转到提高干部的执政能力上,以问题为导向,联系实际,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推动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行动学习方法符合干部教育培训的模式转型。在坚持适用、科学、规范的原则下,强调引导式教育和启发式教育相结合、教员的主导性和学员主体性相结合,进一步巩固完善讲授式教学,不断创新新型教学方式。行动学习可以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在调动学员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突出教学方式创新,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里讲过,“从长远来看,你的组织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就是比对手更好、更快地学习的能力。学习力决定了竞争力”。当前,我们进入人工智能时代,这是一个“数据重构商业、流量改写未来”的时代,需要组织适应从稳定到快变的经营模式变革。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指出,所有企业无非两种结局:一种是“他杀身亡”,一种是“自杀重生”。从某种程度上讲,所有的百年老企业都是“自杀重生”的典范。

工业经济时代倡导科学管理和物化思维,其逻辑基础是工具人和经济人假设,管理者强调命令与执行,以指挥者自居。知识经济时代则倡导人本管理和完人思维,逻辑假设的基础是社会人和复杂人,要求管理者学会授权、提供辅导和给予支持,这与行动学习倡导的理念、原则是高度一致的。行动学习是个人和组织学习模式变革的重要方法与手段,能够帮助个人和组织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而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