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玄女洞中试黄帝
时光荏苒,岁月无声。一转眼间,冬去春来。三年时间就匆匆过去了。于是,容成子和浮丘公一行人依依不舍告别前来相送的歙地民众,从天子都(今黄山)奉旨返回都城郏鄏(今河南洛阳)复命。
一个月后,身处中央之城望眼欲穿的黄帝一时龙颜大悦,因为终于盼来了容成子和浮丘公两位帝师此次天子都之行所带来的好消息。
容成子禀报说:“此山古称天子都,为上古先祖设立的仙境禁地,因为山上多为黑石,又被当地人称为黟山。最令人惊奇的是,该山和中州嵩山类似,亦有大小72峰,两山如同昆仑墟之下的太极两仪之阴阳眼,即为生死之门,实乃华夏九州之最也。”
浮丘公进而建言:“天子都虽为禁地,但目前我们发现仍有人涉足的迹象,为了不对山中灵气造成破坏,我建议由天帝率领中央人马直接入驻,进行保护和修道管理,我们可随天帝上山修炼仙丹,直至丹成得道,立地升仙。”
黄帝听了两位帝师的情况汇报,心里非常高兴,然后作出了表态。“我以为,得道实则德道,应先有德后有道,如果不能做到德才兼备,即便得道成仙也只不过是俗仙而已,这样难以会有私心,无法做到天下为公。为此,我想带上一帮有德有才的众臣们,一起进入天子都闭关修道,为华夏龙族之未来而培养后备之才。”
如此部署完毕,他立即让容成子和浮丘公从各州选拔优秀人选,决定于三个月之后,由他亲自带领一帮众臣前往江南,正式入驻天子都。
“天帝,这次南下天子都,臣妾理当大力支持,为帝身龙体安康着想,臣妾恳请带后宫一同前往,以免挂念为盼。”夜晚后宫里,嫘祖一边为黄帝宽衣解带,一边认真地对他作此恳求。
黄帝心疼地看着嫘祖也已白发苍苍,很是过意不去,便一口应允下来了。
“爱妃跟随本帝左右算来已有数十年,如今儿孙满堂,个个优秀,确实吃了不少苦。只是此次并非游山逛水,修道清苦,难得爱妃有些心意,本帝正求之不得,又怎会阻拦呢。”
见黄帝难得如此表白,嫘祖将头深深地埋进他的胸前,泪眼婆娑,浑身抽泣起来。黄帝见状,更加难过,只是用手不断抚摸着嫘祖的满头白发,然后叹了一口气。“唉,只怪岁月不饶人,没能越活越年轻,如果此次真能得道而长生不老,那该有多好呀!”
很显然,黄帝对此次天子都之行充满了万分期待,算是排除了一切干扰,全副身心都用在修道之事上。这也可以从三个月后黄帝亲自率领大队人马甚至后宫众妃这点上完全看得出来了。
然而,容成子和浮丘公非常反对黄帝如此浩浩荡荡的做法,认为这是难以脱俗之举,不利于静心修道。只是,碍于情面,有些话不好明说而已。他们两人私下商量着,待到了天子都,再想办法也不迟。因为他们十分清楚,凡尘之心多纷扰,往往会破坏体内灵气,这可是修为道家之大忌。
“此山真乃人间仙境,又何止是世外桃源。天子都不愧为天子之都也,难怪被仙祖们称为禁地,单凭这样妙不可言的景色,如我带众妃在此长住,亦如神仙,岂不快哉!”
