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诸葛孔明,我聪慧合理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7章 曹叡的应对

与此同时,远在洛阳城的魏明帝曹叡正端坐在金碧辉煌的宫殿内,手中举起一份加急密报。

这份密报所传递的正是蜀汉北伐的消息。

“蜀汉逆势而为,屡屡挑衅我大魏的天威!诸位将军大臣,以为该当如何?”

曹叡的声音洪亮,在宽敞的朝堂上回荡着,带着不可一世的威严。

曹叡高坐于龙椅之上,脸上神情淡然如水,但那微微眯起的双眸却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对于蜀汉此次的北伐之举,在他眼中简直如同儿戏一般可笑至极。

毕竟,魏国的国力强盛无比,是区区蜀国的数倍有余。

拥有如此雄厚的实力作为后盾,这无疑给了曹叡十足的底气和自信。

再看那殿下的群臣,个个皆是智勇双全之士。

其中,司空陈群、抚军大将军司马懿、镇军大将军曹爽、晓骑将军秦朗等一众重臣皆位列其中。

这些人或能文善谋,或勇猛善战,无一不是当世豪杰。

此时,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的陈群率先踏出一步,拱手向曹叡进言道:“陛下,依老臣之见,蜀国不过只有一州之地的兵力罢了,只需派遣一员威震四方的上将前往边境拒守,不战便可退军。”

其话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老当益壮。

要知道,陈群可是历经曹操、曹丕、曹叡三代君王的老臣,其地位尊崇无比。

早在曹操时期,他便已展现出卓越的谋略才能,成为主公身边不可或缺的重要谋士。

而在当今的曹魏朝堂之中,更是以其超凡的智慧被公认为智力的巅峰人物。

因此,当他发言之后,整个朝堂顿时陷入一片寂静,众人皆不敢贸然出声反驳。

善忍的冢虎司马懿,也是一言不发。

比起陈群,他的资历和谋略,真的不如何。

唯一有优势的,就是比陈群年轻。

若陈群依在,大魏也轮不到世马一氏。

“司空怎么说?”

曹叡的神情也顿时收敛,表现出了足够的尊重。

陈群是曹丕所托孤的大臣之一。

曹叡可无限信任。

并不会如同司马懿一般,要留心提防。

所以其所提之建议,都会被采纳。

同时也是制衡,乃至是压制司马懿的手段。

“蜀汉弱小,又是远征而来,粮草储备少,且转运困难,必不能久战,消耗即可。”

“我们要防备的,乃是江东小儿之祸心,东吴可水路齐攻,扬州又是鱼米之地,粮食充沛,需要重兵拒之。”

陈群再道。

他虽不出战阵,但其却是谋主,制定战略的高手。

在大局上,能够预判别人走位的谋士。

“司空言之有理,但毕竟是朝议,不知其他大臣可有好的谏言?”

曹叡点了点头,泰然处之。

比起刘禅的被动,其更有主动性。

比起孙权的仓促,其多了几分从容。

三国君主,高下立判。

大殿之上,群臣息声,无人作答。

“司马大将军,你以为该当如何?”

半晌后,曹叡的目光,落在司马懿的身上。

司马懿要防,但更要用。

“嗯!”

司马懿宛如心不在焉的被震了一下,幡然醒来。

“臣…亦没有其他的谏言,司空所言极是,大患乃是东吴也。”

司马懿紧跟着说道,其回答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说了,但好像又什么都还没有说。

在朝野之中,司马懿一直都是如履薄冰。

他确实也很冤枉,什么都没有做。

为国尽心尽力,为啥这些君主都要像防贼一样防他呢?

就凭了曹操的一个梦,这真是操蛋。

“对于战略大方向都没有异议,那么南拒蜀军,该派谁前往呢?”

“诸将,可有谁自告奋勇的?”

曹叡又发问道,他心中其实也有了人选。

如此朝议,只不过是走一下流程。

以他之英明,是能做到一言天下的,大臣的建议,无关轻重。

“陛下,大将军司马懿曾有拒抗诸葛亮之先例,臣以为,此任当属司马懿。”

陈群也是再次回道,宛如是曹叡心中的蛔虫。

但他又是区别于杨修,该说时便说,不该说时,便不说。

人情世故,朝野风云,尽在掌握之中。

“司马将军,不知你意下如何,可有信心?”

曹叡面带微笑,看似随意地开口问道,但那话语中的分量却沉甸甸地压在了在司马懿的心间。

司马懿心头微微一震,但脸上却是波澜不惊,他连忙躬身施礼,口中应道:“臣惶恐至极,承蒙陛下信任,微臣定当竭尽全力,绝不容蜀汉前军越入国土半步!”

司马懿心中明白得很,这是曹叡的试探。

但司马懿也很快就做出了最佳的回答。

无论是战场上的金戈铁马,还是朝堂内的尔虞我诈,他都能从容应对,游刃有余。

听到司马懿这番斩钉截铁的回答,曹叡满意地点了点头,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显然对司马懿的态度甚是满意。

接着,他话锋一转,再次开口说道:“此外,传朕旨意,命晓骑将军秦朗速往京兆之地,精心挑选两万精锐之师前来压阵,以备不时之需。”

说罢,曹叡那双锐利的目光缓缓移向了朝堂的另一侧。

“臣遵旨!”随着一声响亮的回应,秦朗跨步而出。

而就在此时,一直低垂着头的司马懿,其深邃的眼眸之中,忽然如闪电般划过一丝凌厉之色。

因为他心里清楚得很,这所谓的调兵遣将,名为增援,实则是派来监视他司马懿一举一动的监军。

曹氏三代,对自己还是提防的很。

自己的才能让曹氏三代忌惮,好在,也是为国之所需,可以在无计可施的时候,拿出来应急。

但却不可能大权在握。

曹操怎么起家的?

不就是以臣子而专权,到最后的称帝吗?

所以权力是不可能外放的。

也就是曹真、曹休这样的宗氏大将相继死后,曹氏宗族内,没有像样的人才崛起,才让司马懿有掌握军权的机会。

蜀汉有朝堂有内耗,东吴朝野有风波,这曹魏江山也有云风。

三国之内,是各有隐患。

均说是内忧外患,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