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道家运动之会
很快,就在天子都脚下的千年古镇西递弘村(今黄山黟县西递宏村景区),一场声势浩大和前所未有的上古道家运动之会于此隆重举行。
这西递弘村位于天子都山下险要之地,占地大约数十余公顷,北枕青翠明秀的天子都余脉雷岗山,南抵烟波浩渺的奇墅湖,西傍黟地古河道西溪河、羊栈河;东为本村的东边溪和东山,植被茂盛。村南建有数十亩的池塘南湖,整个村落背枕雷岗,三面环山,布局基本上保持座北朝南状,基址处于山水环抱的中央。该地东有东边溪、东山,西有西汐、黟北古道、石鼓山;北有黄山余脉黄堆山、学堂山、雷岗山,南向东西汐汇合,涧田成片,流水直往南流向奇墅。四围群峰叠嶂,郁草茂林,中间应为“明堂”,此地依雷岗傍西汐而聚,地势高爽,朝向良好,成背山而水之势,很符合精通风水学的先祖之意。另外,加之西递在黄山南麓,黟地盆地南侧,南北为山岭所夹,迤逦数千米,一直到黟地南与渔亭古驿站相连的驿道上。此处背靠罗峰山、石狮山,南面对案山南山坞,南北山在此回环形成一处山坳,土地肥沃,阳光充足,并且有三条清澈的河流在此交汇,无疑是一处适宜生活居住和休闲养生的上古世外桃源。
经过层层选拔竞选,其中车夫、医者、盐贩三人从华夏九州数千参与者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天子都修道代表资格,并一一发表了自己的学道感想。
“我是一名轩辕车马车车夫,经常往来于三苗之地(今江西、湖北、湖南部份地区)与天子都之间,最敬佩的人是轩辕车的发明者黄帝,所神往的事是能够炼成道家上乘之术,可以做到腾云驾雾,再也用不着如此辛苦赶着马车日夜兼程奔波各地了。”从发言中可以明显看出,车夫曾深受天子都当地有关黄帝事迹的轩风夔鼓和轩辕车会之风的影响。
接下来,医者表达了自己的梦想。“我来自雍州(今陕西)彭衙邑(今陕西渭南白水)雷氏部落,是陶圣和针灸之祖雷公家族医学传人之一,自感对岐黄之术有所钻研,因久仰容成公道仙大名,而百闻不如一见,希望通过此次机会,以求深得道家医法精髓,悬壶济世,造福于人。”医者不仅志向远大,而且博爱伟大,他之所以能够过三关斩六将,单从这点可以想像得出来,其确实对医术有所造诣。
“我也是天子都当地歙州龙溪(今呈坎)金氏家族,一直从事盐贩祖业,虽然家大业大,但岁月不饶人,难免年迈体虚,如今仅存后顾之忧便是期望通过修炼仙丹,待服食后不求长生不老却求延年益寿足矣。由于本人年轻时曾以炼矿盐为生,后得知天下道仙唯浮丘公炼仙丹最为了得,便自告奋勇前来恳求修炼之术了。”盐贩直言不讳,可见为了修道亦是做了不少充足准备的。
在代表选拔完成后,黄帝和容成子、浮丘公两位帝师聚集一起,商讨着下一步如何带领他们三人上天子都体验修道了。
“两位帝师,我看他们早已有所喜好和做好了选择,不如直接采取分工制进行,我们正好三人,一人带一个,即车夫跟随本帝,容成公帮带医者,浮丘公带着盐贩,这样分配可好?”黄帝见到以上三人都是有备而来,于是建议一人一师制进行实地体验,至于能不能坚持下来,就要看他们各自的造化了。
“如此甚好,我看天帝的这个主意不错,既按需分配,又分工合理。”容成子听了黄帝之言,表示非常赞成。
此时,浮丘公看了看手中的天子都地形图,分别指向之前以他们三人各自命名的山峰说:“对于天帝的意见,我也赞同,只是我们在自己的修道之所进行比较合适,我在浮丘峰带盐贩,容成公在容成峰带医者,天帝在轩辕峰带车夫,这样既能保持清静,可避免相互干扰影响修道效果反被世人怀疑耻笑,同时又能借此考验他们,看是否与道有缘,以便于我们进行评估如何后继发展。”
闻言,黄帝和容成子更是赞赏,认为此法结合最为妥当。主意已定,接着便是修道运动体验时刻了。
几天后,盐贩在浮丘公的带领下准备攀爬浮丘峰。当时,年过半百的盐贩望着高耸入云的山峰,心里直打鼓,毕竟自己已步入年迈,体力明显不支。