果不其然,到了天子都后,黄帝四处一看,嗬,只见一座座奇峰直耸云霄,一缕缕云雾飘荡缭绕,一片片松竹苍翠欲滴,一阵阵花香扑鼻,一声声莺啼鸟鸣,真是一个尚无凡人涉足的人间仙境之地。
看到黄帝异常兴奋,可容成子和浮丘公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刚才黄帝话中对俗事仍有不甘之心,而无心即是道之根本。
既来之则安之,他们没有着急点破这一切,道家讲究循序渐进,往往操之过急反而适得其反。因为道法自然,不怕不懂,就怕自以为是。修道先修身,把身修好了,才有资格做后⾯的事情。
于是,根据容成子和浮丘公以前考察留下的标记,他们选择了自己取名为“望仙峰”的一个石洞住下来。该山之所以取名为“望仙峰”,实有期望通过修炼仙丹飞升为仙之意。此山位于天子都东北部,为36大峰之一,高达1544米。同时,他们还在石洞里设置了石床、石灶、石桌、石椅。这样,以便于日后黄帝和容成子、浮丘公带着侍从,每天翻山越岭,寻找炼丹的药料,砍伐炼丹的柴薪。
“我看天子都山峰诸多,不如我们几人各占一山,以便于平日闭关静心修道之用,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这天,容成子站在望仙峰上,望着远处各个高耸入云的山峰,作如此建议。“这样既便于平时称呼联络,又利于静心修炼道法,待到修炼至一定境界时,我们再一起专心炼仙丹以服用。”
“我以为容成公提议尚好,就看天帝有何想法呢?”对此,浮丘公表示非常赞同,然后将询问的目光转向黄帝。
黄帝微笑地回答:“两位不仅是我的帝师,又是闻名天下的道仙,你们说怎么好就怎么办,我还没有正式入道,再说也不熟悉这里的环境,岂能胡乱作主呢?”
容成子见大家没有意见,便干脆自作主张起来,只见他从随身包裹里拿出一块丝绸地图摊放在石洞门前的一块平坦石头上,这是他们之前考察天子都时用歙砚之墨画作的山峰地形图。
“你们看,此峰位于天子都东北部,正好是艮宫生门,此峰为36大峰之一,高达1664米,这就算是天帝修道之所,可取名为‘轩辕峰’。”
容成子说完,然后瞧了瞧黄帝,见他点头示好,便又接着说道:“天子都西南方向有一峰,亦为36大峰之一,高达1683米,这就算是浮丘公修道之所,可名为‘浮丘峰’。至于我自己呢,正东面有一山峰,亦为36大峰之一,高达1450米,可名为‘容成峰’。”
浮丘公听了容成子的如此安排,若有所思地补充道:“依我看,除了我们三人之外,还得为天子地都三大主峰一一取名,亦可作它用,这样就更容易辨别了。”
“浮丘帝师此想法甚好,我想天子都中部位置的最高峰不如就叫‘莲花峰’,高达1864.8米,因其主峰突兀,小峰簇拥,形似新莲初开而得名,为36峰之首。你们看图里中部还有一座次峰,高达1860米,干脆就叫‘光明顶’吧,因为这里高旷开阔,地势平坦,日光照射久长,故名‘光明顶’。”
说到这里,黄帝看了看地图,想了想又继续卖弄自己的文采来。“至于第三高峰嘛,它位于天子都东南方向,高达1810米,可取名‘天都峰’,既出自天子都本意,又有群仙所都和天上都会之意,如此岂不妙哉?!另外,天子都东面还有一高峰,高达1513米,亦为36大峰之一,我看两位帝师在此标注此峰‘时有彤云拥簇,且白鹤飞翔’,到时我们结伴出游作为暂居之所,何不取名为‘仙都峰’呢?”
