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产减值损失:到手就贬值
笔者在经营补习学校的时候,遇到过这种情况:有的学生在上课之初就告知学校,由于种种原因,自己需要缓交学费。当然,很多学生后来陆续补齐了学费,但也有极个别学生上了一段时间的课之后就消失了。这些消失的学生应该缴纳的学费就是学校账簿上的“应收账款”,但随着学生不再来学校上课,“应收账款”也就成了一笔名义上的收入,实际上再也不能兑现了。这笔不可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客观上造成了补习学校的损失,成了学校的资产减值损失。
对于这一点,有车的朋友肯定有更具体、更深刻的体会:一辆新车10万元,开两个月,也就值8万元。毕竟,汽车不是古董字画,不是年代越久就越值钱,而是会随着使用期限产生磨损直至报废。而这样的损失,叫作固定资产的减值损失。
除去上面提到的有形的东西,还有一种无形的东西也可能会出现减值损失的情况。比如笔者家楼下有一家小超市,小区的居民几乎都去那里购物。可是,有一天,店主贴出了转让广告。因为他的女儿要上高三了,现在的环境没有办法让孩子专心致志地学习,他要去学校附近陪读。小超市的资产加存货大概只有3万元,但他们开出了10万元的转让价。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它的盈利能力很强,所以大家想要拥有它就要溢价购买。如果有很多人都看好这个商机,并且都有购买意向,觉得10万元还真的不贵,就可能有人会私下里说:“我出11万元,尽快兑给我吧。”这就是支付了所谓商誉的价格。
不过,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假如你支付10万元接手超市后,经营不善,很多老顾客就不会再来光顾了。此时,超市的盈利能力就下降了,原本价值10万的它价值开始缩水,甚至可能只剩下资产加存货的3万元,其他7万元就打了水漂儿。若是出现这种情况,损失的7万元就是你的商誉资产减值损失。而商誉受到损害本身就是一种无形资产的损失。总之,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都会遇到资产减值损失。
目前,为了确保自身的稳定和发展,企业每个年度要以公允价值来对自身的价值进行重新核对,如果出现资产减值损失,应当立即确认,并当成成本和费用在当期的收入中减掉这项损失。一经确认,不得更改。所以,也有很多企业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资产减值损失,因为它会吞噬掉一部分收入,削弱企业的盈利能力。
不过,只有正视资产减值损失,才能为企业的盈利能力添砖加瓦。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表2.7来认识一下知名企业A车集团是如何计算资产减值损失数据的。
表2.7 A车集团20××年年报资产减值损失资料

从表2.7中我们不难看出,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是资产减值损失里最大的项目。其实,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固定资产越多,它的减值损失就越大。而且,如果不是古董的话,只要是固定资产,就会越来越不值钱。此外,A车集团的资产减值损失资料里还有存货跌价损失一项。此项内容的存在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它充分透露出了一个信号:A车集团已经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卖出去的汽车,现在对于公允价值来说,已经减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