“道师,可否休息片刻,我实在走不动了。”他望着前面健步如飞的浮丘公,气喘吁吁地恳求休息一会儿。
浮丘公只好放慢脚步停了下来,从路边捡了一根干树枝,然后递给他当作拐杖之用。“不行,还得加快速度呢,这离峰顶仙坛还远着呢,我们必须在天黑之前到达,不然不被野兽发现咬死也会被迷雾困住脱不了身。”
“这险峰路远,平时道师都是这么走的吗,看着道师年已数百,爬山有如履平地一般,然我却寸步难行呢?”盐贩看停不下来,只好边走边问。
浮丘公微笑着对他说:“修道在于修行,你看这山高路远,走得多了,自然就不觉得有那么远了。但如果看着便畏惧不前,就算再近的路,也会遥不可及。至于行至臻界,功到自然成,便可借助其他东西炼就御行之术。”
到了峰顶浮丘仙坛,浮丘公安排好盐贩的住宿后,然后骑着仙鹤飞走了。整个夜晚,盐贩呆在洞穴中不敢出来,咀嚼着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干粮歙州蕨菜,还有金丝琥珀蜜枣,这些都是他平时最爱吃的当地美食,当时吃在嘴里总感觉不到一点美味来。
第二天,盐贩因一夜未眠,便早早守候在洞口,焦急守候着浮丘公前来指导修道之法。一直等到晌午,浮丘公才骑着仙鹤回到仙坛之上。
“我来了这么久,道师为何不教我修炼仙丹之法呢?”盐贩显得有些着急。
浮丘公不紧不慢地说:“你才来多久呀,这修炼仙丹非一时半载就可以达到的,短则十年八年,长则可达百年之久,凡事欲速而不达,就如同你贩盐之业,需要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扰未厌焉,你们新安歙商(今徽商)特别是金氏家族不是崇尚开拓进取、矢志不渝、百折不回的骆驼精神吗?”
听了浮丘公如此一番话,盐贩心里感到非常惭愧,此刻他终于醒悟过来,仅凭自己的年龄和体质,可能这一辈子也难以完成修炼仙丹了。
于是,他当即跪谢浮丘公,立刻告辞下山,从此不再急功近利,准备以余年浮游四方,取什百之利,人宁贸诈,吾宁贸信,立志将歙商(今徽商)精神发扬光大。
“修道如修行本无捷径可言,不容有一丝弄虚作假,又如行商为人处事,不能有半点欺童瞒叟之心。”看着盐贩蹒跚远去的背影,浮丘公不禁感慨万千。
然而,对于盐贩而言,或许学道半日,便可受益一生。从此以后,歙商(今徽商)在金氏家族世代和众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逐渐成为华夏九州三大名望商派之一,总算是没有辜负歙商(今徽商)始祖要离祖父曾经纵横上古商界的辉煌历史。
如果说盐贩学道半日便早早收场,那是因为修行不够深厚。而车夫也仅坚持了三天,便是由于修心难以做到宁静一时败下阵来,逃之夭夭。
那天,黄帝带着车夫一路跋涉,翻山越岭前往轩辕峰。一路上,车夫见到周围景色幽邃迷人,开始时还感到非常新异惊叹。
直至到了峰顶,黄帝将他安置在石仙室内,里面除了石油座,空无一物。黄帝告诉他,“以后,我们就在这里闭关修道了。这第一步呢,说来了也很简单,那就是打坐入定,至于时间要看自己能否静得下心来,刚开始时可以考虑饮食,但此后期间除了饮水,不可再进食了。”
一天下来,平日饭量就很大的车夫很快便将带来的干粮全部吃完了,包括歙州烧饼、五城茶干、石头馃等歙地美食,一点也不剩下。
他原想,黄帝为天下九州之帝王,跟着他还用得着自己考虑食宿问题吗,本就应该吃香的喝辣的。可是,黄帝与他同吃住,根本上没有任何特殊,哪有什么皇家贡品,就连用水都要依靠自己到山下紫云溪和滴翠潭里汲取担食。
直至第三天晌午,车夫实在是饿得肚子咕咕直叫,再也无法静下心来打坐入定了。见他如此烦心意乱,黄帝没有言语,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修炼心法。
“敢问天帝,难道您身为天下一帝,平时修炼都是如此吗?”车夫再也憋不住了,便打破沉默。
过了好一会儿,黄帝才慢悠悠地说:“我本脱俗,何来一帝,天下凡事,与我何干?”