经黄帝这么一解释,似乎看起来很是合理,于是容成子和浮丘公都表示认可了。不过,接着容成子又不忘补充上一句,他说了说天都峰的主要特征,这样更便于今后辨认。
“这天都峰顶平如掌,峰中有天然石室,可容百人,室外有石,像醉汉斜卧。如伫立峰头远眺,可见云山相连,江河一线,遥接大海,俯瞰群山,千峰竞秀,万水奔腾,美不胜收。因此峰拔地摩天,险峭峻奇,虽然高度不及莲花峰和光明顶,但卓立地表,在群峰中最为雄伟壮丽,绝对堪称‘天子都第一峰’”。
就这样,他们三人将天子都大体山峰进行了初步分析和了解后,接下来就要准备闭关静心修道了。
这天,黄帝准备单独一人前往轩辕峰潜心静修,在途经一座小山峰时,一眼便瞧见前方是一处人烟罕至的峡谷,发现此处竟藏着处绝美的秘境溪瀑,翠竹摇曳,溪水潺潺,清澈见底的潭水宛如玻璃水般纯净,阳光折射下发出翡翠色的梦幻色彩。
“真美呀,可是美到极致了。”黄帝止不住惊叹道。此刻,他甚至这样妄想,如此美景再配上佳人,岂不是神仙又是什么呢?然后,他从怀中掏出那张丝绸地图来,想看看自己身处何地,以免迷失了方向。
“来者可是黄帝,九天玄女已在此恭候多时了。”正当他心猿意马之时,倏地听见一个甜美清脆的声音传来,轻轻柔柔地钻进耳朵里,令人心里阵阵发痒。
“什么,九天玄女?不会这么巧吧,自己心里刚作此念想,她说来就来了。”原来,黄帝刚才看到如此美景,便不由自主地想到一个暗恋许久的天仙,她就是九天玄女。想起曾经往事历历在目,涿鹿之战时是当自己身陷蚩尤的重重迷雾之时,得益于她授以天书《龙甲神章》而大获全胜,后来也是她制作八十面夔鼓而重伤蚩尤……
此时,令黄帝心心念念的女神九天玄女终于再一次出现在自己的眼前,让他依旧感到不知所措,就像一个小孩子看到心仪的陌生礼物那样惊喜不已。这一刻,于绝色山水之中,只见她浑身散发着金色的霞光,人头鸟身,穿着九色衣裳,如凤凰飞舞一般翩翩来到黄帝身边。
“女仙……您找我有什么事吗?”黄帝一时不知说什么,连称呼都变了,同时感到口干舌燥。
“正是,我找你的确有事,本仙要再授以一套素女心法,请随我来吧。”
九天玄女的话仿佛带有磁性,黄帝身不由己地紧跟在她的后面,朝着这座高不过650米的小山峰走去。
原来,此山离轩辕峰不远,峰下有天然石洞,不大不小,冬暖夏凉,且非常隐秘。
“女仙这是何为?”到了洞中,黄帝见九天玄女正欲宽衣解带,非常不解。对于自己心中的女神,尽管身在野外僻静之处,孤男寡女,但他丝毫不敢有任何非份之想。
“你身为天下之帝,拥有后宫三千,为此本仙授受房中之术,你便能御三百女。”九天玄女大大方方,说得很轻松,似乎是在例行公事一般。
“这……这万万不可,如果本帝贪图美色,也不会到此闭关修道了。”黄帝听罢,连连摆手表示拒绝。
九天玄女见黄帝意志坚定,心中一念,再试试也无妨。“但如果这是西王母之令呢?”
“那也使不得,如果无法拒绝,女仙您看身授倒不如口授如何?”
黄帝的话斩钉截铁,再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了,似乎这就是他的底线。说着,就要往洞口走去。
“那好,我也是应命而来,你有什么问题想说的就说吧。”九天玄女一脸正经地回复道。
此时,黄帝不由得联想起伏羲女娲交尾图来,于是问道:“何来人体?又何为仙体?”
言下之意,对于人之初,他还是有些疑惑不解,尽管之前自己和仓颉、羲和、常仪等探讨过了。但是,他们的解释太过于高深,无法短时间内消化。
“人分五色,各以阴阳交合繁衍生息,外在为阳,内在为阴,达到阴阳平衡方可延续;仙为阴阳合体,以至阳至阴相互转换,阴阳从未分离,不需要调节即可延年益寿,乃至长生不老。人体宇宙,内含亿万星系各有阴阳两极,由心控制生命能量和开关闭合;仙本宇宙,与万物为一体,幻化自然,以意行于天地之间,哪有时间之念。”
九天玄女的话,分明是暗藏玄机,难道这就是天机不可泄露吧。黄帝一时难以理解,只能窂窂地记下了。这似乎只是一个铺垫,接下来才是正题。
“我听说懂得道的人,上可知天文,下可解地理,中可通人事,因而可以长久矣。现在,我想把养生之道传授给炎黄子孙后代,应该怎么做呢?”黄帝作如此问。
九天玄女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你所问的养生之道,就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开始,是阴阳变化的纲纪,是事物变化的起点和终点,是生成和死亡的根本,是精神智慧的集中所在,不能不认真考察研究。”
见女神有此避重就轻,于是黄帝接着问道:“我常感气力衰竭,脉理不和,终日忧心忡忡,总觉得危险将至,大难难逃,这是怎么回事?”
