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猿妖巢穴
那些修士身上的储物袋都有防盗措施,那妖物呢?
秦观来到巨大的妖物尸体前,只见他穿着宽松的直裰,双目圆整,一副死不瞑目的样子,嘴巴凸起,手脚很长,满身棕色的粗壮毛发,的确是只猿妖。
他的身上并没有储物袋。
“汪!”狗走到猿妖脚边嗅了嗅,朝秦观叫了一声,然后扭头便跑。
翻译器似乎是刚刚在金色空间里时弄掉了,狗的脖子上只剩个项圈,这样也好眼不见心不烦,反正狗的简单意思,自己能看懂。
驯兽的功能在项圈上,与翻译功能是相互独立的,如此看来,这项圈应该就是个驯兽的法器,强度足够,甚至能抗住金色空间的打磨。
秦观跟上狗,来到一处洞窟。
“这是那猿妖的巢穴?”秦观问。
“汪!”狗在洞窟前叫了声,然后回到秦观身边。
秦观走进洞窟里,嗅到浓烈的动物气味,以他的目力勉强能看清里面的布置。
从储物空间中拿出手电筒,这是方便去公园训练走夜路时常备的东西。
视线清晰起来,秦观看到简单的石桌、石床,看来这妖物对扮人一事还挺执着的。
还有一个大木箱子,他打开木箱,里面琳琅满目的东西,有古玩字画、兵器古籍、几张书信,应该都是猿妖掠夺而来的战利品。
这些兵器看上去比储物空间里的匕首看上去杀伤力大多了,不过,却并未有一件能从中感受到法力波动,应该都只是寻常兵器,而非修行人用的法器。
秦观直接将整个箱子都收进储物空间,又用神识仔细查看了一遍,在石床的褥子下发现一处凹坑,里面放着一卷玉简,特意藏起来,每天压在上面睡觉,想也知道这可能是猿妖最珍贵的东西。
秦观将神识探入玉简中,瞬间,便有庞大的信息进入脑海。
那些明明都是自己不认识的九州文字,但自己却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或许父亲总挂在嘴边上的万法归一,就是这种感觉吧。
语言只是媒介,阐述的道理都是唯一真理。
而这玉简中阐述的,正是关于空间一道的真理。
这对猿妖来说,确实是十分高深的神通,但对秦观来说,似乎都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除了一招类似“隔空取物”的神通,或许可以尝试修炼。
他掀开褥子将那玉简放回储物空间,再用神识仔细的扫过巢穴。
奇怪?
为什么他没有看到那些丢失女童的尸骨?只有许多兽骨,石桌上也只放着水果。
难道那些女童,都被猿妖献给他背后靠山了?
……
“少爷,听说那博古轩里的珍奇东西,不比京城差。”
一个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翁,引领着一副阔少模样的青年,走在街上。
“哼,你就吹吧。”阔少摇着扇子,一挑眉,突然意识到什么,“你该不会吃了人家回扣吧?”
“哎哟,老奴冤枉啊。”
“罢了,本少爷亲自看看。”阔少“啪”的收起扇子,望着“博古轩”的招牌,阔步走进去。
迎面看到一个风情万种的女人,不禁有些晃神,自己这是走岔到勾栏去了?
“少爷?这便是博古轩的老板娘。”
阔少尴尬的合上自己的嘴巴,问:“可否让老板出来给我们介绍一番?”
“我就是老板,没有‘娘’。”女人一笑,又差点将阔少的魂给勾去。
“哈哈,对、对,是老板,不是老板娘。”老翁陪笑。
“咳咳。”阔少展开扇子,在琳琅满目的博古架前踱步,似是要找回场子似的,撇着嘴角道:“这些玩意儿,看着是有些稀奇,就是不够精致,爷爷的诞辰礼物,怎可如此马虎?”
“少爷,好东西不在这呢。”老翁努努嘴,指向后院。
女人带两人来到后院的一间偏房,房间里,窗户紧闭,迎面的柜子上满是造型各异的铜灯,将室内映的火光摇曳。
房间中央的木桌上放着个大约半米高的东西,用红色绸布盖着。
难道是想用昏暗的光线让自己走眼?
阔少心中颇为不屑。
“少爷,您掌掌眼。”
女人拉开红色绸布。
阔少愣在原地,被面前的东西给深深吸引。
那是一件女童模样的瓷瓶,羊角髻,红脸蛋,天真烂漫,栩栩如生,仿佛是活的一般。
“好东西……”阔少一边走上前,一边喃喃自语。
老翁望向女人,期待从她脸上看到赞许的目光。
却不成想,女人忽然神色一凛。
望向博古架上的铜灯。
那是一盏猴儿造型的铜灯,室内无风,烛火却莫名熄灭,升起细细的烛烟。
……
……
杨林村。
村民们早早注意到山上的斗法声停止,村长下令大家先都各自躲起来,留一精壮青年和村长在外看守,毕竟不知道山上谁胜谁负。
他们等了许久,山上也无人下来。
村民们愈发的失望起来,无人下来,也就意味着胜的不是那两个修士……
“村长……有人……!”精壮青年透过窗子上的窟窿观察着山脚,远远便看到一个高大身影,激动的拍着村长的手臂。
“是仙长们吗?”
“是……是高僧!”待人影走的近些,精壮青年便看到那正气凛然的金光,而他背上,似乎还背着什么人。
……
秦观在猿妖巢穴里搜刮完物品后,身上的伤口都已经不太疼了,他搓了下手背,血痂掉落,又露出金光闪闪的皮肤来。
虽然自己以前也没受过这么严重的伤,但他也能感觉到,自己伤愈的速度现在简直快的异常。
想来自己第一次从金色空间出来的时候,明明没有吃丹药,伤口也自己愈合了。
那金光刮肉还可以解释为皮外伤,刚刚被县令的剑气割开的伤口,可是很深的。
最后两颗大还丹,有点浪费了。
秦观想着,下山来到溪边把血痂清理干净后,才又上去,将那青衣修士背起。
“高僧!您当真是救苦救难的活佛呀!”
“我就说高僧看着比那两个修士靠谱!”
村民们夹道欢迎,极尽溢美之词,而对那两个得道宗弟子的称呼,便从“仙长”变成了“修士”。