“我想天子都如此之美妙,难道天帝就不留恋如此江山美人吗?”车夫还是疑惑不解,他实在想不明白,眼前的黄帝居然能够做到放弃这样的荣华富贵,甚至怀疑他是不是真的修道,还是走火入魔了。
黄帝见车夫已经说到这份上了,于是干脆放下静修之功,准备好好劝导对方。在这一瞬间,他倏地想到了“黄山”预言,“黄山决生死,妖婆定输赢,命有定数,业有规循,神人一梦,好自为之。”其中,那后面两句话,不正是此时最好的诠释吗?
“一切皆为虚幻,万物终归尘土。众生皆烦恼,烦恼皆苦。烦恼皆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有形者,生于无形,无能生有,有归于无。所谓人生一梦,境由心生,又何来留恋之苦呢?”
黄帝心由口出,让自以为见识颇多的车夫仍为不解。此时,他肚子里的饥饿感已超过了任何欲望,又怎么能够理解其中深意呢。
“修心为上,道法自然。修道在于修心,心是修行的根基,也是决定修行成败的关键。修心要求修行者去除心中的杂念、欲望和烦恼,始终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明。通过修心,修行者可以逐渐领悟到生命的真谛,自然而然达到心灵的解脱和自由。”黄帝一边解释,一边试图通过静心咒让车夫平静下来。
“如果你还是难以静下心来,那就跟我一起念诵静心咒吧。冰寒千古,万物尤静,心宜气静,望我独神,心神合一,气宜相随,相间若余,万变不惊,无痴无嗔,无欲无求,无舍无弃,无为无我。”
“我是难以忍受如此饥饿之苦了,又怎么静得心下来呢,天帝可否告知附近可有野果以充饥腹食,以解暂时之急。”车夫已表现出坐立不安起来,几乎是用恳求的口吻问黄帝。
见状,黄帝“唉”地一声叹了一口气,他用手指了指山峰之下说:“既然如此,你沿着山峰往下行走数里,便见峰腰处有一神仙洞,于峰麓处长满了野生杨桃(今黄山弥猴桃),随手可得,多汁而甜,果香味重。之外,峰下还有紫芝源,食之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说完,黄帝不再理会车夫了,然后自己默念静心咒,于片刻间又进入打坐入定的无我状态了。
其实,黄帝刚才已在言谈中无意中告诉车夫,即便不能静心修炼至腾云驾雾,也可以通过服食天子都野生杨桃、紫灵芝等这些具有天地灵气的东西,起码能够达到百岁之寿。
这时候,车夫哪顾得上这一切,连滚带爬地逃下山去,哪有心思摘什么野生杨桃和紫灵芝呢。此时此刻,他一路狂奔,脑海里全是大快朵颐的景象……
“道师,您这是受了风寒,等我熬药给您服下,应该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医者跟随容成子上了容成峰,自住进了容成子自己取名为容成洞里后,容成子便突然病倒了。
容成子躺在铺有干草的石床上,“喀喀”地咳嗽个不停。他眯眼看着医者手忙脚乱,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便关心地问道:“那辛苦你了,你这是准备给我开什么药方呢?”
医者连忙回答道:“我这是从《黄帝内经》上摘录下来的医治伤寒偏方,等会我就下山给您抓药去。”
“身为医者,理应对症下药才是,不可随意乱用千人一方,你都没有经过仔细的望闻问切,就下了如此定论,这有可能不但医治不好病,还无异于火上加油呀!”容成子一边咳嗽,一边告诫医者。
医者听了,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显得非常尴尬,愣在当场,不知接下来该怎么办了。
“你不是自称雷公家族之后人吗,可否熟悉他的针灸之法呢?”容成子看他如此拘谨,便接着问道。
“您说针灸吗,那……那我会一点儿。”医者有些结结巴巴地回答。
“那你不妨取针来试试吧,通过选取列缺、合谷、风池、风门、肺俞等关键穴位,利用针灸的疏通经络、运行气血、增强正气的作用,可达到祛风散寒、宣肺止咳的治疗效果。另外,你再到峰下紫烟源采些滋补草药来,那里常有紫烟笼罩着野生黄精(今黄山黄精),此药物具有天地之灵气,非常适合病后痊愈之时服用。记住,熬药时最好取紫烟源之下溪水,如此方为阴阳合一,相辅相成。”
医者心想,容成子真不愧为岐黄之师,更是自己族师雷公之祖,看来真是名不虚传。于是,他听从容成子的吩咐,立即从包裹里取出针灸,按照容成子所指的穴位一一扎针。不一会儿,便见容成子头上冒起了缕缕雾气,身上虚汗不止,也不再咳嗽了。
“道师,那我就下山采药去了。”医者见容成子已进入打坐入定状态,便趁天色尚早,告辞下山到紫烟源采药去了。
到了紫烟源,医者这才发现多年野生黄精都生长在悬崖峭壁之上,因为天子都山高谷深,瀑泉清澈,植被繁密,气候多变,由此造成采摘不易,稀少难得,反而知之者甚少。这种被天子都当地人誉为“轩辕神草、仙人余粮”的野生黄精,又别名“山姜、黄芝、地精、仙人粮”,一直是上古医道之家眼中延年益寿之“灵丹妙药”,有“久服成仙”之说。