九天玄女笑着,似乎认为这是一个很幼稚的问题,对此她作这样解释:“这种现象是因为阴阳失调,夫妻生活不当所产生的后果。倘若女子精力强胜过男子时,就像火把火烧熄一样,使男人招架不住。夫妻生活,正像是烹调食物,必须水和火互相配合,才能煮出佳肴,作出热烘烘的食物。如你能够体会水火交融的道理,便能尽尝人间乐趣。否则,败身丧命,那里还有乐趣可言呢?”
黄帝对九天玄女作揖请教道:“愿闻要教。”
“此中道理说起来简单易懂,只是一般人欠缺倍心,或不能脚踏实地的去奉行罢了。现今黄帝日理万机,处理天下大事,身疲力倦,心情繁重,自然不能去深入了解各种养生道理。好在黄帝拥有众多妃妾,只要能把握交合要领,便能善自摄养了。”
九天玄女说完,便从怀里拿出一本天书来,然后郑重地交给黄帝。“这是素女心法,乃上古房中之术,如果有意,现传授于你,请记住不可外传,以免被一些好色之徒予以利用后反而走火入魔。”
黄帝惊喜若狂,连忙感恩应允。然后,他试探着问道:“敢问可否以女仙之名留存于世?”
“可以,但房中之术不宜以本仙尊号示人,就用本仙心法之名‘素女’吧。”九天玄女看是非常高兴,当场满口答应下来。
素女?黄帝一听到这个名字,感觉很是眼熟。这时,他突然想起自己年少时曾游览于都广之野(今成都平原)时,见识过当地名为素女的弹琴之术,她能让冬天风暖、夏天降雪、鸾鸣凤舞、灵寿开花……她哀伤鼓瑟时,连黄帝都承受不了,非得把五十弦的瑟剖掉一半剩二十五根弦,才听得下去。总之,素女在音乐上的感召力极大,远非娥陵氏、圣氏、伶伦等同样具有音乐才能的神人能及。
只是,黄帝万万没有想到,素女便是九天玄女,原来自己心中的女神不仅是音乐女神,还是性爱之神,更是精通天地之道、阴阳之略,犹擅兵法以及著有《天书》数卷的战神。后来,由黄帝和九天玄女即素女交谈的内容被后人重新编成《素女经》,并渐渐演变为《素女秘道经》、《素女养生要方》等古老典籍,只是真迹现今已均失传不知所踪了。
当他们走出洞来,可见天空中飞来一群群翩翩起舞的多彩凤凰,不断盘旋黄帝和九天玄女的身边周围,发出美妙的鸣叫声,仿佛在向他们倾诉着什么。
“两位道仙,本仙的任务已完成了。还有嫘祖妹妹,你也大可放心了,黄帝实乃真人也。”
说完,只见九天玄女朝天空伸出仙指,一只只凤凰飘落在她纤纤玉足之下,接着簇拥着她向远处飘逸而去……
不久,天子都当地歙人将本山唤作“玄女峰”,取此山洞为“玄女洞”,以纪念黄帝和九天玄女在此相会。
直至九天玄女走了好久,黄帝这才回过神来,仿佛刚才只是黄粱一梦而已,一切显得那么的不真实。原来,这是容成子和浮丘公两位帝师为他特意设置的考验之一,与此同时自己的爱妃嫘祖更是对自己放心不下,于是她在天子都东面仙都峰的一条大峡谷里,悄悄放养了一些多彩凤凰,渐渐驯化服人。
此山谷奇峰秀出,怪石罗列、翠水长流、森林茂密、生机活泼、处处奇观。因为有了凤凰,很快谷内便有了安卧翠峦的凤凰石,流光溢彩的凤凰池,婀娜多姿的凤凰松,高阔平坦的凤凰台;加上披云带雾的牡丹峰,高挂云崖的凌霄瀑,恬静的睡美人石,幻化的猫儿眼潭,玲珑的仙桃洼,幽秘的鸳鸯洞,欢乐的双喜池,幸福的和合石。如此千般景致,万种风情,凤凰于飞,鸾凤和鸣,吉祥如意,令人一见就喜。随着凤凰越来越多,这里俨然成了凤凰的故乡,又因仙都峰上有一奇石,形状像凤凰,昂首欲飞,大有出源之势,故被人名为“凤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