“难怪黄帝、容成子、浮丘公等人精神饱满,神采奕奕,且视黄精为仙品,原来是长期服食,以求长生。那么,我何尝不近得楼台先得月,自己可经常服用此处野生黄精,亦可长生不老乎。”一想到这,医者禁不住心里暗喜。
一个星期后,容成子经过针灸和黄精的双向治疗,身体已恢复如初。此时,他见医者脑门通红,眼神躲闪不定,手臂血液贲张,一眼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你知道不知道,你已经走火入魔,再如此下去,就病入膏肓了。”容成子见医者仍不说真话,便直接抓住他的手来,为他把脉后,再看了看舌苔说:“你应该是过多服用野生黄精所致的热毒侵身,全身是不是感到燥热难耐,还特别想男女之事是吧。”
见自己的行径被容成子一语道破,医者只好低头承认。他原想,自己多服用一些并不会碍事,反正也没有知道此事。
“这野生黄精的确有黄精具有滋补疗虚的强大功效,通过补益脾胃,滋润心肺,强筋壮骨,可以使人耐饥饿、耐寒暑、恢复五脏的劳损和七情对身体的伤害。但凡事有度,欲速而不达,往往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就是世间再好的东西也得自律节制才行呀。特别是对于医者而言,更不能抱有私欲,急功近利,否则将会深受其害,造成医者不能医己,从而败坏医德医风,长久以往势必时风日下,无可救药。”
容成子心念医者对自己一片诚心,不忍心看他因此走错了道路,便好言相劝,希望他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这岐黄之术,重不在术,而在于正,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以防为预,一般小病自然都不是问题。记得你们祖师雷公也曾有言,医乃仁术,非仁爱之士不可托,非聪明理达不可任,非廉洁淳良不可信。其实医者,实为医己医心,何为上品医道,方晓天文地理人事也。”
听了容成子这么至理至真的一番话,医者这才大彻大悟,决定痛定思痛,下山回家静下心来钻研医术,最终成为一方良医,被后人所传诵。
修道贵在无为清静,不能急于求成。而盐贩坚持了半日,车夫坚持了三天,医者坚持了一个星期,通过这些活生生的事例,由此黄帝仿佛受到了心灵的洗涤,从此抛弃所有杂念,更加专心于修道之事了。
不久,在天子都第二高峰光明顶之上,黄帝和容成子、浮丘公三人在此聚会总结此次道家运动之会的所感所悟。
“上古之人虽为神体,可寿至数百上千,除了基本饮食因素之外,却与寡欲淡利不无关系,不像现在人之所以疾病多,其实和欲望太多是有直接关联的。欲望太多,既要又要还要,什么都想要,什么都要去做到,结果就会给自己造成很多压力,长期在压力中,容易造成阴阳失调,五行紊乱,导致百病丛生,痛苦不堪。”浮丘公如此感慨。
“确实,这个世间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灾祸了,往大的说,自古至今之战乱无不是因为贪欲,往小的说,每天不知节制的贪欲生活,往往是因为想要获取更多的占有欲,却不知战争最终让生灵涂炭,贪取最终让自己焦虑,一切都没能遵循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事实上,修道就是一场自我精神修炼,宠辱不惊而肝木自宁,调息寡言而肺金自全,动静以敬而心火自平,饮食有节而脾土不泄,恬然无欲而肾水自足。”
容成子的言语中更是直指修道精髓之要,只是他所言的精神修炼并不仅仅局限于五脏的调养,其实它囊括的内容也是包罗万象,比如人的三观之正,则充满正念,一切都顺遂。所以,想要通过养生让身体更加健康,首先先让自己愉悦起来,顺应自然的规律去调养好五脏,减少自己的欲望,知足常乐。
“两位帝师的话不无道理,这让本帝不由得想起自己年轻时与炎帝、蚩尤之争,正是应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之天机,多贪念者往往失去人心不得善终,少欲念者往往自由自在得圆满。正如,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如今,华夏九州仍无我,却依旧江山犹存万代昌呀。”
可以看出,黄帝的认识结合了自身经历,显得尤为透彻深刻。此时,他更加坚信那个上古“黄山”预言“黄山决生死,妖婆定输赢,命有定数,业有规循,神人一梦,好自为之。”之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